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協同創新發展戰略高水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015-02-13 20:55:41趙海山
天津科技 2015年3期
關鍵詞:科技企業發展

趙海山

(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天津300051)

本刊特稿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協同創新發展戰略高水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趙海山

(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天津300051)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市十屆黨代會、十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科技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4年科技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經驗,部署 2015年科技工作,進一步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協同創新發展戰略,高水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加快天津步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

1 2014年科技工作總結

2014年全市科技戰線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促發展、惠民生、上水平”的總體部署與要求,積極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大力實施科技小巨人發展戰略,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指標。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分別達到6萬家和3,,000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688家,增長18.4%;獲得國家科技獎勵17項;全市專利申請超過6.34萬件,同比增長4.1%,其中發明專利2.34萬件,增長6.7%;技術合同成交額418億,增長39.3%;R&D占GDP比重預計超過 3%,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標,綜合科技進步水平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國務院正式批復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科技工作進入重要躍升期,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顯著。

1.1 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實現“三年任務、兩年完成”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協作下,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4萬家,累計達到6萬家;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630家,累計達到 3,000家,占全市企業的比重達到 20%以上,主要任務指標實現了“三年任務、兩年完成”。

1.1.1 科技小巨人企業引領作用明顯

圍繞進一步整合創新資源,著力重點領軍企業提質增效,在技術創新、政策幫扶、創新服務、融資支持等方面實現了聚焦,有力提升了小巨人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2014年1~11月,工業小巨人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1,238.03億元,同比增長10.1%,高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個百分點;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085.29億元,增長8.3%,高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692.02億元,增長 9.2%,高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4.8個百分點;實現稅金總額301.95億元,增長8%,高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6個百分點,已經成為全市保增長、促轉型的主力軍,在支撐引領全市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1.2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

整合聚集優勢力量,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組織實施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重大科技創新項目 91項,開發出深度混合動力技術、首款國產新型New SQL數據庫產品GBase 8a、基于國密算法的存取款一體機、國內首次實現大規模植物細胞培養生產紫杉醇、超低壓中空纖維反滲透膜等一系列重大創新產品。認定天津市“殺手锏”產品 186個,其中張伯禮院士主持的“中成藥二次開發和新技術體系創新及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通過加強與企業產學研合作,培育了10余個中成藥“殺手锏”產品,推動科技小巨人企業快速發展。認定天津市重點新產品 113個,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擁有有效專利2.9萬多件,占全市企業的60%,制定企業標準1萬多項,科技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平均達到 5.4%,涌現出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1.1.3 加快萬企轉型升級和民營經濟發展

制定和出臺了《市科委關于落實〈天津市萬企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4—2016年)〉的工作方案》,組織和實施閥門重大科技專項、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重大創新項目、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重點新產品等項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中小企業轉型發展。研究制定了“千家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提質增效行動工作方案”,加大對民營科技企業創新發展和轉型發展的支持力度,整合“殺手锏”產品研發項目、重點新產品項目等支持方式和資源,聚焦民營企業發展和壯大,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占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比重接近90%。2014年1~11月份,民營科技小巨人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 5,892.9億元,同比增長 15.2%;主營業務收入6,634.15億元,增長14.2%;利潤總額450.33億元,增長9.9%;稅金總額 156.01億元,增長 10.4%;分別高于科技小巨人企業5.1、4.4、3.4和2.5個百分點,成為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力量。

