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記者 王呂剛 通訊員 曾祥明

首屆“2015海峽兩岸同名鄉鎮‘橫山’互動協作會議”在重慶市綦江區橫山鎮舉行
10月28日至30日,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指導,重慶市臺灣同胞聯誼會、重慶海外聯誼會主辦,重慶市綦江區人民政府、重慶市渝臺經貿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以“同名同根,共謀發展”為主題的“首屆2015海峽兩岸同名鄉鎮‘橫山’互動協作會議”(以下簡稱“橫山會議”)在重慶市綦江區橫山鎮舉行。全國臺聯副會長王松、重慶市政協副主席李鉞鋒,重慶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僑聯黨組書記、重慶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李聯軍,重慶市臺辦副主任盧翔和重慶市臺聯、綦江區委、區政府有關領導出席會議。臺灣新竹縣橫山鄉、重慶市綦江區橫山鎮、廣東省廉江市橫山鎮、廣西壯族自治區陸川縣橫山鎮、江西省廣豐區橫山鎮、陜西省橫山縣橫山街道、四川省安居區橫山鎮、浙江省龍游縣橫山鎮8個橫山鄉鎮(街道),以及臺灣新竹縣政府、大陸各橫山鎮(街道)所在省(市、自治區)臺聯、縣(市)嘉賓160余人參加了會議。
近年來,海峽兩岸交流合作日趨頻繁,并逐步朝著更加多元化、縱深化發展,尤其是兩岸基層之間的交流合作進一步廣泛、深入。去年,重慶市臺聯按照全國臺聯的部署,開展了海峽兩岸“同名鄉鎮·心連心”締結“姊妹親”活動。重慶綦江區橫山鎮與臺灣新竹縣橫山鄉締結“同名鄉鎮姊妹親”,一年來,兩地交流密切。為了進一步擴展“同名鄉鎮”合作平臺,探索海峽兩岸鄉鎮經濟文化合作發展途徑,深化海峽兩岸更大范圍內的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經重慶市臺聯和綦江區政府積極籌劃,本著“平等互信、合作互助、共贏互利”的原則,建立起海峽兩岸同名鄉鎮“橫山”互動協作會議機制,該機制使臺灣新竹縣橫山鄉、重慶市綦江區橫山鎮、廣東省廉江市橫山鎮、廣西壯族自治區陸川縣橫山鎮、江西省廣豐區橫山鎮、陜西省橫山縣橫山街道、四川省安居區橫山鎮、浙江省龍游縣橫山鎮8個橫山鄉鎮(街道)及其所在縣、市、自治區形成了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的良好態勢。
10月29日,“橫山會議”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全國臺聯副會長、重慶市臺聯會長許沛主持開幕式,綦江區委書記潘毅琴致歡迎詞。
全國臺聯副會長王松到會祝賀并講話。他說,兩岸同名鄉鎮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此次舉辦“橫山會議”,就是要借兩岸同名橫山鄉鎮這一載體,積極探索、務實推進兩岸鄉鎮基層民眾的交往、互動、合作。我們相信,通過主承辦方的精心策劃,通過兩岸鄉親的充分交流,通過對兩岸橫山同名鄉鎮差異化的研究和獨特優勢的挖掘,必將增進兩岸橫山鄉鎮之間的相互了解,拓展合作發展的領域。他希望并祝愿,兩岸鄉親秉承“同名同根,共謀發展”的理念,共同將這一為兩岸同胞辦實事、謀福祉的交流活動越辦越好、越辦越強,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兩岸交流互動的又一精品,為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共圓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重慶市綦江區委書記潘毅琴在致辭中表示,這次會議不僅是一次同名鄉鎮間的感情溝通,也是共同探討各地改革發展經驗的一個重要平臺,更是各地互動協作、共謀發展的一次難得良機。她希望,參會各方以本次會議為起點,彼此增進了解、加深友誼,不斷夯實合作基礎;健全完善互動協作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努力促成更長時間、更高規格、更廣范圍、更大影響的合作;進一步拓展延伸交流合作領域,不斷深化兩岸在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把“橫山會議”打造成為兩岸交流合作、共謀發展的新典范。
臺灣新竹縣縣長邱鏡淳通過視頻介紹了臺灣新竹縣橫山鄉的情況,并為本次會議題詞:“鄉誼情深”。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李鉞鋒到會致辭并祝賀,臺灣新竹縣政府、陜西省橫山縣代表也先后發言。
開幕式后,舉行了主題演講會。重慶市綦江區政府區長陳金山對綦江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作了推介,海峽兩岸8個橫山鄉鎮(街道)代表紛紛介紹了各自經濟、文化領域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助推鄉鎮經濟發展的思路及舉措。海峽兩岸城鄉發展合作委員會會長李永華、重慶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分別圍繞兩岸互動協作推進鄉鎮經濟文化發展這個主題,從不同側面和角度為大家作了精彩的專題報告。
交流會上,重慶綦江區橫山鎮、廣東廉江市橫山鎮、廣西陸川縣橫山鎮、江西廣豐縣橫山鎮、陜西橫山縣橫山街道、四川遂寧市橫山鎮、浙江龍游縣橫山鎮及臺灣新竹縣橫山鄉分別談了各自在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經驗,并表達了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的愿望。臺灣新竹縣橫山鄉公所秘書姜德煙聽完大陸同名鄉鎮介紹后說,兩岸在眾多領域都具備良好的交流合作條件,“橫山”互動會議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加深了感情互信的基礎,為雙方尋求合作形成了長效的互助互惠機制,實現兩岸橫山鄉鎮共贏。海峽兩岸城鄉發展合作委員會會長李永華表示,近年來兩岸間搭建了多層次多領域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平臺,兩岸交往已達到最全面的高度,未來兩岸基層交流更應關注如何深化、持續和提升。他認為交流合作平臺的建設不是圖一時熱鬧和一時需要,而是兩岸民眾切身需要的交流方式。
10月30日,“橫山會議”閉幕。參會各方共同簽署了“橫山會議”宣言,通過了關于首屆海峽兩岸同名鄉鎮“橫山”互動協作會議的決議,明確了會議的長效運行機制和互動協作范疇。一是第二屆“橫山會議”擬定于2016年在臺灣新竹縣舉辦。以后按每年一屆、每屆一個主題,各地輪流舉辦。每屆會議的主題由承辦方提出,經各方協商后確定。二是宣布成立“橫山會議”常設機構(秘書處),成員由臺灣新竹縣縣長、新竹縣橫山鄉鄉長,大陸各相關省(市、自治區)臺聯會長、相關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及主辦地橫山鄉鎮(街道)政府主要領導組成。每屆會議舉辦前,由承辦方提出活動方案、主題,經秘書處集體審議通過后實施。三是明確會議各方要積極開展感情交流溝通,搭建交流、創業平臺加強青年一代的聯系互動;要加強經濟、文化領域的互動協作,鼓勵和促進貿易往來和投資,重點加強在現代農業、旅游、工業、信息化、城鎮化、文化產業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贏發展;鼓勵和支持相互推介、引進各類項目和企業,承諾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相關優惠政策和綠色通道予以支持;要加強人才和技術交流,積極支持互派人員開展各類學習、考察、訪問等活動,全力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實地考察了綦江區工業發展、文化產業、旅游產業和城市規劃建設情況,舉辦了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圖片展、綦江特色商品展、特色文化展演等活動,與會人員充分了解了綦江區及各橫山鄉鎮(街道)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舉行了各地企業家代表專題對接活動,為民營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