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錳++柴艷有

摘 要:精品課轉型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精品是基礎,轉型是關鍵,共享是目標。該文以省精品課程《高等數學》為例,對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進行了探索,分析了原有精品課存在的弊端,總結了精品課轉型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意義,指出應該主要從實現(xiàn)團隊建設、教學內容、共享資源這三個方面轉型升級,來實現(xiàn)精品課轉型為精品資源共享課。最后,給出了精品資源共享課視頻錄制的模擬舉例,以便為我國大學工科數學類提供精品資源課程共享的建設一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工科數學 原有精品課 精品資源共享課 視頻錄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b)-0160-03
高等數學是大學課程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也是每一位大學生都應該掌握的一門學科。它結構嚴謹,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科學素質、應用能力、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抽象思維能力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后續(xù)數學課及專業(yè)課的基礎。因而,高等數學課堂設計方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數學能力提高程度。本文以省精品課程《高等數學》為例,對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進行了探索,以便為我國大學數學類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建設提供參考。
1 原有精品課存在的弊端
精品課程實施及其建設工作,是我國教育部為了貫徹執(zhí)行黨的十六大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實推進教育改革,深入教學創(chuàng)新,展現(xiàn)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共享優(yōu)秀高質量的教學資源,大力度促進教授走上講臺,全面提升各層次教育的教學質量,造就培養(yǎng)適應我國國情的專門人才和頂尖創(chuàng)新人才,提高中國高等教育的綜合務實的實力和國際競爭及接軌能力而啟動的高等院校教育教改工程。自2003年起共建設成精品課程3844門,該項工程對推進高等教育的教學創(chuàng)新和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高等數學》課程(微積分A)是我校工科類本科生的一門公共基礎核心課程,本課程2003年獲批為省級精品課程后,學校和學院加大了經費、人員培訓的支持力度,通過內培與提高學歷相結合,加強了團隊的建設;進行了分層次分流培養(yǎng)的教學改革,進行高數A、B、C分級授課;還先后幾次改編以前出版的《微積分教程》和《微積分輔導教材》,編制了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同時建立了高等數學網站,設立了網上學堂、課外輔導、模擬試題、考研數學、建模與實驗、課程全程錄像、師生交流論壇、數學競賽模擬園地、網絡課堂及數學故事等欄目,指導學生學會利用這些資源,自主學習,獲取知識。還開設了《數學學習園地》,在園地中,同過在線題庫和在線答疑的欄目為同學們提供一個同學之間以及同學和老師之間互動交流的場所。但從實際應用上來看,所有這些并沒有真的形成資源庫體系,也未能起到師與師之間、師與生之間和生與生之間的幫扶作用,利用率也不高,這樣就讓作為精品課程應有的特色大打折扣。再加之我們課程團隊的成員從觀點、定位等方面難免存異以及對后續(xù)跟進新形式、新精神的乏力,從而導致所謂的精品課未能真正發(fā)揮其精品的作用,由此出現(xiàn)了如下問題。
1.1 資源共享性的問題
根據教育部《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中提出,精品課程應向全國高等學校免費開放。但是,點擊打開以后,很多精品課程中經常出現(xiàn)找不到服務器、打不開網頁、該頁無法顯示、數據庫無法連接、查看網頁沒有權限等問題。即便在能夠瀏覽的某些精品課程中,也會出現(xiàn)網絡不通、無法找到文件、網頁跳轉速度過慢、IP受限、不是本單位用戶無法下載等問題。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到,很多高等院校繼精品課程成功申報之后幾乎很少對課程實施完善和維護,這將背離教育部當初開展精品課建設的本意和初衷,未能真正做到實現(xiàn)資源共享。
