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高航 李木子
馬廣投促會:中馬有合作,僑胞來搭橋
□ 文/本刊記者 高航 李木子
馬來西亞的華人華僑在中馬兩國經貿互動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僅為中馬兩國商家間的商家往來架起了一座穩固的橋梁,也為加強中馬雙方政府與民間往來提供了有效渠道。在馬來西亞華人團體中,馬來西亞—廣東投資促進總商會(以下簡稱“馬廣投促會”)負有盛名,它在推動中國與馬來西亞、廣東省與馬六甲州的貿易往來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日前,馬廣投促會會長、馬來西亞林木生集團董事經理、丹斯里林福山接受了本刊記者的采訪。
在馬來西亞,“丹斯里”是國家元首親自授予的榮譽頭銜,只賜封給對馬來西亞國家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人,這個頭銜在馬來西亞享有很高的地位。林福山是為數不多受封“丹斯里”的馬籍華人。
早在2008年,時任中國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就率領了一個由廣東商人組成的訪問團赴馬來西亞,并受到馬來西亞前總理巴達維的接見。當時,雙方就馬來西亞與中國廣東省的貿易合作達成了一些協議,馬廣投促會與廣東省貿促會也在那個時候達成了共建雙邊理事會的協議,并決定每年在中國珠海或在馬來西亞舉辦互動活動來保持聯系,為中馬企業相互投資提供相應的服務。
“我很關注中國廣東的發展,”丹斯里林福山說,“因為廣東是中國的經濟大省,2015年上半年馬來西亞與中國的貿易額逾500億美元,其中與廣東省的貿易額就約有260億美元,占馬中貿易額的一半以上”。據馬廣投促會會長丹斯里林福山介紹,從2008年設立“雙邊理事會”至今,馬廣投促會一直在開拓對華貿易,促進中馬經貿往來。
丹斯里林福山認為,馬廣投促會和廣東貿促會共同設立的“雙邊理事會”對于加強馬來西亞和廣東之間的貿易聯系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通過召開雙邊理事會,我們可以結交很多朋友,結識更多的潛在合作伙伴,為日后的合作打好基礎。”
由于馬廣投促會和廣東省貿促會牽頭的雙邊理事會是獲得廣東省政府認可的商會,且馬來西亞首相對華特使黃家定也對兩個組織的往來表示極大的興趣,因此,馬廣投促會和廣東省貿促會的交流合作一直以來都得到馬來西亞高層的關注。“過去幾年我們舉辦的活動,包括雙邊理事會之間的互動,黃家定特使都給予了積極認可,他本人也參加過三次。”
2014年4月,廣東省貿促會與馬廣投促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共同簽署了《關于互設經貿代表處合作協議》。2015年3月,馬廣投促會廣東代表處在廣東省貿促會正式揭牌成立。丹斯里林福山在揭牌儀式上表示,希望通過馬廣投促會廣東代表處,能實地、實在、實時地為馬來西亞企業界提供進入廣東的一站式服務。
“2015年7月,黃家定特使還親自帶領一個由馬來西亞商家組成的企業團赴中國廣東參加我們的活動。”丹斯里林福山補充道,“我們正計劃與黃家定特使,就建立馬廣投促會和馬來西亞商務理事會之間的聯系等問題進行商討,以進一步增進馬來西亞同廣東省的貿易,給予廣東和馬來西亞企業家們充足的信心。”
據了解,目前中馬之間有兩對貿易促進機構完成了對接,分別是馬來西亞—廣東投資促進總商會和廣東省貿促會,馬來西亞商務理事會和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由于馬來西亞商務理事會與馬廣投促會都以推動中馬兩國經濟聯系的發展為目標,因此丹斯里林福山希望通過黃家定特使來與馬來西亞商務理事會商談合作事宜,以攜手帶動中馬兩國的GDP增長,使中馬經濟聯系更緊密。
中國“一帶一路”偉大構想的提出,給中馬合作帶來了全新的機遇,馬廣投促會也在積極思考該如何利用這個契機擴大與中國的合作。在此背景下,黃家定特使給丹斯里林福山提出了一個建議:與馬六甲州聯合起來尋求與中國合作的機會。
在歷史上,中國的鄭和七下西洋曾有五次在馬六甲停留,可見馬六甲在中國與東南亞開展交流合作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據丹斯里林福山透露,為了密切馬中兩國關系,增進中國民眾對馬六甲的認識,黃家定特使促成了馬六甲文化館、馬六甲博物館等在廣東的建立,讓中國民眾通過馬六甲文化來認識馬來西亞,帶來了中國游客前往馬六甲的旅游熱潮。談起中馬間的旅游,許多中國游客去馬來西亞,都會選擇去馬六甲,而馬來西亞的游客去廣東旅游,也會選擇去珠海。這些都為廣東與馬六甲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讓馬廣投促會與馬六甲州“強強聯合”共同尋求與中國合作的機會成為可能。
目前,廣東省和馬六甲州已經建立了“友好省州”關系,得到了中馬兩國政府的支持和肯定。“友好省州”關系并非是掛名關系,它在推動馬六甲州與廣東省貿易與商業投資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契合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
丹斯里林福山認為廣東省與馬六甲州建立“友好省州”關系,能夠推進馬中兩國友好關系向前發展。“經過努力,我們已與馬六甲州政府建立聯系,進而搭建了廣東省與馬六甲州之間的合作橋梁。2015年4月,馬廣投促會就成功促成了馬六甲政府高層與廣東省領導的會見。”丹斯里林福山說。
眼下中馬兩國政府已經就開通廣州到馬六甲的航班達成協議,從吉隆坡直飛廣州的航班首飛已指日可待,這將給中馬兩國的旅游者出行帶來方便,也將給中馬兩國的投資者帶來極大的便利。當廣東“遇上”馬六甲,孕育出的成果必將在中馬兩國合作關系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