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宏基、稀捍行動聯合發起拯救民族首飾花絲工藝
“拯救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藝——花絲工藝”項目啟動發布會2014年4月16日在中國汕頭潮宏基花絲博物館舉行。本次項目啟動由稀捍行動聯合民族珠寶品牌潮宏基共同舉辦,作為“花絲工藝”保護項目的系列活動之一,得到了來自芭莎珠寶等多家媒體,以及非遺研究學術代表、工藝傳承大師、行業知名設計師等多方資源的大力支持。
發布會結束后眾多媒體及嘉賓共同參觀擁有2000多件珍品的潮宏基花絲博物館,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歷時五年、投入巨資,集結十多位花絲老師傅精心制作的鎮館之寶花絲風雨橋,是目前存世體量最大、工藝最全的花絲工藝珍寶。
當天下午活動方還舉行了更加深入的花絲工藝研討會。稀捍行動發起人兼理事長米城、稀捍行動聯合發起人周新、潮宏基珠寶總裁廖創賓、芭莎珠寶執行出版人兼主編敬靜、花絲工藝傳承大師姚迎春等一起參與對話探討,從不同領域專業和經驗,探討傳統花絲工藝保護與傳承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稀捍行動希望通過本次聯合啟動發布會,號召更多企業、媒體、學術界專業人士參與到保護花絲傳統工藝的工作中,共同為民族珠寶首飾技藝的傳承貢獻力量。
國際木偶藝術周落戶南充
為了展示木偶皮影藝術魅力,搭建文化、經濟交流合作平臺,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木偶聯會同意,將于今年6月1日至6月6日在四川省南充市舉辦首屆“中國·南充國際木偶藝術周”。同時,該活動也將永久性落戶中國木偶之鄉——南充。來自國內外40余支木偶皮影藝術團隊,近600人相聚南充,進行120余場的室內交流比賽和室外惠民展演。賽后還會評選出最佳劇(節)目獎、優秀劇(節)目獎、最佳傳承獎等獎項。
創意科技與DIY嘉年華盛放海上世界
世界最大的創意科技與DIY嘉年華——Maker Faire(制匯節)于前段時間在深圳南海意庫及全新亮相的海上世界舉辦。Maker Faire由美國Make雜志社創辦,是現今最大的全球創客盛會。它由多個版塊組成,包括創意集市、新創意產品展示、互動實踐工作坊等。活動中,100多組來自全球的創客與硬件愛好者帶來了創意十足的展品和項目,還有殿堂級創客達人領銜4場大咖論壇,吸引了近萬名觀眾到場。從3D打印機到可穿戴電子設備、從復雜的機器人到自制的棉花糖大炮,親自體驗這些產品將顛覆人們對生活、創意、設計的認識,引領人們進入全新的、充滿樂趣的世界。
畫家為蘇繡轉型注入原動力
傳統的蘇繡生產是利用美學作品進行的二次創作,帶有臨摹性質。這種“制造蘇繡”,不僅缺乏原創內容的豐富性,而且容易造成版權糾紛。為充實鎮湖刺繡的版權庫,給繡娘們提供更多刺繡創作選擇,近日,蘇州工藝美院方向軍、謝士強兩位老師免費將自己創作的100余幅作品充實到蘇繡版權交易許可平臺中。根據協議,5年內,鎮湖繡娘可將作品用于刺繡的創作,也可用于刺繡產品的包裝、商標及廣告宣傳等。當繡娘產生了自己的原創題材后,鎮湖街道會鼓勵她們登記版權,避免同業抄襲。
《四庫全書》復制本亮相揚州
3500多種書,7.9萬卷,3.6萬冊,230萬張宣紙,約8億字……日前,原大原樣原色文津閣本《四庫全書》在天寧寺萬佛樓向公眾免費開放。該《四庫全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古籍復制工程,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從數碼拍攝、數據修正、試制、正式生產到完工,前后歷時十余年。所謂原大原色原樣,即在印制、裝訂、陳列環節與國家圖書館館藏的《四庫全書》(文津閣本)力求一致,原書的文字一字未動,裝訂采用傳統線裝工藝,陳列采用函盒與書架。2013年底,兩套原大原色原樣《四庫全書》(文津閣本)復制完工,每套耗用手工宣紙6000刀、6144個楠木函盒、128個書架。
《百鳥朝鳳》榮獲世界紀錄
前段時間,世界紀錄協會宣布,山東省楊秀玲創作的多層套色彩繪剪紙作品《百鳥朝鳳》(長392cm,高99cm),是世界上單幅面積最大的多層套色彩繪剪紙,并為其頒發了證書。楊秀玲歷時兩年零六個月,用三層套色剪紙加彩繪技法,將清朝乾隆年間沈銓名作《百鳥朝鳳》之中的精華部分精心創作出來,成為中華民間傳統剪紙藝術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