袁 媛
甘肅政法學院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
反壟斷法中的知識產權保護
袁媛
甘肅政法學院法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摘要:眾所周知壟斷阻礙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阻礙了技術進步和知識創新。然而現今,保護知識產權這一壟斷權卻似乎與反壟斷的呼聲背道而馳了。那么能否就二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在反壟斷的視野中又保護了知識產權呢?
關鍵詞:反壟斷;知識產權;沖突;協調

一、思科訴華為案
2003年,全球最大網絡設備制造商巨頭思科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統稱思科),在美國德州馬歇爾的聯邦地區法院向我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在美國的兩家子公司華為美國公司(以下統稱華為)提起訴訟,指控華為的系統軟件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主要在華為名為Qudiway路由器和交換機平臺上)抄襲思科的系統軟件IOS并侵犯其知識產權。而華為的觀點是自己僅使用了思科的“私有協議”,而且對思科的私有協議的使用也是在有限的范圍之內,并且是在為滿足用戶需求的不得已情況下進行的。
在上述案件中,作為被告的華為,認為思科以技術標準與專利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市場壟斷,并拒絕許可華為使用。其行為實質上屬于專利權濫用,是壟斷行為。而思科堅稱自己的權利受知識產權法的合法保護。此案雖以和解方式結束,但由此案反映出的反壟斷法與知識產權獨占性這兩種價值沖突的問題卻一直困擾著經濟界和法律界。
二、反壟斷法與知識產權保護的關系
1.二者都是通過促進競爭、創新從而繁榮經濟
智力成果——知識產權的客體,常是權利人在競爭過程中創造的產物。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可以使經營者能夠相對確定地預期其通過技術開發和創新投資獲得的經濟回報,從而鼓勵其通過技術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推動整個國家的經濟繁榮。[1]反壟斷法正是以保護自由公平的競爭并依此來促進經濟發展。一個有效的反壟斷機制,應當通過減少市場準入的屏障,來促進市場競爭從而繁榮經濟。
2.二者都可以維護消費者的利益
知識產權從兩個角度達到保護消費者的目的。1、通過鼓勵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在總體上增加消費者福利。2、保護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使消費者在交易中免遭損害。而反壟斷法無論在哪個國家、什么時候,無論是其目的是公平還是效率,在保護消費者利益方面則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知識產權和反壟斷法都具有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共同目的。
1.知識產權在一定范圍內限制了競爭
由于擁有知識產權這種獨占權往往會使權利人在某一特定市場上形成壟斷或支配地位,在這種優勢條件下,權利人往往會不正當地拒絕許可他人利用其知識產權,以便鞏固自己在該特定市場上的競爭力;[3]或者在許可他人利用其知識產權的過程中附加了某種明顯的限制條件以獲取壟斷利益。
2.權利主體可能進一步謀求非法壟斷
孟德斯鳩曾經說過:“一切有權利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利的人們使用權利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①思科之所以起訴華為,其原因不過是在國際市場上迅速崛起的華為威脅了其利益,減少了思科的產品市場份額,于是思科舉起了“知識產權”的法寶,向華為發難。[4]
三、我國現行反壟斷法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完善
針對上述沖突或矛盾,我們有必要尋求一種制度設計或采取某種措施來協調或避免這些沖突和矛盾,從而實現市場的良性競爭。
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一直努力試圖通過法律平衡各種應當保護的利益。即一方面使權利人的創造性勞動能夠獲得一個相對公平的補償;另一方面通過反壟斷法約束權利人不得通過知識產權妨礙技術革新。為此,我國應當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充分考慮社會公共利益,堅決抵制濫用知識產權的行為。使得其相關法律制度起到“不只是限于一般私法僅著眼于個人之間利益的平衡,而是在實現私法上的個人利益之間平衡的基礎上具有更加重要的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平衡的功效”的作用。
法律賦予權利主體的權利都應該是有限度的,如果超過了該限度,則就侵入了他人的權利領域,蛻變為“權利濫用”。在2007年8月30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明確了反壟斷的一些行為樣態。但是對知識產權沒有列舉詳細的標準。
濫用知識產權的行為認定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是否具有有意的排他性質。這一點包括貿易歧視,無正當理由不予授權,或在出售知識產權時附加某些明顯限制等等。2、是否積極持有某一領域的知識產權并以此打擊競爭對手,無論這是有意的還是潛在的。這句話的判斷前提是有確切的證據證明這種行為確實促進了技術進步,經濟發展,增進了消費者福利。
[注釋]
①[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M].張雁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154.
[參考文獻]
[1]王源擴.試論與知識產權有關的反競爭行為及其法律控制[J].政法論壇,1996(4):16.
[2]徐胤,成巖.反壟斷法與知識產權保護[J].中國外資,2009(9):13.
[3]王先林.知識產權與反壟斷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86.
[4]劉洋.制定知識產權政策需要考慮兩個平衡問題[J].安徽科技,2004(1-2):41.
作者簡介:袁媛(1991-),女,甘肅酒泉人,甘肅政法學院法學院,2013級法學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學理論。
中圖分類號:D9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5)31-02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