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杭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質物資總站,廣西 530023)
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公司制度在我國也逐漸建立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作為公司制度建設的重點之一,越來越受到關注。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部審計,加強企業風險和危機管理,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企業普遍關注的焦點。本文通過對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相關概念和理論的明確,分析企業的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探討加強內部審計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從而使內部審計在企業中充分有效的發揮其作用,對企業提高其競爭力,增加經濟效益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內部控制作為一種管理工作,產生于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貫穿于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在維護企業財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保證管理、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認為“內部審計是為了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所進行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它通過運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我國內部審計師協會認為,“內部審計是在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使組織目標的實現。”
內部審計作為保障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順利和有質量完成的必備手段,是內部控制中極為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環,可以說在內部控制整個管理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如前文所所,企業內部控制工作貫穿于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同樣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中的方方面面。唯有將內部審計工作做到位,真正發揮內部審計的監控作用,內部控制工作才能真正發揮效用。
內部控制的最終目標保障企業資金財產安全,確保財務信息真實準確和完整,規范企業合法合規經營,最終達到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效率,達成企業最終戰略目標。內部審計的最終目標是在對企業具體工作或者項目進行各方面審查的基礎上,以內部評價的方式對企業成本效益進行合理的控制,最終達到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和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的評價意見都是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過程中自我修正和調整的重要依據和有效參考。因此,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是有著共同的奮斗和服務目標的。
首先,企業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的評價意見都是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過程中自我修正和調整的重要依據和有效參考。內部控制可以通過發現內部審計過程中的問題和借鑒內部審計中的意見,不斷地對內部控制各項工作加以自我修正和自我調整,以達到內部控制工作不斷優化、完善和提升的目的,更好地發揮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效用,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其次,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起到一定程度的監督和督促作用,從而有利于促進良好控制環境的建立,保障企業健康有序運營,降低企業內部控制風險。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整體團隊所認同并遵守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企業精神。當前我國企業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仍然沒有認識到建立企業內控文化的重要性,在實際建設過程當中,也存在內控文化缺失的現象,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員工對企業內部審計、內部控制工作重要性及認識的不足,員工在實際工作中也難以真正配合和完整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工作。因此,企業在文化建設過程中,應當加強自身內控文化的建設力度,為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環境創造有利的土壤。
由于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是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細節當中的,因此,在制度制定過程中,企業內控制度應當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這就要求我們在全面了解企業所有經營管理活動的內部控制情況的基礎上,針對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各個管理層面,從上至下地制定內控角色定位和內控防范重點,針對各層面的具體職能和工作流程,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配置內控重點,特別是針對各層面、各環節中容易滋生內控風險的薄弱環節,加以重點的內部控制制度設定。企業應全面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全面化開展內部控制工作,并不斷修正,不斷優化。
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是一項囊括企業經營管理方方面面、全體部門和全體人員的工作,內控的有效實施,要求內控的全面化實施。首先,企業應當嚴抓財務控制,對財務內控中的預算制度管理、會計制度管理、內部審計管理和財務風險管理等主要財務管理制度加以重點落實、推進和嚴抓,嚴控財務管理風險。其次,企業應當科學合理設定好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的內部職能分工和工作流程,防范內部鏈條風險。再次,企業應當嚴抓實物控制,對于內部采購、庫房出入庫管理等制度加以統一和規范,建立透明和受監督的采購制度和嚴格的出入庫管理制度。最后,企業應當進行人員控制,把好人員關,建立科學合理的用人制度,包括招聘、考核、薪酬管理和激勵制度,以及準入和退出、淘汰等。
[1]趙麗芳.現代內部審計功能拓展與內部控制評價.會計之友,2011,20.
[2]錢華.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關系研究.財會通訊,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