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品銀,劉 芳,楊 梅
(云南省瑞麗市民族醫院,云南 瑞麗 678600)
中醫藥治療艾滋病抗病毒藥物嚴重毒副反應2例觀察
李品銀,劉 芳,楊 梅
(云南省瑞麗市民族醫院,云南 瑞麗 678600)
目的 觀察2例艾滋病患者因長期西醫抗病毒治療后出現多種嚴重藥物毒副反應時采用中醫藥治療的效果。方法 對2例艾滋病患者在西醫抗病毒治療期間出現嚴重服瀉、肝毒性及四肢麻木周圍神經病變、脂肪分布異常等藥物毒副反應經更換治療方案和對癥處理無效,予中藥扶正抗毒丸(滇藥制字(Z)20090003A)或康愛保生丸(滇藥制字(Z)20090006A)治療,服用方法均為:口服,1次3 g,每日4次,隨訪。結果 中藥治療1個月,2例患者雙下肢麻木開始緩解及面部、四肢脂肪逐漸恢復、腹瀉消失,中西醫結合治療1年余,以上毒副反應完全消失,患者身體一切正常,生活質量好。結論 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可有效保護和恢復人體免疫功能和調節患者整體的身體狀況,減少或治愈西醫抗病毒藥物的毒副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減少病毒耐藥的發生有重要意義。
中醫藥;藥物毒副反應;艾滋?。豢共《舅幬?/p>
艾滋病是世界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已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目前,西醫抗病毒治療是世界通行的艾滋病治療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艾滋病病毒,提高患者CD4+T淋巴細胞數量,但也存在毒副作用大等問題。筆者等通過用中藥制劑扶正抗毒丸和康愛保生丸治療2例艾滋病抗病毒藥物導致的嚴重毒副反應,現報道如下。
病例1,患者某女,34歲,已婚。因反復發熱、咽痛、咳嗽、咳痰1月余于2008年6月9日入院。既往史:2007年6月患帶狀皰疹已治愈,前夫死于艾滋病,入院后查體及做相關檢查初步診斷:(1)艾滋病?(2)反復上呼吸道感染。(3)口腔念珠菌病。入院后予抗細菌、抗真菌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2周后以上癥狀體征消失,進一步檢測HIV-1抗體免疫印跡試驗(western blot,WB)陽性確診為艾滋病,WHO臨床III期,CD4+細胞241個∕uL,血漿HIV-1病毒載量120000 copies/mL,HBsA g(-),抗-HCV(-)、血常規、肝功、腎功、血電解質、血糖、心電圖、胸片均正常。于2008年6月30日啟動國家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方案為D4T+3TC+NVP,抗病毒治療1個月隨訪時,患者出現乏力、納差、腹痛、腹脹、皮膚黏膜黃染,復查肝功能谷丙轉氨酶485U/L↑,谷草轉氨酶127 U/L↑,谷草比谷丙0.26,總膽紅素47.2 umol/L↑,直接膽紅素43.9 umol/L ↑,間接膽紅素3.3 umol/L,總蛋白64.7 g/L,白蛋白38.3 g/L,球蛋白26.4 g/L,白球比例1.5 g/L,堿性磷酸酶442 U/L↑,谷氨酰轉肽酶1203 U/L↑;排除病毒性肝炎、抗結核藥等其它藥物引起的肝損害,診斷:含NVP方案的抗病毒藥物肝毒性4級,暫停所有抗病毒藥物,進行保肝、對癥支持治療。2008年9月9臨床癥狀消失,復查肝功能正常,將NVP更換為EFV聯合D4T和3TC繼續抗病毒治療,更換方案后患者肝損害在2~3級,而且又出現四肢麻木、關節疼痛周圍神經病變及面部、四肢脂肪消失而腹部和背部脂肪堆積脂肪分布異常,考慮D4T引起,將D4T更換為TDF聯合3TC和EFV繼續治療,更換方案后以上癥狀緩解不明顯,在繼續的抗病毒治療4年期間,雖然抗病毒治療效果好,復查 CD4+細胞在500個∕ul以上,血漿HIV-1病毒小于50 copies/mL,但是患者多次就診要求處理抗病毒藥物的毒副作用,目前已給患者更換了世界公認的毒副副作用比較小的藥物再無其它藥物可以更換,長期嚴重的藥物副作用不可避免的影響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抗病毒治療第5年2013年6月13復查血漿HIV-1病毒載量開始反彈上升達432 copies/ml,肝功能:谷丙轉氨酶104 U/L↑,谷草轉氨酶204 U/L↑,堿性磷酸酶218 U/L↑,谷氨酰轉肽酶513 U/L↑,肝臟B超診斷:慢性肝損傷聲像圖,西醫診斷:抗病毒藥物肝毒性4級和周圍神經病變、脂肪分布異常。舌淡苔白,脈細弱,中醫辨證:氣血兩虛,給予中藥康愛保生丸,用法:口服,一次1袋3 g,每日4次,定期隨訪。中藥治療1個月后患者雙下肢疼痛、麻木開始緩解以及面部、四肢脂肪開始逐漸恢復,2014年8月6日,中西醫結合治療1年余,復查 CD4+細胞1083個∕uL,血漿HIV-1病毒小于50 copies/mL,肝功能各項指標正常,腹部B超復查正常,患者身體一切正常,未再出現機會性感染,生活質量很好。