1.2 師生交互性問題
很多精品課程網站都使用了交互平臺。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學習交流系統(tǒng),在學習交流應用方向使用較多的是BBS和留言板。可無論是何種形式,這些課程在學習交流系統(tǒng)中皆存在一些共同的問題:即多數精品課程所謂的交互平臺也只能在評審期間使用,評審結束過后就無人問津,還有些課程評審結束后,即便有學生在交互平臺中提問,可也沒有任何老師作出解答。
1.3 只求“量”不求“質”問題
精品課程不僅僅是單純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改革,而且是一個包括多種要素的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有一些精品課建設還僅停留在“書本知識教育”的層面上,而更重要的教學方式、教學經驗和教學框架和資源等的積累,并無體現(xiàn)。每到需要申報精品課程時,存在很多不考慮課程具體情況的特點、忽視學生學習時創(chuàng)新能力和精密思維的培養(yǎng)、胡亂尋找堆砌資源等多個現(xiàn)象;同時,一旦被評上精品課程之后,網站絕大部分的更新工作隨即停止。
1.4 評價方式的問題
看了很多精品課程網站之后發(fā)現(xiàn)大多數精品課程使用了教學評價體系,大部分都只是使用了專家和部分聽課學生對該課程的所謂評價,并且普遍局限采用的是學生評教和專家、教師評價三方結合的評價方式,不難看出,這些評價都只是片面的注重了對該課程實施的教學評價,從而忽視了對學習者所掌握知識好壞的評價。
1.5 網站的制作問題
個別精品課程網站設計得很花哨,使用的顏色很多,看著即不美觀也不大方。這種網站不適合長時間瀏覽,并且容易對瀏覽者的視力造成傷害,而且有的網站沒有一個清晰的布局,各部分內容安排的不合理,分配不均勻,沒有給瀏覽者一目了然的感覺。這種網站令使用者使用起來也會覺得很麻煩。
由此可見,在原有的基礎上,將精品課程進而升級轉型已經是大勢所趨、是非常必要的和人心所向的。
2 精品課轉型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意義
在2011年7月,教育部下發(fā)《在“十二五”期間實行“高等院校教學改革工程與教學質量”的意見》,意見中首次提出按照精品資源共享的技術要求,對現(xiàn)已建設的精品課程實施升級改造,完善并更新課程內容,重建一批資源共享課。2012年5月,教育部又下達了《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工作實施辦法》,辦法中提出將在“十二五”期間,鼎力支持并建設5000門的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同時還明確了在2012年與2013年采取遴選和準入方式進行選拔課程,也同時進行原有精品課程向精品資源共享課轉型升級的建設,在教育部的工作實施辦法中明確指出:精品資源共享課必須以量大面廣的專業(yè)基礎課、專業(yè)核心課和公共基礎課作為重點,還要以豐富的課程資源系統(tǒng)和適合網絡傳播平臺的網站為基本要求,目的是面向高等院校的師生和社會中學習者,為他們提供優(yōu)質和完整的課程教學資源。endprint
教育部的文件中,所提出了三個要點:其一,精品共享資源課源于精品課且又優(yōu)于精品課程;其二,精品共享資源課更強調和看重共享資源與共享體系;其三,精品共享資源課的服務對象高等院校的師生和社會中所有學習者。可見,精品課轉型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的重要意義是務實。
3 高等數學精品課轉型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探索
3.1 團隊建設的轉型升級
由于高等數學課是我校重要的公共基礎必修課,幾乎所有的大一的本科生在入學的第一年都要學習這門課程,針對本課的教學,需要擁有一支相對龐大的教學團隊,以往精品課中的教學團隊,是由所有擔任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的主講教師組成,除去極少數教師嘗試去做教學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大部分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教學,更談不上集體備課和整體關于教學方面的研究和磋商。為推進轉型升級工作,師資隊伍的建設就需要更全面合理的組建,因此我們吸納了學術骨干、課程專任青年教師進入教學團隊。同時,為加強資源整合能力,將學院教育專家、技術骨干和教學管理人員吸納進來,重組團隊,以增強整合課程資源的力量,這樣,就形成了一支由學術、教學和輔助教學等共同組成的專兼相結合的雙師型全能教學團隊。目前團隊共有教師34人,其中一線骨干授課教師26人,學術探究人員4人,教育技術支持人員和教務管理人員4人。為確保轉型工作的順利完成,我們教學團隊進行分工開展工作,組建了幾個小團隊,將教學與學術相結合、同時還進行了課程分配機制(基礎授課與實驗相結合)、青年教師培養(yǎng)(指導教師、試講、講課比賽、出國培訓等)等。
