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旭
(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重慶 400060)
嗎替麥考酚酯聯合黃葵膠囊治療老年IgA腎病療效觀察
向 旭
(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重慶 400060)
[摘要]目的 觀察嗎替麥考酚酯(MMF)聯合黃葵膠囊治療老年IgA腎病的臨床療效和用藥安全性。方法 將94例確診為IgA腎病的老年患者(≥60歲)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47例單純給予MMF治療,觀察組47例給予MMF+黃葵膠囊治療,比較2組治療6個月后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治療前后尿蛋白排泄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總膽固醇變化。結果 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2組尿蛋白排泄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總膽固醇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均<0.05),且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均<0.05);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嗎替麥考酚酯聯合黃葵膠囊治療老年IgA腎病效果確切,且不良反應少,具有較好的用藥安全性。
IgA腎病;老年人;嗎替麥考酚酯;黃葵膠囊
IgA腎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腎小球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現為以IgA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腎小球系膜區彌漫沉積[1]。IgA腎病約占慢性腎小球腎炎的40%,其中約有20%的IgA腎病患者在發病之后20年進展為終末期腎衰竭,病死率極高[2]。如果患者蛋白尿程度持續加重或尿中大量蛋白情況長期存在,則提示腎功能進行性喪失以及預后不佳[3]。因此,若存在上述情況需要給予及時、有效治療,以防病情惡化。老年患者一般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基礎性疾病,其腎臟負擔顯著重于其他年齡段群體,所以,若老年患者出現蛋白尿明顯情況時更需積極治療。當前,臨床上治療老年IgA腎病尚未形成統一治療方案,大多予免疫抑制劑治療,但臨床效果和用藥安全性報道不一。黃葵膠囊主要用于慢性腎臟病的治療,也可用于IgA腎病、乙肝相關性腎炎以及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且與西藥聯合應用的效果優于單方治療[3]。本研究對比分析了嗎替麥考酚酯(MMF)聯合黃葵膠囊與MMF單獨給藥治療IgA腎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4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IgA腎病患者,均經過穿刺活檢、腎組織免疫熒光檢測并結合臨床確診為IgA腎病。以血尿及蛋白尿為主要臨床表現,以腎小球輕度、中度系膜增生為主要病理表現,腎功能血肌酐<250 μmol/L,Lee氏分級<Ⅳ級。排除薄基底膜腎病、紫癜性腎炎、糖尿病、統性紅斑狼瘡、肝硬化以及類風濕關節炎疾病者。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齡60~75(65.4±11.4)歲;病程1~57(35.1±7.8)個月。觀察組47例,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齡61~76(64.8±11.2)歲;病程1.5~58(35.7±7.3)個月。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單純給予MMF(商品名:驍悉,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240,規格:0.25 g×40粒)治療,初始劑量為2.0 g/d,2次/d,12周后服藥劑量減至1.5 g/d,6個月后服藥劑量減至0.5 g/d,依此劑量服用6個月。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黃葵膠囊(江蘇蘇中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9990040,規格:0.5 g×30粒)口服,5粒/d,3次/d,8周為1個療程,持續給藥3個療程。2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均常規給予潑尼松和氯沙坦,用法和用量2組均相同:潑尼松口服,初始劑量1 mg/(kg·d),3個月后逐漸減量至維持劑量;氯沙坦50 mg/d口服,維持6個月。所有患者均給予對癥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避免使用其他類型的免疫抑制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藥物。
1.3觀察指標 比較2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觀察治療前后2組尿蛋白排泄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總膽固醇變化。
1.4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多次測定尿蛋白呈陰性,尿蛋白定量≤0.2 g/24 h,血清白蛋白接近正常或恢復正常,腎功能正常,無腎病綜合征表現;顯效:多次測定尿蛋白定量≤1.0 g/24 h,較治療前血清白蛋白值明顯升高,腎功能接近正常或恢復正常;有效:多次測定尿蛋白略有下降,1.0 g/24 h<尿蛋白定量<3.0 g/24 h,較治療前血清白蛋白值明顯升高,腎功能改善;無效:未見尿蛋白和血白蛋白變化,未見腎病綜合征表現消失,未見腎功能改善。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病例數×100%。

2.1臨床療效 治療6個月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臨床效果比較 例(%)
2.2治療前后尿蛋白排泄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總膽固醇比較 2組治療前尿蛋白排泄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總膽固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6個月后,2組上述指標均明顯改善(P均<0.05),且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2。
2.3不良反應 觀察組有5例出現納差、腹脹等不良反應,占11%;對照組6例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占13%.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11.42,P=0.217)。