1.1.4 科技金融結合助推企業創新

加大國家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建設力度,與市證監局、金融局、財政局聯合啟動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股份制改造工作,完成 69家企業股份制改造,推動 4家科技企業上市發展,占 2014年我市上市企業的 100%。此外,我市引進的企業58同城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在排隊上市的6家企業中,5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時,積極推動 2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新三板、天交所等資本市場掛牌融資,占到總數的 69%。加快推動產業基金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科技部、財政部啟動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設立創業投資子基金,我市申報3支子基金,總規模為6.5億元,申請國家支持資金1.65億元。進一步發揮全市 22家科技金融對接服務平臺作用,舉辦1,072場對接服務,幫助 8,320家企業實現融資 289.54億元。加大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規模,我市4,54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323.36億元,較2013年底4,250家企業、貸款余額2,201.78億元分別增加293家、增長121.58億元,貸款余額增幅 5.54%,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重點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1.2 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1.2.1 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我市 948個項目獲得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立項支持,獲得國撥經費 6.4億元,推動重點領域獲得突破。在蛋白質組學、微分幾何、組合數學、干細胞、光學自由曲面制造、多維復用光纖通信、互聯網環境中文言語信息處理、深海水下油氣安全輸送等基礎研究領域保持全國領先,在甲型肝炎全病毒三維結構、抗腫瘤疫苗、分布式發電微網系統、光學自由曲面制造、腫瘤預防與檢測、新型鋰電池、碗烯類碳分子材料、轉基因和分子育種、強化蒸餾過程、組分中藥等前沿技術創新上,取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成果。其中,解析 HAV成熟病毒和空心病毒兩種狀態的全顆粒高分辨率的晶體結構等多項科技成果在Cell、Nature、Science等國際高端刊物上發表論文。

1.2.2 技術創新取得新突破

著力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實施,啟動實施了智能機器人、大數據、新藥創制等科技專項和示范工程,開發出基于28,nm工藝的移動智能手機基帶芯片、國內第1臺磁力軸承真空分子泵、中國第1個(世界第 3個)獲準進入臨床研究的埃博拉病毒疫苗、世界第 1個進入臨床研究的治療乳腺癌的 HER2受體不可逆抑制劑等一批國際領先、國內先進的重大技術產品,企業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新引進、聚集國家級院所在津產業化基地7家;16家企業獲批2014年度國家火炬重點高企,武清京津電子商務特色產業基地獲批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達到 27個;進一步推動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 8,503.36億元。其中,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增長超過20%;科技服務業2014年1~11月總收入1,059億元,同比增長21.99%。

1.2.3 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在津兩院院士達到 37名;引進聚集國家“千人計劃”人才113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7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達到 37名,國家優秀創新群體和團隊達到 42個。我市入選國家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19人(包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5人、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12人、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2個),累計達30人,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家,累計達到2家;啟動首批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141人(包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人、青年科技優秀人才40人、科技創新創業人才41人、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40個)。評選出首批《天津市人才發展特殊支持計劃》高層次創新型科技領軍人才20人、杰出企業家(民營類)10人和高層次創新創業團隊40個;評選出《天津市千人計劃》6人,累計達 54人;評選出第 3批《天津市“新型企業家培養工程”》入選人才127人,累計達434人,成為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

1.3 科技支撐美麗天津建設取得新成效

1.3.1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成效顯著

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應用,全年完成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折算 7,510輛標準車,超額 50%完成國家考核獎勵指標;公交車已上路運營 888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全市基礎設施規劃,建成充換電站21座,充電樁500多個。完善推廣應用政策,制定了《關于促進天津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政策》、《天津市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管理辦法》等系列政策,推動整車產業發展,5家企業已先后獲得生產資質,并形成了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等完整的配套鏈,成為國內聚集度最高的動力電池基地,實現了大客、環衛、郵政、乘用四大類7款純電動車型“零”的突破。

1.3.2 科技支撐環境改善

按照市“四清一綠”指揮部對我委下達的重點任務和《科技支撐美麗天津建設實施方案》“十百千”的要求,圍繞大氣污染防治、資源循環利用等重點領域,實施生態環境建設、水資源綜合利用、資源再生利用、低碳綠色生活、城市宜居便民等科技示范工程,開展先進適用技術集成和示范,推動區域揚塵監控平臺、污泥厭氧消化罐、固定源 VOCs在線監測儀器、河道水體凈化與生態修復技術、熱脫附修復設備等在工地現場、污泥處理廠、試點企業、外環河、污染場地等區域示范運行,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1.3.3 公民科學素質顯著提升

