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心
兩季《爸爸去哪兒》的熱播,不僅捧紅了星爸萌娃,也讓節目中的“村長”李銳攀上了事業頂峰。這位東北“逆襲哥”,不僅有著從一名流水線工人到當紅主持人的精力,又通過7年“死纏爛打”,俘獲了美女主播的芳心。
名主持初遇“女神”
1973年,李銳出生在長春一個普通家庭。高中畢業后,他進入一家汽車廠當工人,每天負責在卡車生產線上搞部件焊裝。但他動手能力很差,實習期滿,居然還經常把零件焊在流水線傳輸鋼板上,讓同事們哭笑不得。同事對李銳說:“你不是這塊料,不如去上學吧!”
動手不行,動嘴卻一流。第二年,李銳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今中國傳媒大學)的播音主持專業。
1998年,李銳來到長沙投奔湖南衛視,在主持界嶄露頭角,他主持的《晚間新聞》充滿了幽默的風格,他也因此被廣為人知。這時,李銳也邂逅了生命中的“女神”。這位長沙妹子名叫方方,是北京廣播學院的大四學生,當時正在湖南衛視播音組實習。第一眼看到這個清純漂亮的女孩,李銳的目光就挪不動了。當晚,播音組的同事慫恿他請客,他立馬邀請了所有的人去唱歌,“順便”叫上了方方。
第二天適逢周末,李銳又邀請方方出去玩,說好的同事們一起去,結果大家都“爽約”了,就剩下他們兩個人。于是方方被李銳帶到了青少年宮的海盜船滾軸溜冰場。兩人在冰場里沒溜幾圈,李銳就被平時喜愛他的觀眾們認出來了,陸續不斷地有人圍上來跟“銳哥”打招呼,要簽名。粉絲們好奇地打量著方方,問:“銳哥,這個漂亮姑娘是……你的女朋友嗎?”李銳狡猾地笑而不答。方方面紅耳赤,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卻也奇妙地心動了一下。
后來方方曾質問李銳:“說好一起去溜冰的同事們‘集體失蹤是不是你的預謀?”李銳堅決搖頭,神秘地笑:“天意。”他唯一承認的是,自己從第一眼看到方方,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女孩追到手。”
李銳一次聽見方方跟朋友說最愛看煙花,于是就騎著摩托車,跑到長沙附近的花炮之鄉瀏陽,拖了整整一麻袋煙花回來。當晚,在橘子洲頭,夜空中的璀■光芒照亮了方方的心。
雖然對李銳動了心,可方方卻告訴他:“銳哥,我們不可能。”因為她打定主意要留在北京發展,而李銳的事業正進入穩固期,這個時候讓他離開湖南衛視似乎不太可能。
7年“死纏爛打”,終抱得美人歸
2000年秋天,方方結束實習期回到北京。不久后的一個周末的傍晚,方方驚訝地看到,李銳竟出現在自己在北京的住所前,還拿著花和一箱她最愛吃的湖南尖椒醬,正依在門框上得意地笑。“你怎么來了?”“我再不來,你就跑了啊。”接下來的每個周末,做完節目的李銳都會趕到北京陪伴方方。
當年,方方大學畢業獲得留京名額,深圳電視臺也向她拋出了橄欖枝。她征求李銳的意見,他的回答干脆利落:“如果你想留北京我就去北京,如果你想去深圳我就去深圳。”
方方想,一個男人尚能為了愛情而放棄事業,從零開始打拼。她一個初出校門的小姑娘,又為何要為了未卜的前途而拒絕真愛呢?一番衡量之后,她收拾行裝回到了湖南。
從1999年相識到2006年步入婚姻殿堂,正好7年,不是都說“7年之癢”嗎?李銳開玩笑地跟老婆說,我們就是要在最“癢”的時候結婚。
婚后,方方在湖南衛視臨時頂替氣象主播。不料,第一次主持時就出了丑,她把稿子上那句“小雨覆蓋湘西北部”播成了“小雪覆蓋湘西北部”!害得好多觀眾打電話詢問。方方嚇得要命,見到李銳時,竟放聲大哭了起來。李銳輕輕拍著她說:“沒關系,我第一次播新聞的時候,雙腳也不停地顫抖。”方方停止了哭泣,問道:“那你怎么辦呢?”李銳一臉壞笑地說:“后來我想到了一個方法,用我的左腳踩著右腳!”方方瞪大了眼睛,李銳繼續一本正經地說:“這樣,起碼有一只腳不會發抖了。”方方忍不住大笑起來。
2006年,李銳主持的《晚間新聞》因遭遇發展瓶頸,無奈停播。而此時的方方卻在湖南衛視擔起大梁,經常負責城市運動會、奧運火炬傳遞之類的大型活動直播。