表2 2組治療前后尿蛋白排泄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總膽固醇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老年IgA腎病患者的病理改變以及臨床癥狀均比較復雜,而且預后也具有較大的差異。大量蛋白尿、高血壓是IgA腎病腎功能進行性惡化及預后不良的重要標志[4],若老年IgA腎病患者出現大量蛋白尿、高血壓,則意味著其病情進展更快,預后差,進展為終末期腎衰竭的危險性更高。目前,臨床上治療IgA腎病主要以減輕尿蛋白、降低血壓、給予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等方法為主[5],其中,降低尿蛋白多采用激素聯合細胞毒性藥物方式,但是該治療方案的治療效果一般,且不良反應較為嚴重。選擇有效、安全的治療藥物已經成為了探索IgA腎病治療方案的發展方向。
多數研究認為,血清中IgA1分子異常糖基化是IgA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6-7],糖基化異常的IgA1分子更加容易和系膜細胞結合,且IgA1形成的特異性免疫復合物會在系膜區大量沉淀[8];系膜細胞在此刺激作用下會明顯提升多種炎癥因子(如IL-6、血小板活化因子、TGF-β、TNF-α等)的釋放量,系膜細胞會在炎癥因子的誘導下出現大規模凋亡,最終導致IgA腎病病理損傷[9]。除此之外,IgA1分子對腎小管上皮細胞增殖有刺激作用,顯著增加與細胞外基質(如膠原蛋白、纖連蛋白等)的結合,加重了腎間質纖維化[10];IgA1分子對足細胞的損傷和凋亡也有刺激作用,進而使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11]。
IgA腎病尚無特異性療法,現代醫學主張以免疫抑制和拮抗血管緊張素系統治療,但該方案療效有限,且不良反應較多。本研究所采用的MMF是一種新型免疫抑制劑,其最初用于臨床的目的主要是對于器官移植排異反應的預防,臨床應用發現其在治療IgA腎病方面具有一定效果。MMF有效成分在抵達患者腸壁和肝細胞內會脫脂生成麥考酚酸(MPA),而MPA對次黃嘌呤單核苷酸脫氫酶有非競爭性、可逆性地抑制作用,進而抑制鳥嘌呤核苷酸的經典合成途徑,抑制DNA合成,最終對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的增殖有較好的選擇性抑制作用[12]。同時,MMF對細胞表面黏附分子合成有較好抑制作用,因而MMF還具有抗炎作用,通過對纖維母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以及內皮細胞增生的有效抑制能夠明顯減輕腎實質損害,且對腎小球硬化也具有防治作用。
針對傳統西醫治療IgA腎病療效有限、毒副作用較大的不足,醫學界開始嘗試在中醫中尋找治療方案。黃葵膠囊主要成分是黃蜀葵花的提取物,具有解毒消腫、清熱利濕之功效,對濕、熱或毒邪所致病證尤為適合[13]。《中藥辭海》謂黃蜀葵花微甘、涼,功效清熱利濕、拔毒排膿。可見黃蜀葵花主要功效為清熱利濕、解毒消腫,可適用于濕、熱、毒邪所致的病證[14]。傳統中醫觀點認為,IgA腎病屬于本虛標實的疾病范疇,氣虛、陰虛多謂之“本虛”,瘀血、濕熱多見于“標實”,黃葵膠囊治療IgA腎病可謂對癥治療。另外,現代藥理學研究結果顯示,黃葵膠囊具有抗腎小球免疫炎癥反應、降尿蛋白、抗血小板凝聚、抗氧化、抗炎抑菌、清除循環免疫復合物、清除氧自由基、利尿以及抑制腎間質纖維化的功能[15]。因此,黃葵膠囊近幾年來在治療包括IgA腎病在內的多種腎臟疾病中獲得廣泛應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尿蛋白排泄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總膽固醇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且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明MMF聯合黃葵膠囊治療IgA腎病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且用藥安全。但筆者認為,IgA腎病的中醫證候不同,因此中醫施治方法也不應一樣,本研究沒有對患者進行中醫辨證論治,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后需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
[1] 陳偉光,李國鋒. 強的松聯合嗎替麥考酚醋治療IgA腎病的療效及對血清中VEGF和MMP-9的影響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0):202-203
[2] 朱玉嫻,張玉強,孫麗君,等. 環抱素A與嗎替麥考酚酚治療難治性腎病綜合征療效對比[J].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0,11(11):970-973
[3] 劉愛東,龐久玲,郭紅輝. 基質金屬蛋白酶-9在胃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8):2226-2227
[4] 陳喜生,張麗. 嗎替麥考酚酯聯合纈沙坦治療IgA腎病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2010,8(20):53-54
[5] Pozzi C,Andrulli S,Del Vecchio L,et al. Corticosteroid effectiveness in IgA nephropathy:long-term results of 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1[J]. J Am Soc Nephrol,2004,15(1):157-163
[6] 張慧儒. 雷公藤多苷聯合嗎替麥考酚酯治療老年IgA腎病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81-82
[7] 辛麗娜,張莉麗. 雷公藤多甙聯合小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IgA腎病的臨床對照分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1):103-104
[8] 陳喜生. 嗎替麥考酚酯聯合雷公藤多甙治療IgA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 醫學臨床研究,2011,28(7):1295-1296
[9] 祁愛蓉,李順民,熊國良,等. 雷公藤多甙與激素聯用治療IgA腎病20例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藥科技,2010,17(3):239-240
[10] Tokunaga K,Uto H,Takami Y,et al.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1 levels are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lgA nephropathy[J].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2010,399(2):144
[11] 隋劍穎. 來氟米特聯合雷公藤多苷治療IgA腎病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導報,2011,8(11):67-68
[12] 李艷玲. 雷公藤多甙聯合嗎替麥考酚酯治療IgA腎病的臨床研究[J]. 中國醫藥科學,2012,2(8):62;103
[13] 賈寧,鄭晶,王漢. 丹參酮ⅡA磺酸鈉聯合激素治療腎病綜合征臨床觀察[J]. 中國醫藥科學,2011,1(15):12-13
[14] 謝靜遠,陳楠. IgA腎病的臨床進展[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31(2):90-93
[15] 周進. 原發性腎病綜合征并發急性腎損傷48例臨床病理分析[J]. 中國醫藥科學,2011,1(6):19-20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6.027
R692
B
1008-8849(2015)26-2925-03
2014-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