全年科普工作以完善科普制度建設,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為主線,制定了《天津市科普基地認定管理辦法》,加大科普基地對公眾開放力度,面向廣大市民組織免費科普活動,培養優秀科普人才,加大宣傳力度,組織科普基地重點活動116場,科普講座、展覽、競賽達到 8.3萬場,各類活動年公眾參與量達到1,762萬人次,參加人次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01萬人次,8人獲國家級競賽獎項。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成效明顯。啟動美麗天津科學素質提升示范工程,使我市公民科學素質達標率提高到 10%以上,形成濃厚的尊重知識、熱愛科學的社會氛圍。

1.4 開放式、服務型的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

1.4.1 著力構建開放創新體系

加快京津創新共同體和京津冀科技新干線建設,推動以武清等 5大創新社區為載體的特色產業集群發展,中關村在津建設匯龍森等一批產業孵化器,共有1,000多家中關村企業在我市 5個創新社區落戶或建立分支機構。與中科院啟動《中科院-天津市院市合作“一三五”規劃綱要》,舉辦中科院走進天津活動,新增與中科院合作項目 51項,累計達到410項。組織百家院所、百所高校研發機構進天津等活動,與北京、上海、河北、重慶等地簽訂合作協議,加快各類高端科技資源的引進聚集。推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來津建設研究院、研發基地、研究生就業實踐基地。與北京、河北加強協同創新,凝練技術需求,聯合申報的京津冀區域空氣質量綜合觀測與成因分析技術研究項目獲得科技部立項支持,為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與北京、河北共同組織“首屆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高峰論壇”暨企業專場對接活動,建立三地企業、人才、載體對接機制。加強國際科技交流活動,舉辦“智匯天津國際科技合作推介會”、“國際科技合作洽談會”等活動,覆蓋生物醫藥、環保、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等諸多領域,促進高端資源向我市聚集。

1.4.2 著力打造市場化技術服務體系

加快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專業服務、協同創新”的市場化科技服務體系,實現我市2,000多家科技服務機構與6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網上進行對接,打造“科技淘寶超市”,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咨詢、檢測、人才、研發、金融等11類便捷、快速、定制化服務。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部委級重點實驗室2家(省部共建分離膜與膜過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災害應急救援醫學軍隊國家部委級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57個;新增國家級孵化器7家,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生產力促進中心和孵化器增加到 72家;新增市級各類創新機構、平臺和載體 137家,累計達到 700多家,在高校建立了 13個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加快大型儀器開放共享,已認定包括中央駐津院所、大學和市屬科研機構在內的服務機構70家,695臺(套)大型科學儀器,共有47家資源單位為1,332個科技型中小企業服務2,457次,開機時間達到54萬小時,服務金額達2,026萬元。

1.4.3 著力構筑高端創新平臺

積極與科技部等國家部委協調,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成功獲批,明確了全面推動示范區建設和“一區二十一園”發展,以濱海高新區為核心,以各區縣分園為重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廣泛聚集國內外科技資源和要素,加快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引進高水平的創新人才隊伍,構建富有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和國家級區域創新中心。加快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國家 863計劃成果展示交易平臺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由美國亞歷山大公司投資建設的1.5萬m2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Science Hotel)投入運行;加快中德醫藥經濟和生物技術科技園建設,完成了 2.8 km2概念規劃的編制和起步區 1 km2土地的整理,已有藥品制造、藥品進口分裝等5個項目簽約落戶園區。

1.5 轉作風、強服務助推創新發展成效顯著

1.5.1 科技幫扶困難村發展

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力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成立了“業務處長+主管工程師”的幫扶組,加快發展環境升級改造,建成和安裝污水生態凈化池、硬化產業園道路、燃氣管道、污水處理設施等,加快鹽堿地綠化技術、清潔能源和污水處理等技術示范應用。與4個幫扶村共同制定了各村的發展規劃,建立 5個專業合作社,支持建成工藝葫蘆、設施蔬菜、紅薯、優質梨等特色產業基地;圍繞困難村特色產業發展,邀請了 50位專家、3名新型企業家,組織了 5個領域的 10次技術培訓,推動專家和技術資源進村入戶;通過特派員入駐、與科技型企業合作等方式,把果品保鮮、葫蘆雕刻、紅薯保鮮等技術注入產業發展,幫助合作社與農產品加工、貿易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解決農產品附加值低和銷售難等問題,逐漸形成了“專家+技術+基地+產業”的幫扶模式和困難村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積極總結幫扶經驗,啟動面向500個困難村的科技幫扶工作,實施10個科技幫扶項目,選派147名科技特派員與186個困難村的8,500家農戶進行對接,包村包戶進行科技幫扶。

