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空不礙白云飄”是蘇保在表達對青瓷的理念與禪意。因青瓷之緣,蘇保在1995年在家鄉高雄右昌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云白天青”,期待以當代的技巧發現青瓷最美麗的面貌。
蘇保在的陶瓷制作技巧是在大學養成的。一次故宮展出南宋官窯特展,青瓷單純的美感深深吸引了他,從此開始專注于青瓷研究。經歷近20年的探索,他對歷代各種青瓷的特性與表現已能清楚掌握,尤其是難得的厚釉薄胎、紫口鐵足都已難不倒他。
借由實用陶瓷的創作與推廣,將屬于東方文化中的生活美學觀傳遞給更多的人,一直是蘇保在的理想。剛開始,他以茶具、餐具、花器為主,十余年前為協助劉良佑推動香道文化,也開始設計香具。風雅瑩潤的釉色、典雅優美的造型,其作品如同蘇保在本人那般含蓄內斂,卻難掩光華風韻。
從古至今,創作香器的材質有很多,您覺得用青瓷做香器,最與眾不同之處在哪里?
就品香的器具(香爐)而言,陶瓷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它不會產生味道而影響出香的狀態。而青瓷是東方文化里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它包含了中華文化對玉器的喜愛,以及禪學對于中華文化的影響。以青瓷表現香器在中國陶瓷史上有很多精彩的呈現,而我所要表現的是屬于當代的青瓷,當代的香學文化。
您的香器主要是什么風格?最特別的是哪一款?
我制作的香器在造型上多是仿古代青銅禮器的形制,但也有寫實的作品,如葉子、花朵或鳥獸等造型。最獨特的是《連連得利·翠鳥香爐》,這是由劉良佑教授口述主題,我創作的香具。一只姿態炯立的翠鳥,口中銜著小魚,站立于盛開的蓮花上,整件作品被水藍乳濁色澤的青瓷釉色覆蓋著,在清新雅麗之余更栩栩如生地展現了一股雋永的生命氣息,相當引人注目。
在創作中,您所主張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將青瓷釉色呈現詩意,讓豐富飽滿的視覺感延伸出無窮意境的想象,是我創作中追求完美呈現的境界。在創作中我一直秉持“近”、“凈”、“境”三個原則,從使用者的立場,由接觸生活(近),到純粹的質感純凈(凈),衍生出如詩如畫的意境與想象(境)是我想傳達的理念。
您是如何去探尋與鉆研中國香道的?
劉良佑教授提出“品香四德”,強調“凈心契道、品評審美、勵志翰文、調和身心”。其中品評審美不外乎是香席上的各種呈現,如何設計制作出香席上使用的器具是我一直努力鉆研的課題,我希望自己能透過香席活動做到這四個層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