但李銳也不覺得有什么地位上的落差,于是干脆地當起“賢內助”。他每天下班后立即提著籃子上菜市場,挑方方愛吃的買,飯菜做好后就裝在飯盒里,開車給方方送到直播現場。
方方喜歡公仔娃娃,喜歡漂亮的花花草草。對于老婆的小愛好,李銳全力支持。當初買房子的時候,李銳就特意挑了頂樓,還自己動手,在大約30平米的天臺上栽種了梔子、玫瑰,茉莉等等香花,并且特別用鵝卵石堆砌出一個小池子,養了十幾尾金魚,還放進去幾條鯽魚苗。“方方喜歡吃魚,我這是浪漫與實用兼顧!”李銳瞇著小眼睛,面帶“壞壞”的笑容說。
妻女助力,“國民村長”逆襲成男神
2008年12月5日,李銳和方方喜得千金,女兒小名“跳跳”。當第一次觸及到襁褓中的女兒時,李銳激動地落淚了。
此后幾年間,李銳一邊努力工作,一邊扮演著“相妻教女”的超級奶爸角色,生活得平實而幸福。只是每當有觀眾問及他,曾經那么火的《晚間新聞》怎么就不播了呢?李銳的心頭總會彌漫起一種惆悵。轉眼間他已經年近不惑,眼角也泛起了細密的魚尾紋。雖然他隨后主持的其他節目反響還不錯,但似乎這輩子再也無法超越當年主持《晚間新聞》時的人氣了。
每逢看到丈夫的感慨和不甘,方方都會耐心地勸慰他:“常言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起起伏伏才是真實的人生,我們只要努力做好分內的工作就好,我相信命運絕不會辜負銳哥這種天天向上的人!”李銳聽了當即舒展眉頭,哈哈大笑。
直到2013年,隨著《爸爸去哪兒》在全國的熱播走紅,不惑之年的李銳,才以“村長”主持角色被全國觀眾所熟知,更有人稱他是“全球最火的村長”。
大街上,人們認出他來,不論男女老少都直呼“村長”。其實,從韓國引進的《爸爸去哪兒》,原版只有爸爸和孩子,并沒有村長這個角色。總導演謝滌葵是李銳多年的兄弟和搭檔,他覺得如果原封不動按照韓版移植過來,一是缺少自己的特色,二是節奏太慢,和中國觀眾的收視習慣不符,所以得加點兒新元素——要不就加個李銳吧。
“邀我加盟不是因為我人緣好,雖然我人緣真的不錯。”李銳說,臺里主要考慮到《爸爸去哪兒》是一檔戶外節目,而湖南衛視的很多戶外節目都是由他主持的,有人開玩笑叫李銳“戶外一哥”。再加上他和4歲的女兒關系親密,很會帶孩子玩,所以就成了“村長”的不二人選。
做親子類節目不容易,拍攝《爸爸》的過程中,往往不等家長們把話說完,小家伙們就跑沒影了,只留下一群大人呆呆地站著,哭笑不得。然而神奇的是,只要銳哥出馬,孩子們就會精神高度集中,踴躍參與,歡呼雀躍!“因為我有秘訣啊,看他們要像看自己的女兒跳跳一樣,得用孩子之間相處的方式,跟他們一起玩,一起瘋,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他們才會親近你,信賴你,聽你的話。”村長得意地說。
說起熊孩子們淘氣的一面,李銳也滿是笑容:“我都不敢隨便蹲下,一蹲下他們就像小猴子一樣蹭上來了,把我當成了一棵樹,每天吊在我身上,別說力氣還真鍛煉出來了。”在孩子們眼中,他是風趣幽默又能隨便讓孩子們“欺負”的“最大的官”。他是唯一能全部搞定5個萌娃的“村長”。
錄制節目是一件又辛苦又令人疲憊的事情。但當他覺得累的時候,手機突然就亮了,收到一消息,是女兒跳跳發來的語音:“老爸,你在哪里呀,你渴不渴、累不累、餓不餓、冷不冷啊?別的爸爸都有寶貝陪,只有你沒有寶貝陪,你是不是很難過呀?但是沒關系哦,我愛你、我想你,親一下。”聽到女兒的聲音,李銳一下子就覺得暖和了!
2014年9月1日,微電影《中國家庭團圓報告》溫情上線,李銳以第一人稱的角度,以不同的人生階段為感情脈絡,對家人、親情以及團圓的理解進行描述和分析。這個溫暖人氣的短片上線后,點擊量迅速達到數百萬,一時間感動了無數觀眾,其中包括他的妻子和女兒。
從流水線工人到當紅主播,李銳在自己的新書《別拿村長不當干部》中這樣總結他的逆襲人生:“沒有人可以和命運討價還價,努力就好,其余一切交給時間。”
(雨聲摘自《深圳青年 創業版》,本刊有刪節)(責編 懸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