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如何命制一份合格的英語試卷
李紅
【摘要】能否命制一份試卷是教師基本功的一個重要體現。但教師平時自行設計的測試卷很少有人重視,能參加大型英語測試命題的教師又為數極少。命制一份試卷是件十分嚴肅且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一份高質量試卷的“出爐”需要精心“打磨”。
【關鍵詞】命題;組卷;審稿;校對;難度預估
筆者有幸參加了2015年本市的中考命題工作,參與了命題的各個環節,得到了兩位組長——湘潭市教科院院長蘇沙平老師和主任陳紅老師的悉心指導,受益匪淺。下面筆者從出題、組卷、審稿和校對、難度預估等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命題伊始,命題組長就召集組員開會并明確指出:中考英語試題要嚴格以《英語課程標準》(教育部2011年版)為指導,緊扣《考試標準》的要求,較好地體現新課標倡導的課改理念,不脫離教材,充分兼顧初中畢業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兩考合一的特點,在一份試卷上同時體現兩種評價功能。試卷既要考查學生對“雙基”的掌握情況,同時也要考查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英語的能力。由于平時對這些要求重視不夠,出題就很隨意,這本參考書上找幾個題目,那套試卷上抄幾個題目,湊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套新試卷。但是現在什么參考資料都沒有,就只有幾本教材和《考試標準》,所以剛開始我頭腦一片空白,不知從何入手。在陳紅老師的耐心指點下,我的思路逐步清晰了:我要考查學生什么,題目是否符合《考試標準》,是否脫離教材,怎樣出才能顧及各個層次的學生,題目是否具有時效性、創新性等。下面筆者就具體說說“補全對話”和“書面表達”這兩個題目的成型過程。
(一)“補全對話”的成型過程
一開始,筆者確定的“補全對話”的情境是“談論買禮物”。因為考試前一天是“父親節”,筆者認為談論給爸爸買禮物,學生會覺得題目比較有親和力。題目如下:
A:Yesterday was Father’s Day. I bought my father a wallet. What did you buy for your father ?
A:How about a camera?
B:Yeah,he’ll like that. My father likes music.?
A:OK,I’d like to go with you. I know there is a good CD store near here.
B:But I don’t have much money now.
A:It doesn’t matter. I can lend some to you.
B:It’s really nice of you. Thank you very much.
根據筆者的設想,第76、78、79小題都可以填“提建議”的句子,第77小題填“評價物品很貴”的句子,第80小題最容易,填表達“不用謝”的句子。題目提交后,經過審閱,陳紅老師提出了幾點意見:談論買禮物這個情境太普通、不新穎,沒有熱點;在“父親節”給爸爸買禮物,并不符合大多數中國學生的實際情況;第76、77、79小題的答案設置會比較單一,不具備開放性;而78小題可以照搬對話第三句;第80小題則是個定式句,老師都要求會默寫,不具備語境性;對話中出現的單詞雖然在考標范圍內,但有的單詞如afford,平時使用不多,基礎稍差的學生就不知道意思,進而影響上下文的理解。真是“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出一個題目竟要考慮這么多因素。那么,什么熱點話題能為大多數人知道呢?茫然中,隨意地翻著書頁,幾張著名運動員的圖片映入眼簾。對,暑假里不是有奧運會嗎?就是它了。確定方向后,筆者立刻重新編寫了對話,并充分考慮了陳紅老師的建議。題目如下:
A: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vacation?
B:I’m going to Shenzhen to see my parents.
A:I’d like to go on a trip.
A:London.
B:Really? You’re a lucky guy. You can watch the Olympic Games in London.
A:I’ll go with my parents.
A:For three weeks. We’ll get back in late August.
A:Sure.
