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臻懿


70年前一場匆匆而過的庭審,將美國年齡最小的死刑犯喬治·史汀尼送上了處以極刑的電椅。這一裁判的執行,讓人們久久沉思于未成年人是否應當判處死刑這一極為沉重的話題。然而70年后的今天,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巡回法院卻作出了一項整整遲到了半個多世紀的裁判——撤銷喬治·史汀尼的死刑判決,并改判其無罪。這一份遲到已久的正義,不禁令人為之欷歔……
一場突如其來的命案
1944年3月,正是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迎來初春的時節。3月23日清晨,阿爾克魯鎮11歲的貝蒂·瓊·賓尼可兒以及八歲的瑪麗·艾瑪·泰姆斯騎自行車沿著平日早已熟悉的道路前去采摘野花。然而在此之后,這兩名年幼的女孩再也沒能回到家中。
貝蒂和瑪麗失蹤后,小鎮附近的居民都自發前往山中進行搜尋。第二天凌晨時分,兩名女孩的蹤跡終于被人發現。但當人們找到她們時,貝蒂和瑪麗早已成為兩具冰冷的尸體。她們被拋尸于阿爾克魯鎮黑人聚居區的一條山中水溝內,身上則散蓋著一些樹枝與樹葉,而兩名女孩所騎的自行車則被扔在了水溝旁。貝蒂和瑪麗的尸體上,均存在有明顯損傷,頭骨更是被類似于鐵路道釘的鈍器所擊碎。
時隔數小時之后,阿爾克魯鎮治安官助手紐曼鎖定了一名時年14歲的嫌疑人喬治·史汀尼。據目擊證人所述,事發當時喬治·史汀尼正在案發現場附近晃蕩,且其曾經與兩名女孩有過交談。面對這一情況,警方迅速逮捕了喬治·史汀尼,并將其帶回治安官辦公室進行訊問。僅僅不到一個小時,紐曼即從辦公室內走出,并告訴大家稱,喬治·史汀尼已承認其殺害了兩名女孩。隨后,喬治·史汀尼不僅帶著警察對犯罪現場進行了辨認,且在現場周邊的草叢堆中找到了犯罪工具——一根長度約半米的鐵路道釘,而道釘上還黏附有一些血跡。
當小鎮居民們聽說喬治·史汀尼的“犯罪動機”:因性侵貝蒂不成而殺害了兩名女孩時,居民們憤怒了。一些人甚至想硬闖監獄,并直接將喬治·史汀尼吊死。為此,阿爾克魯鎮不得不加派警力,并將喬治·史汀尼從鎮上的監獄轉移至了附近的另一所監獄中,而喬治·史汀尼的父親也因為這一事件而被原先的雇主所解雇。因害怕遭到小鎮居民的報復,喬治·史汀尼的父親連夜帶著全家搬離了阿爾克魯鎮。
冤案緣何得以發生
喬治·史汀尼“謀殺案”從發生到行刑,其間僅僅才歷時81天。而在這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究竟發生了哪些情況,才導致了這一起冤案的發生?
從當代刑事司法的眼光來看,喬治·史汀尼“謀殺案件”的偵查過程,就存在著種種瑕疵與問題。當時,該案的訊問活動完全是由警方與喬治·史汀尼所單獨進行的。訊問全過程既沒有律師在場,又沒有喬治·史汀尼的父母參加。與此同時,人們不禁要發出這樣的疑問,美國警方在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訊問前所要告知的那段著名的“米蘭達警告”——你有權保持沉默,你所說的任何一切均有可能成為在法庭上對你不利的證據;你有權在接受警方訊問時聘請委托律師在場陪同……為何沒有出現?殊不知,當時正值1944年,其比“米蘭達警告”的問世整整早了20年時間。