3.2 教學內容的轉型升級
教學內容是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的核心。既然稱為“轉型升級”,就應有新東西,而不是“新瓶裝舊酒”。這里的“新”,包括加入“新”的教學理念,設計“新”的教學內容,并融入“新”的教學成果。所以,隨著資源共享課程中面向服務對象的轉型,滿足學習者對知識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加強學習者的獨立思維能力、知識拓展能力、自覺學習能力、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和終身學習意識,以及學習者的習慣、方法、技能、協(xié)作精神等都成為課程建設所需的新要求。
為此,我們擬在轉型為高等數學精品資源共享課時,打破原有的由教師來構建學生的知識框架、以講授為主、以學生被動接受為輔的教學思路,取而代之的是嘗試采用靈活多變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例如教師理論授課、學生集體糾錯、分組合作討論、同學互助教學、作業(yè)講解點評等,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也適當的融入一些教與學結合的模式,例如自主學習和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真正的在本課程中實現(xiàn)視學習者為中心的高效的教學方式,真正產生有效互動和有魅力的大學課堂與學習環(huán)境。
3.3 共享資源的轉型升級
所謂精品資源共享課,其建設的目標是實現(xiàn)優(yōu)質教學資源共享。因此,“優(yōu)質+共享”是資源建設的靈魂,是提高資源可利用性的關鍵。
3.3.1 升級高等數學課程建設網絡平臺
高等數學精品資源共享課應滿足教育部的關于精品資源共享課提出的要求,所展示的課程結構一定要規(guī)范、完整,所共享的資源也應該符合統(tǒng)一標準,在原有的高等數學精品課程網站上進一步完善,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上傳相關的教學視頻、教學課件、教務文件、教學日歷、考試大綱、教學大綱以及教師提供的不同的教案、習題解答、聽課記錄、教研活動記錄、成績記載等資料和管理網絡化,做到真正實現(xiàn)教學資源的優(yōu)質共享。在網站上,還要體現(xiàn)出先進的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先進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展示教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通過網絡所傳播的開放課程,一定要服務于學習者的自主學習、便于學習者瀏覽、下載和學習。在課程結構一欄中,內容也要完整化,包括擁有的教學團隊、課程相關內容、基本課程資源、拓展的后續(xù)資源等。其中,在教學團隊中,也適當介紹授課教師的背景資料、聯(lián)系方式及辦公室地址、教改項目及教學論文、教學成果及科研成果、教學獲獎及研究方向等;在課程內容中,不僅要有能夠涵蓋課程相關領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基本技巧等、還需有典型案例、知識拓展、前沿展望和熱點問題等,使得新完善的高等數學網站更具基礎化、科學化、系統(tǒng)化、先進化、適應化和針對化、同時必須要符合保密安全相關規(guī)定,這樣才適合對公眾公開,做到資源共享,使得登陸高等數學網站的學習者既能感受到該門課程中教學團隊的團隊精神和教學組織,又方便學習者共享學習。
3.3.2 升級高等數學的教材建設
高等數學教材建設,也是轉型升級的重點,所以,我們也需要在不斷改進和完善中進行系列化建設。所以,不僅要有可用的自編教材,還要有相適應的選用的教材,即體現(xiàn)先進性、針對性和應用性,具有完備的與教材相配套的教學參考書、習題集等,同時,有國內同類課程的教學資料和反映本學科科技應用成果的教學參考資料,也適當參考國外一些高水平的原版教材,將其融入滲透、取長補短,建設成一體化設計和多種媒介有機結合的多角度的超立體化教材。
3.3.3 升級高等數學的視頻錄像
教學錄像是轉型與升級的難點,以往精品課中的錄像,是老師隨堂上課時直接錄制,沒有整體規(guī)劃,沒有特意著重編排,錄制時抓不住每堂課的重點,把握不好知識點和章節(jié)的銜接,甚至有些錄像既看不清也聽不清,其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參考價值極小,轉型升級視頻資源的思路是將高等數學課程的每學時50 min,總共188學時,當成制作188集的連續(xù)劇來錄制,為此必須組建一支復合型的錄制團隊,并在課程負責人帶領下,將高等數學課程分章分節(jié)劃分成各個不同教學情境進行分別錄像及制作。