筆者再次提交了所命試題,這次得到了兩位老師的肯定。修改了幾個單詞后,這個題目就成型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句話,筆者卻從中學到了許多。
(二)“書面表達”的成型過程
考慮到筆者是初次命題,所以兩位老師把“書面表達”的任務也交給了筆者。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書面表達”屬于開放性的題目,不像聽力、單項選擇、完形填空、閱讀理解題,要尋找大量的語言材料,有時甚至要原創材料,在選材和設題時還要考慮諸多因素。根據平時出題的經驗,筆者很快設計了兩個“書面表達”題:第一個是要求學生根據所給提示寫一篇談學習英語感受的文章;另一個是要求學生根據收到的成績單上各科老師的評語,給爺爺或奶奶寫封信。題目提交后,陳紅老師首先肯定了筆者態度積極,行動快。但所出的題目也暴露出平時命題的隨意性,還有就是根本沒有認真思考命制一種題型應注意的原則。她提出了如下修改意見:試題提供的情景要有新穎性,談學習英語的文章太陳詞濫調了;試題提供的情景要真實可信,收到成績單不符合中國學生的實際情況,且中國學生的成績單一般是分數或等第,不會是評價性語言,再有就是給爺爺、奶奶寫信也不符合生活實際;作文題立意要盡量與語言實際運用情境一致,體現“用英語做事情”;給出的提示詞不能太多,而第一個題所給提示詞達六十多個,學生只需要照抄就可達標,加幾道主語和連詞就是篇好文章,根本體現不出學生的表達能力;所給提示應體現生活經歷,易于學生審題、表達思想、發表觀點。很明顯,兩個題目都不利于學生自由發揮,寫出來的都會是千篇一律的文章。
筆者感到很慚愧,任教十幾年,出題無數,卻很少嚴格地按要求做。痛定思痛,筆者根據陳紅老師提出的新穎性、真實性、體現“用英語做事情”、提示詞字數等原則構思了第三個“書面表達”題:假如你是Lisa,6月22日是你的生日,請根據以下內容,向你的好朋友群發一封邀請信。(信的開頭和結尾已給出)
Time:Friday,June 22,at 2:30 pm
Place:Lisa’s home
Activities:watching a new movie,playing games,having dinner
當然,無論是中文提示還是英語提示都經過了兩位老師的修改和潤色,才有了這最后的定稿。雖然筆者所命制的題目的分值不多,但從這個過程中所獲得的收獲和經驗卻是滿滿的。
當命題組各成員都完成了各自負責的題型任務后,接下來就是把各種題型的試題組合成一套完整且科學的試卷。英語試卷一般按照先聽力后筆試來組卷,這是通識,但有些原則有可能還不甚了解,如:試題的排列順序按照由易到難或按句子的由短到長或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進行排列;題目要求的指令語;試卷格式上的統一;大、小題的數量和序號的編排;換頁時文字、圖片、表格怎樣排版更美觀等。一般的試卷如果這些方面都注意了,就是一套合格的試卷。但大型考試的試卷要統一印刷,還要注意上下、左右的邊距問題。
為了得到更多鍛煉,組卷完成后,筆者主動承擔了審稿任務。這次,筆者不再想當然,而是先向兩位老師請教如何著手。根據兩位老師的指點,筆者依據《考試標準》,對所有的試題進行初次審讀,檢查是否符合各種題型的命題要求和原則,所考語言知識是否超出《考試標準》,所設問題的答案是否“模棱兩可”或是否能在試卷中找到答案等。通過審讀,筆者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如單項選擇第24小題,原來考查的是make sb.do sth.,但這一結構在閱讀理解第二節的文章中出現了類似句子Itmakesmefeel excited ...學生完全能以此推出第24小題的答案,因而考查功能不明顯,所以對本題進行了更換。再如閱讀理解第55小題,原問題是Was Charley poor or rich?但文章中并沒有明確說明Charley家的經濟狀況,答案無法確定,所以對本題也進行了更換。另外,英語試題中客觀題答案的設置要科學合理,ABC答案項應該分布均勻。答案要隨機分布,但一般不要出現連續三個或三個以上相同的答案序號。這些問題筆者在平時制卷時是絕對沒去深思的。
之后,就要對審定的試卷進行校對,像標點符號、字母大小寫、拼寫錯誤、字體是否一致等都需要認真細致地查找。這些問題雖小,卻影響整套試卷的質量。筆者對試卷共校對了六次,最后才放心地提交印刷。通過親身參與,筆者體會到平時命制試卷時如果能多花點時間,多一點細致,學生考試時就不會有那么多疑問了。
筆者本以為完成這些工作就大功告成了,沒想到還要做個“雙向細目表”和難度預估,這個筆者還真沒聽說過。命題組長給了一個表格,指導筆者填寫好各大題題型、各小題的類別、各小題的考查目標、各小題的認知層次及各小題的命題方式。做完后,筆者發現這個“雙向細目表”能使題型及試卷所考查的知識范圍、所檢測的知識點和能力要求一目了然,很科學。最后,還要對每個小題做難度預估,這個環節必不可少。因為《考試標準》要求試卷難度值為0.70左右,要保證大部分學生能通過學業水平考試,順利畢業。在做難度預估時,要考慮到各個層次學生的水平。如果難度值很低,就表明能做出本題的人數少,那就要考慮降低難度。如聽力第14小題,原問題是What activities do you dream of during the school?我們給的難度值為0.45,因為學生要聽出并明白問題中的activities,dream,during這幾個詞才能寫出答案。而聽力是轉瞬即逝的,沒有過多的時間考慮,所以本題后來改成了What do you want to do after school?其實考查的內容是一致的,但是題目卻簡單明了多了。再如翻譯題第72小題,原題是翻譯“這足以讓她感到非常高興”。我們給的難度值為0.25,因為學生很難想到要用“it”做形式主語來譯,大多數會采用中文式直譯,那樣譯出來的句子就很不地道,給評分也帶來難度。所以本題后來改成翻譯“送禮在不同的國家也不一樣”,此句無論是結構還是單詞都簡單多了。
這次命題工作給筆者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通過學習筆者不僅了解了命題的各個環節及原則,還意識到命制一份試卷是件十分嚴肅且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一份高質量試卷的“出爐”需要精心“打磨”。大型英語測試命題如此,平時的測試命題也更需要如此,因為學生接觸較多的還是平時的測試。這就需要教師在不斷地出卷、考試、分析試卷中不斷總結,不斷提高。
作者信息:411100,湖南湘潭,湘潭市第三中學
1157496928@qq.com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