除了喬治·史汀尼“謀殺案”的偵查過程,該案在庭審過程中的一系列存疑之處,進一步加劇了冤案的發生。案發后的一個月,喬治·史汀尼“謀殺案”在查爾斯頓郡法院開庭審理。法庭為喬治·史汀尼指派的辯護律師查爾斯·普勞頓在法庭上提出,被告人只是一個年齡尚小的孩子,其不應當對殺害貝蒂·瓊·賓尼可兒和瑪麗·艾瑪·泰姆斯的罪行承擔完全的責任。但該案的檢察官則反駁道,根據當時的南卡羅來納州法律,14歲即已達到成年人的標準。然而令人詫異的是,這一涉及命案的庭審過程僅僅才延續了兩個多小時即匆忙結束。該案全部由白人組成的陪審團在退庭商議后,只花了不到數分鐘的時間就作出了對被告人喬治·史汀尼有罪的裁決。隨后,喬治·史汀尼當庭被判處死刑。當法庭問起被告人是否需要提起上訴時,辯護律師查爾斯·普勞頓似乎毫無實質性作為,其甚至回答法庭稱,因被告人無法負擔上訴的費用,因此不予上訴。如果辯護律師在法庭上提出上訴,喬治·史汀尼至少可以暫緩死刑執行的進度。
1944年6月16日,距貝蒂、瑪麗遇害僅僅過去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喬治·史汀尼就在南卡羅來納州監獄被匆忙送上電椅并執行死刑。然而,當時年僅14歲的喬治·史汀尼身材極為瘦小,體重才80余斤。其在被執行死刑時,甚至難以被固定在電椅上。為此,行刑人員只得在電椅上墊上一本厚書,才能將喬治·史汀尼固定住。同時,戴在喬治·史汀尼頭上的頭套對其而言也大了一些。行刑時,這一頭套甚至滑落了下來,這也令喬治·史汀尼不得不面對一旁的行刑人員與見證人直至死亡。可以說,該案從發生到行刑僅間隔81天,不僅堪稱高效,其也創下了美國自20世紀以來年齡最小的死刑犯執行紀錄。
遲到70年的正義
長期以來,人們對于喬治·史汀尼“謀殺案”的爭議,主要集中對于未成年人是否應當適用死刑問題的思考。為此,2005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羅珀訴西蒙斯案中,確立了對于犯罪時不滿18歲的被告人判處死刑屬于“違憲”的原則,并規定對于未成年人禁止適用死刑。不過,對于喬治·史汀尼的家人而言,其所關注的并非該案是否應適用死刑,而是史汀尼是否殺人的事實問題。一直以來,史汀尼的家人都堅信史汀尼是無辜的,并期待法院能夠還其以清白。
近年來,史汀尼的親屬雖都已滿七八十歲,但其在不少律師的幫助下,積極致力爭取對于喬治·史汀尼“謀殺案”的重審。2013年,史汀尼的親屬向法院提出了申訴,要求撤銷對于史汀尼的謀殺罪名。史汀尼一名現年已將近80歲的妹妹拉弗娜在出庭作證時表示,喬治·史汀尼案發那天都與她在一起,根本不可能殺了貝蒂·瓊·賓尼可兒和瑪麗·艾瑪·泰姆斯。經過相關調查和聽證后,2014年12月17日美國南卡羅來納州巡回法院作出了一項遲到了70年的判決。巡回法院法官卡門·穆倫宣布撤銷了喬治·史汀尼70年前被判處的罪行。這使得美國年齡最小的死刑犯在歷經半個多世紀后,終于得以沉冤昭雪!得知了這一判決消息后,史汀尼的家人都感到十分激動。其妹妹凱瑟琳說道:“我覺得非常的高興,這真的是遲到的正義。”
卡門·穆倫法官在長達29頁的判決書中指出,70年前針對喬治·史汀尼的裁判違背了正當的憲法程序,且缺乏可信的證據能夠對于喬治·史汀尼的殺人事實予以證明。從當時史汀尼供述的證詞來看,其很有可能是在受到威脅與強迫的前提下所形成的。70年前,針對喬治·史汀尼進行定罪的唯一一份證據就是由警方提供的那份供述。而這份供述則是在喬治·史汀尼被連續審訊,且其父母、律師均不在場的情形下所取得的。除此之外,并沒有其他物證、人證能夠充分證明喬治·史汀尼實施了針對貝蒂·瓊·賓尼可兒和瑪麗·艾瑪·泰姆斯的殺人行為。
對此,卡門·穆倫法官認為,司法最大的不公在于侵犯了個體應受憲法所保障的權利。正如此前卡門·穆倫法官在一次聽證會上所稱的那樣,他確實不能判定喬治·史汀尼是否真的有罪,只能判斷其所經歷的法律程序是否正當、公平。但顯然,該案對于正當法律程序的褻瀆,對于案件的判決結果帶來了極為消極的影響。
雖然喬治·史汀尼案距今已70年,但該案最終能得以昭雪,在令人備感欷歔的同時,也終于迎來了遲到已久的正義!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