1.5.2 科技服務支持企業發展

①篩選出 212家小巨人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科委班子成員每人聯系 20家企業,逐個企業走訪調研,幫助企業理清目標、協調各方,在政策、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幫扶。②每周分別舉辦科技服務日和科技金融大講堂等活動,全年共舉辦81場,服務各類創新人員8,000人次。組建了7支科技服務隊和 20個科技服務組,選派 408名企業科技特派員,協調解決企業在招商、融資、技術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建立長效機制服務區縣科技創新。③加大科技政策宣講力度,開展了4次較大規模的政策宣講活動,并先后兩次再版政策匯編分發至區縣和企業,企業了解政策、運用政策、享受政策的效果充分顯現。

1.5.3 濃厚創新創業氛圍促創新發展

①完善政策支持環境。市各部門圍繞科技創新,在知識產權、大學生創業、財政補貼、科技金融、中小企業精特產品認定和技術先進認定等方面共出臺政策 21個;各區縣也在相關領域出臺政策 20個;大學出臺了成果轉化相關的政策,如天津大學出臺了《關于鼓勵創新創業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意見》等。②加大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落實力度,歸集的企業研發費用合計 35.2億元,同比增長18.9%。③加大科技宣傳力度,圍繞創業典型、小巨人成長、創新創業大賽等重點工作和活動,累計在中央和市屬重點媒體上刊(播)發新聞稿件 300余篇,其中頭版頭條 27篇,專版專題 19個,中央媒體 30余篇,營造出重視科技、支持科技和創新創業的濃厚輿論氛圍。④成功舉辦科技國際融資洽談會、天津創新創業大賽等高端會議和活動,展現了天津面貌,提高了創新活力。其中,在天津創新創業大賽中,推薦參賽獲獎的 43個項目參加全國創新創業大賽,有 14個項目獲獎,獲獎項目數創新高。

2 工作體會

科技工作成績的取得,我們的體會主要是:全市科技創新形成了“領導重視、上下聯動、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2.1 市領導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戰略布局

科技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強大科技、大發展的謀劃。①重視國家戰略的布局。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京津冀創新共同體作為全市重點戰略,春蘭書記、興國書記等市領導就爭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多次批示和聽取匯報,并親自帶領各有關部門和各區縣主要負責同志前往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江蘇蘇南、武漢東湖考察,直接推動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建設;麗萍書記、樹山市長分別深入調研京津高校和院所,召開百家高校進天津、百家院所進天津、百家中關村企業單位進天津等活動,加快高端資源的引進聚集,推動京津冀高端資源流動和聚集。②親歷親為推動科技小巨人戰略的實施。興國書記、東峰書記、麗萍書記、樹山市長等市領導親自帶隊、調研和組織座談會,組織開展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區縣“互看互查互學”、科技小巨人企業“互看互學”、民營科技企業座談會等系列活動,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邁上新臺階。此外,市人大對科技成果轉化法進行專題調研和執法檢查,市政協組織雙周座談會專題聽取科技創新工作匯報,提出指導意見和政策建議,推動相關政策的落實。總體來看,市委、市政府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了全市發展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市委常委會和政府常務會共有8次研究科技創新事項,全年市領導批示477件,其中春蘭書記和興國書記批示 183件,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科技工作的重視,為全市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2 各部門協同推進創新工作

