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華玉
摘 要:近年來,我國高等化學實驗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實驗室管理體制等方面經歷了大的變革和發展。該文中探討了在農、林、醫等非化學化工專業的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精選與專業交叉和融合的實驗內容,強化預習和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采用問題教學,制定全面綜合的評價方法,滲透情感態度教育,以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能、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科學情感和態度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化學實驗 教學 優化 改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0(b)-0198-01
我國高校化學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目前,我國主要高校化學實驗室教學條件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1]。以方法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擯棄傳統的以項目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建立化學一級學科教學平臺,從方法論的高度建立新型的實驗教學體系,從學科技術與方法、科學思維和人格塑造多個層面培養學生[2]。大學化學實驗是農、林、醫等非化學化工專業的基礎課,開設于第一學年。綜合性大學中,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的經驗成果,為大學化學實驗教學的實施提供了優勢資源。該文探討了結合專業特點和教學現狀,改進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的若干體會。
1 精選教學內容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普遍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化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日益緊密。作為專業基礎課,大學化學實驗的直接任務是學習實驗知識和技能,形成聯系理論知識,解決專業、社會生活領域中相關問題的能力。因而,大學化學實驗系統呈現化學實驗的知識技能和發展動向,同時要注重與專業知識的滲透與融合。教學中,學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對中學到大學學習變化不適應、對非專業課不重視、實驗基礎薄弱、個體差異等問題,影響了學習動機、學習信心、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鑒于種種,大學化學實驗內容要融入實用性、趣味性、先進性,將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實驗內容,循序漸進的傳授給學生。以啟發學生思維,開闊視野,幫助學生形成穩定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主動性,掌握扎實的知識技能,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2 優化教學過程
學生實驗包括預習、教師講解示范、動手操作、得出結論、撰寫報告等環節。這一模式良性運轉,可提高教學質量。受長期的傳統教學影響,預習環節有待加強,唯有如此才能促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探究過程。預習要達到對實驗有整體認識,形成聽課目的和觀察計劃、預期結果。實驗的初期,若把預習任務完全交由剛步入大學的學生自主完成難度較大,甚至會出現把教材照搬到報告書的現象,讓預習流于形式。教師可采取設置問題、模塊預習、精心設計板書等措施,教會學生預習,并規范書寫實驗報告。預習得當,可將教師講解示范改為師生討論或學生演示師生“糾錯”或探討,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實驗。
“照方抓藥”注入式實驗教學模式,技能訓練與思維培養分離現象嚴重,片面強調“三基”目標,忽視科學素質(特別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教學中,創設靈活的問題情境,設疑問難,提出問題和要求,順勢誘導啟發學生思維[3]。化學實驗是綜合運用觀察、思維、決策、動手實踐、歸納、表述、創新等能力的過程,貫穿問題教學,使這些能力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應用的科學過程中充分得到訓練。
大學化學實驗中運用信息技術,擴大了課程容量。利用互聯網、校園網絡平臺,實現師生交互,學生查閱文獻、資料,有毒、有危險的實驗內容通過多媒體課件學習,基本操作視頻材料可幫助學生預習和鞏固操作技能等等。
3 關注情感和態度
化學工作者要牢固樹立綠色化學思想和環保意識。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要加強安全教育,選擇綠色、親環境的實驗內容,培養學生愛護儀器、節約水電藥品、正確處理廢棄物的自覺行為,教育學生關愛環境、關愛社會。
化學實驗教學要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教學中要求學生如實記錄,提交原始數據,規范操作、規范書寫實驗報告。引導學生敏銳觀察,積極思考,敢于質疑,適時地例舉偉大發明背后的名人趣事,激發學生堅強意志、探索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化學與社會進步有密切關系,化學實驗本身包含了新穎有趣的事實,實驗過程可帶來成功的愉悅。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中的權威角色,改“教”為指導、探討合作,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和諧、平等的氛圍,使學生快樂學習。充分挖掘實驗教學的魅力,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崇尚科學,形成正確的科學價值觀。
4 改進評價方法
實驗成績分為平時成績和理論考試兩部分,分占70%和30%,理論考核采取開卷筆試,考核學生綜合知識水平。平時總成績由每項實驗獨立打分,取其平均值。每項平時成績由預習(20%)、實驗情況(40%)、結果和報告(40%)組成。預習看提問和預習報告,未完成預習報告不允許進行實驗。實驗情況觀察學生規范操作,維護儀器和節約水電試劑等實驗習慣,實驗秩序及衛生,紀律。撰寫實驗報告要求學生按符號、流程圖、圖表等形式概括實驗原理和內容,儀器裝置圖美觀、合理,數據的記錄和結果分析準確,內容完整、條理清晰、簡明扼要,有分析,有討論,有獨到見解。此外,對具有創新性及其他突出表現予以肯定和加分。根據學生學習水平制定動態、量化的評價標準,全面評價并及時將評價信息反饋給學生,指導和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動手,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態度。
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根據專業特點和教學現狀,優化教學內容、教學過程、評價方法、情感態度教育,是日新月異的社會和教育的必然需求。
參考文獻
[1] 張樹永,張劍榮,陳六平.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問題和措施初探[J].大學化學,2009,24(4):24-28.
[2] 彭敬東,馬學兵.綜合性大學化學實驗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的思考與實施[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5(2):259-263.
[3] 曹小華,周德志,王萍萍,等.大學化學實驗ATDE創造性思維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化學教育,2013(7):67-69,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