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華

摘 要:近日來,太原市的霧霾天氣出現的越來越頻繁,給人類健康和社會生產、交通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討論了太原市霧霾天氣形成的原因,認為太原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高排放的特征、環境技術相對落后和快速的城鎮化發展是導致霧霾加劇的主要原因。為此,建議將太原市霧霾治理的重點放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提升城鎮化質量方面。
關鍵詞:經濟學;霧霾;城鎮化;產業結構
中圖分類號:X5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2.001
1 太原市霧霾現狀
2014-10-08,中央氣象臺發布了霾橙色預警和大霧黃色預警。其中,山西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度霾,太原的重度霧霾天氣一直持續到了11月份,最嚴重的時候,太原市空氣質量實時數據發布系統顯示空氣質量指數為212,指數類別達到了五級重度污染。因此,探究太原市霧霾形成的原因已經迫在眉睫了。
2 太原市霧霾形成的經濟原因
霧霾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等。霧霾形成的自然因素固然重要,但是,考慮到太原市近日來霧霾出現的次數不斷增加,應該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太原市霧霾天氣的形成。根據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張仁健課題組對北京地區PM2.5來源的研究發現,工業污染排放占PM2.5來源的1/4.因此,本文主要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從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和城鎮化3個方面分析太原市霧霾形成的原因。
2.1 經濟規模方面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和經濟活動的增加,二氧化硫、細微顆粒等引發霧霾的物質排放相應增加。進入新世紀以來,太原市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太原市GDP由1995年的2 330 302萬元上升到了2012年的23 114 326萬元,增長了12倍,如圖1所示。太原市經濟規模的不斷增大,使得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霧霾天氣就是其中之一。
圖1 太原市1995—2012年GDP變化(單位:萬元)
2.2 產業結構方面
由于各產業和能源的二氧化硫、細微顆粒物的排放存在差異,所以,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對霧霾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山西高排放產業發展得十分迅速,太原市第二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斷上升,如圖2所示。改革開放后,第二產業總產值在GDP中的占有率一直都非常高,1978年高達75%,其他年份也基本在50%左右。這是因為太原是重工業區,工業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高居不下,直至1998年金融危機后,太原的工業產值才有所下降,但是,也基本保持在47%左右。2008年,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淘汰舊產能的政策,太原市第二產業所占的比例進一步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較小,基本在45%左右。這說明,雖然淘汰舊產能和金融危機對太原市第二產業的發展有所影響,但是,第二產業仍然是太原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從圖2中可以看出,第一產業并不是太原市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由此可見,第二產業是推動太原市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而以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能源消耗高,二氧化硫、煙塵排放量大,導致出現霧霾的日數逐步上升。所以說,第二產業中的重工業發展要快于輕工業。
圖2 太原市部分年份三次產業在GDP中所占的比例
2012年,太原市有規模的輕、重工業總產值相差較大,分別為1 570 436億元、24 316 955.7億元,從動態的角度來看,重工業增速比輕工業高44個百分點。重工業的快速發展導致能耗增加,加劇了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分行業考察太原市第二產業的總產值,其中,二氧化硫、粉塵等排放強度高的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金屬制品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以及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總產值占太原市第二產業總產值的63%,如圖3所示。由此可見,重工業的能耗非常大,2012年,全市一次能源消費量為2 564.72萬噸標準煤,二次能源消費量為4 336.44萬噸標準煤。同時,重工業使用的燃料是傳統的煤炭,所以,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在不斷增加,即空氣當中的二氧化硫增大,其與一些粉塵混在一起,就會形成霧霾。
圖3 太原市2012年部分工業產值圖
2.3 城鎮化
城鎮化的發展要求人類活動的個體行為與資源等要素高效組合,其過程既要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也要滿足人們對城市生活的需求,而集體和個體需求的動態變化是霧霾發展的空間基礎。另外,城鎮化的發展不僅僅是人口從農村向城市的轉移,還是城市和農村形成統一的生產要素市場的前提。所以,要以此為前提,合理利用各種資源,但是,目前以土地開發為主特征的城鎮化過程導致工業發展快速化,使得生活污染排放總量超出了環境容量,具體表現為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的持續強化態勢。由于其偏重于強調經濟、政治要素,所以,對社會、文化等要素的強化持續性相對滯后,對環境問題的行為執法不到位,再加上民眾自覺守法的意識淡薄,使得經濟行為
和社會行為產生集聚效應,引發了環境容量惡性積累的問題。同時,現代的生活方式會影響個體和集體的消費行為,這樣就使得機動車污染日益突出。因此,城鎮化過快發展是霧霾產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近10年來,太原市人口保持低速增長,但城鎮化水平卻進一步提高。城鎮化率由2002年的81.9%提高到了2011年的83.35%,提高了1.45個百分點。其中,城鎮人口由2002年的277.02萬人增加到了2011年的353.02萬人,增加了76萬人;鄉村人口由2002年的61.27萬人增加到了2011年的70.52萬人,增加了9.25萬人。太原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使得機動車的污染日益嚴重,而且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的城鎮化過程加劇了霧霾天氣的形成。
〔編輯: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