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藝
淺談大學生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任藝
通過教學實踐和樣本分析,從語言遷移理論的角度出發,對大學非英語專業本科二年級學生的英語寫作進行實證研究,探究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歸納分析錯誤類型并提出具體而有效的對策。
遷移理論;英語寫作;寫作策略
語言學習是一個艱苦而反復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語言學習者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語的影響。然而,英語與漢語分屬不同的語系,其在詞匯、句法、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這也將不可避免地產生遷移現象。語言遷移理論是應用語言學的重要分支,對第二語言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通過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語言遷移現象進行研究,將有利于幫助學生提高英語寫作水平。本文將以遷移理論為指導,對湖北大學知行學院非英語專業大二的市場營銷和工程管理專業班級的學生,學生作文中常見的錯誤進行分析,并試圖探究減少母語負遷移的策略,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遷移理論是在20世紀50年代被提出的,“遷移”一詞最早來源于行為主義心理學。語言教學吸收了遷移理論,并且提出了“語言遷移”的概念。隨后,語言遷移一直是應用語言學、第二語言習得和語言教學的重要研究領域。根據遷移的結果,遷移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正遷移將有利于學習者學習第二語言,而負遷移對學習者學習第二語言將起到阻礙作用。關于遷移的定義并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是語言學家Odlin(1989)關于遷移的定義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他認為,遷移是目標語和其他任何已經習得或可能尚未完全習得語言之間的共性所造成的影響。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樣本分析法和訪談法。要求學生分兩次在30分鐘內完成150詞左右的英文作文,作文題目分別是《網絡購物》和《年齡代溝》。筆者通過批改和統計,歸納出學生的常見錯誤類型。研究結果顯示,所有的有效樣本作文中,共有488處錯誤,其中語法錯誤最多,共計223處,占據總比例的45.69%;其次是詞匯錯誤,共138處,占總比例的28.27%;文本錯誤共有47處,占總比例的9.63%;語篇錯誤和中式英語分別是26處和54處,分別占總比例的5.32%和11.05%。筆者發現,這些錯誤很大程度上是由母語負遷移所造成的,這些負遷移可依次歸納為句法遷移、詞匯遷移以及中式英語。
在對樣本的分析中,筆者對寫作錯誤進行了細致的歸類。詞匯遷移分為大小寫錯誤、搭配不一致和詞的意義不一致。由于中文不分大小寫,學生在英語寫作中也經常忽略英語首字母要大寫的要求,導致書寫不規范。大小寫的負遷移尤其體現在英語作文題目方面,搭配不一致體現在受母語遷移的影響,許多中式的動賓搭配被學生直接翻譯為英語以至于不符合英語表達規范等現象。意義的不一致是指英語詞匯不僅僅只是詞的概念意思,更可能有貶低或褒揚的含義。主要原因是因為學生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不理解,文化的差異導致一些詞的用法具有一些特殊的含義,而受母語遷移的影響,學習者并未考慮這些詞的特殊含義,使得作文不符合標準的英語表達方式,其中以顏色詞匯最為明顯。如,在中文中紅色往往象征熱情,而在西方紅色卻象征暴力與沖突等。句法遷移具體分為主謂不一致、時態與語態的負遷移和主語省略。主謂不一致是在收集的英語作文樣本中語法錯誤類最頻繁的錯誤遷移。中文中謂語動詞沒有人稱和數的變化,導致學生在寫英文句子時不注意謂語動詞的變化(Ellis 1999)。時態與語態的負遷移非常明顯,在中文中動作發生的時間是通過時間狀語來表現的,而英語的動作發生時間則體現在動詞本身的變化上,學生往往容易忽略動詞的時態變形。在語態方面,中文和英文的表達方式更加復雜,學生難以準確把握。
英語寫作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英語學習者學習的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然而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大學英語教師往往將教學重點更多地偏向于英語閱讀以及聽說方面,導致英語寫作相對被忽視。許多英語學習者在學習英語多年后仍然不能寫出正確的句子來表達觀點。根據樣本分析和訪談結果,筆者發現了一些有效地減少母語負遷移影響、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方法。
句法遷移在整個分析中占的比例最大,因此,教師針對句法負遷移的策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教師可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比較英語與漢語之間的差異,預測學生在英語寫作中會遇到的困難,先行講解透徹。對比分析有利于找出兩者的相同之處和差異之處,差異之處應格外引起關注。其次,教師需要倡導學生增加閱讀量。寫作是語言輸出的過程,只有大量的語言輸入,才能有豐富的語言產出。閱讀為學習者提供了標準的英語表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習者的語感。同時,在日常的聽、說、讀、寫、譯綜合教學中,教師應抓住一切機會增強學生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意識。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介紹跨文化交際的知識。目前,大多數的學生尤其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用英語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仍然習慣使用中式思維方式,在樣本分析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在英語寫作實踐中,學生應該意識到重視思維的影響,并且盡量使用英語思維來寫作(布雷恩、王俊蕊2005)。
此外,筆者發現大量學生使用模板進行寫作。關于英語習作模板,學者和教師對此有著不同的態度。英語模板是為英語考試而準備的,在英語考試中寫作要求是議論文,因此,大多數的模板均為議論文模板。大部分的模板均為空洞的句式,需要學生補充完整。一方面,英語模板確實能夠有效地改善大學生尤其是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的詞匯搭配和英語表達,英語寫作模板的存在既是合理的也是科學的,而且能夠被應用到英語教學中。然而,英語模板也有其不足之處,學生千篇一律地套用,甚至不合時宜地濫用,會使英語寫作顯得非常生澀。因此,學生需要在練習模板寫作的同時更關注自己觀點的表述,使模板的應用更加合理化,使文章更有創造性。
引用文獻
布雷恩,王俊蕊.2005.大學英文寫作[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Ellis.R.1999.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dlin.T.1989.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信息:430011,湖北 武漢,湖北大學知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