4 高等數學精品資源共享課視頻錄制的實踐舉例
對于課程錄制,就是按照各教學情境進行錄像及制作,所以需要有“監(jiān)制”“編劇”“導演”“主演”“制作”等人員。
監(jiān)制:由高等數學課程課程負責人、經驗豐富的任課教師及所聘請的專業(yè)錄制人員組成,需針對高等數學錄制的整個過程進行監(jiān)督審核,并提出相應的合理化建議。endprint
編劇:針對高等數學的每一堂課,同時針對每一章節(jié)的內容,編寫腳本(教案和演示文稿),并按腳本分鏡的形式,構思策劃好課堂授課的每一個過程,把握好多媒體課件與腳本分鏡的配合,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小組交互討論等,為課程錄像做好做精做好前續(xù)保證。
導演:是指揮、調動和協(xié)調團隊編排、錄制、授課教師、學生等的一切力量,還要進行劇情的講解、引導學生的配合等,導演還需要按照劇本各教學情境完成錄像、采編及字幕的后期添加等。還要指導編輯人員在后期對于分鏡與多機位錄制的素材,進行剪輯、合并以及配音、特效等工作。
主演:所有任課教師都可以成為課程錄制的主演。被錄制的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要在講課時適當加一些“演技”,也就是鏡頭的感覺。
攝像:是擔任課程錄制的專業(yè)人員,按照專業(yè)術語,可分為主機位攝像和輔機位攝像,二者要相互配合,其工作的要點是善于捕捉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精彩一刻。
劇務:其主要工作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為錄制課堂教學過程中準備各種能營造教學職業(yè)氛圍的道具等。
4.1 數列極限的情景模擬
(1)從“一尺之捶,萬世不竭”和“阿基里斯追兔”引出數列極限的通常定義(非數學語言);
(2)通過演示觀察數列當趨于無窮時的趨向,給出數列極限的定義同時講解關于定義的幾何意義和幾點說明;
(3)講解用證明極限的例題;
(4)指導學生采用“逐步放大法”用證明極限,并讓同學進行歸納總結。
4.2 導數定義的情景模擬
(1)從求“變速運動的瞬時速度”;“曲線上一點的切線斜率”等引出在點處的導數定義;
(2)講述微積分產生的背景、貝克萊等人對牛頓的抨擊和第二次數學危機;
(3)給出導函數的定義,并回放“變速運動的瞬時速度”“曲線上一點的切線斜率”的“導數”求法,同時給出幾何意義和物理意義;
(4)基本初等函數的用導數定義求導的舉例;
(5)部分基本導數公式表;
(6)指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
4.3 牛頓-萊布尼茨公式
(1)示例:變速直線運動中位置函數與速度(速率)函數的聯(lián)系;
(2)如果剔除問題的物理意義,給出猜想:
若函數在區(qū)間[a,b]上連續(xù),且存在原函數,則在[a,b]上可積,且
(3)引入積分變限函數的概念及相關定理;
(4)驗證猜想,得到牛頓-萊布尼茨公式;
(5)介紹數學家牛頓和萊布尼茲;
(6)講解相關例題;
(7)指導學生進行計算練習并歸納總結。
5 結語
總之,高等數學由精品課轉型為精品資源共享課,首先會使得原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其次能借鑒以往精品課的經驗,發(fā)揚優(yōu)點,吸取不足的教訓,使其源于原有精品課又高于元由精品課,更好的發(fā)揮課程的示范作用,更彰顯了課程的輻射作用。
參考文獻
[1] 傅葦.極限、導數、定積分概念所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剖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91-94.
[2] 李建春.精品課程轉型升級為精品資源共享課的探索與實踐—— 以集裝箱運輸實務》課程為例[J].高教論壇,2013(8):58-60.
[3] 熊德之.高等數學精品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上,2007(11):88-89.
[4] 吳寧,馮博琴.對國家精品課程轉型升級與資源共享建設的認識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2(11):6-9.
[5] 詹云軍,袁艷斌,黃解軍,等.精品課程建設中的問題及優(yōu)化升級的建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4(4):239-2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