病例2,患者某男,40歲,已婚,妻子為病例1確診的艾滋病,2008年6月17日因配偶檢測確診為艾滋病,CD4+細胞195個∕ul,血漿HIV-1病毒載量9000 copies/ml。于2008年6月30日啟動國家艾滋病免費抗病毒治療,方案為D4T+3TC+NVP,抗病毒治療后半年復查CD4+細胞上升達451個∕uL,血漿HIV-1病毒載量小于50 copies/mL,西醫抗病毒治療效果好,但是在2010年6月抗病毒治療2年時患者開始出現四肢麻木、疼痛、消瘦、體型改變藥物毒副作用,考慮D4T引起,將D4T更換為AZT聯合3TC和NVP繼續抗病毒治療,更換方案后患者以上毒副作用緩解不明顯,持續存在四肢麻木、疼痛,在繼續的抗病毒治療2年期間,患者由于難以忍受副作用常常漏服和自行減量抗病毒藥物,在2012年6月復查CD4+細胞下降為367個∕uL,血漿HIV-1病毒載量反彈達5148 copies/mL,耐藥檢測報告: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主要耐藥位點:184V;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主要耐藥位點:106M,108I,181C,考慮西醫抗病毒藥物毒副作用影響患者服藥依從性導致耐藥發生抗病毒治療失敗,2013年2月更換二線抗病毒治療方案為TDF+3TC+克力芝,更換方案后患者又出現嚴重腹瀉,每日5~10次,持續近半年腹瀉無緩解,伴有乏力、消瘦、體型改變更明顯,西醫診斷:抗病毒藥物嚴重毒副作用克力芝引起,采用西藥對癥治療無效,當時患者對我國政府免費提供的抗病毒藥物已經無法組合成規范的方案繼續抗病毒治療,此時為了繼續維持患者抗病毒治療,結合中醫藥治療別無選擇,2013年6月13日觀察舌淡苔薄白,脈細弱,中醫辨證:脾虛濕重,給予中藥扶正抗毒丸,用法:口服,一次1袋3 g,每日4次,定期隨訪。更換方案后1個月隨訪患者腹瀉消失,雙下肢疼痛麻木消失,面部、四肢脂肪開始逐漸恢復正常,依從性100%,2014年8月6日隨訪,中西醫結合治療1年余,復查 CD4+細胞479個∕uL,血漿HIV-1病毒小于50 copies/mL,患者身體一切正常,生活質量好。
近10年來,我國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推行“四免一關懷”政策,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費抗病毒治療,通過抗病毒治療可延長生命并提高生活質量,目前西醫艾滋病抗病毒藥物尚不能完全根除病毒治愈艾滋病,患者一旦接受治療需長期服藥,藥物毒副反應難以完全避免,不處理好藥物嚴重毒副反應,患者將被迫終止治療或自行減量或停用抗病毒藥物影響服藥依從性,導致治療失敗以及耐藥的發生,處理好西醫抗病毒藥物毒副作用是決定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取得持久成功的關鍵因素。2例艾滋病患者有下列特點:①西醫抗病毒治療后出現多種抗病毒藥物嚴重毒副作用:肝毒性、腹瀉、脂肪再分布異常體型改變以及周圍神經病變等,更換治療方案和對癥處理無效,患者無法耐受漏服抗病毒藥物導致耐藥發生抗病毒治療失敗。②給予中藥扶正抗毒丸或康愛保生丸治療后2例患者雙下肢疼痛、麻木開始緩解及面部、四肢脂肪逐漸恢復、腹瀉消失,中西醫結合治療1年余以上毒副反應完全消失,西醫抗病毒治療效果好,患者身體一切正常,生活質量好。筆者等通過對2例艾滋病患者在西醫抗病毒治療期間出現嚴重服瀉、肝毒性及四肢麻木周圍神經病變、脂肪分布異常等藥物毒副反應經更換方案和對癥處理無效,予中醫藥治療后取得很好的效果。中醫藥治療艾滋病可有效保護和恢復人體免疫功能和調節患者整體的身體狀況,減少各類癥狀和西醫抗病毒藥物毒副作用,彌補了西醫抗病毒治療的不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對降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和減少病毒耐藥的發生有重要意義,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李品銀(1973-),云南大理人,副主任醫師,從事艾滋病、肝炎等傳染病的臨床治療。
R593.32
B
1007-2349(2015)07-0032-03
201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