圍繞全市創新驅動發展,各部門協同推進,形成了科技發展的強大合力。①協同推動重點工作落實。圍繞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市委組織部組織全市 3,947名處級干部幫扶企業發展。市交港局、市公安局、市規劃局、市財政局、公交集團等部門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示范和應用,圓滿完成了各項指標。市委組織部、市農委積極支持科技幫扶工作,促進幫扶困難村擴大到500個。市國稅局、地稅局積極落實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和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政策,為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②協同推動政策制定。市委統戰部組織有關民主黨派與市科委建立聯系點制度,為科技工作建言獻策。圍繞破解融資難題,與市財政局聯合出臺《信用貸款風險補償金實施細則》,在全市率先啟動了科技型中小企業信用貸款風險補償金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市工信委聯合市科委等部門開展重點產業“十三五”規劃和發展先進制造業聯合調研,共同推動重點產業發展。市商務委加大引智力度,支持市科委出臺了支持外資研發機構的政策。③協同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環境。市委宣傳部組織協調有關媒體,大力宣傳創新工作,營造了全社會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輿論氛圍。市教委支持建立 13個高校成果轉化中心,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師生創新創業。市科協主動謀劃,支持科技人才工作,積極推動院士遴選,建設 67個院士工作站。團市委配合市科委啟動了萬名青年服務萬家科企活動,加大力度支持青年創業。市委宣傳部、團市委、市婦聯分別舉辦天津文化產業創業大賽、“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女性創業計劃書大賽,進一步濃厚創業氛圍。市金融局、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銀監局、證監局、上市辦等金融主管部門支持科技金融結合,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圍繞重大工程建設領域,市建委、市教委、市衛生局積極支持重點技術和產品的應用和示范轉化。市統計局支持科技統計工作,及時提供個性化的統計數據。市知識產權局針對科技小巨人企業創新啟動了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全市形成多部門協同、共同推動科技創新工作的良好局面。

2.3 各區縣實現科技工作的3個聚焦

各區縣奮發有為,積極主動抓科技創新,分別與市科委建立了委區會商制度,共同推動科技創新發展重點工作,實現了3個聚焦:①科技資源聚焦。委區(縣)開展聯合科技招商,推動5,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各區縣落戶發展;東麗區、武清區與中科院、首都高校院所等開展深入合作,國家級院所和基地引進成效顯著;西青區加快聚集“千人計劃”人選、創新創業人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等人才團隊,人才引進成效顯著。②載體建設聚焦。各區縣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創新載體發展,服務區縣創新創業。寶坻區、武清區等區縣與中關村合作建設科技園區;南開區充分利用高校聚集的優勢,涌現出天津大學 1895創業咖啡、南開大學璣瑛公社和“闖先生”等創新型孵化器。③創新氛圍聚焦。與濱海新區政府聯合主辦全市創業大賽,開發區、保稅區、西青區舉辦創業大賽,成為我市大賽分賽區,推動企業實現快速增長。各區縣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在 2014年區縣科技進步考核工作中,和平區等 15個區縣全部通過了年度天津市科技進步考核,其中武清區、靜海縣、寶坻區、寧河縣4個區縣榮獲天津市區縣科技進步考核“特色突出獎”,河西區榮獲天津市區縣科技進步考核“進步突出獎”。

3 當前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當前,我市創新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黨中央、國務院和天津市委、市政府對科技創新給予了更高的定位和要求,全社會對科技創新給予了更高的期望。我們要準確把握當前我市科技創新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迎難而上、奮力拼搏,推動全市科技工作再上新臺階。

3.1 全球經濟發展再平衡,科技創新工作要承擔更大的歷史使命

當前,全球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國際競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加速推進,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金融資本深度融合,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和產業化。全球競爭進一步加劇,發達國家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德國整合政府和產業界力量實施德國工業 4.0計劃;美國跨部門組織實施腦科學、大數據等專項計劃;歐盟在整合三大研發計劃的基礎上推出地平線 2020計劃。另一方面,一些發達國家著力打造高端生產制造業,加快制造業回流,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產品出口形成擠壓和挑戰;一些發展中國家借鑒我國經驗,利用本國勞動力、土地、環境資源、匯率等低成本優勢,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并向發達國家大量出口,在全球低端制造產品市場上對我國形成了擠出效應,“中國制造”遇到了空前的“上壓下擠”替代效應。面對新的全球科技創新發展態勢,科技創新工作要主動承擔更多的歷史使命,要進一步認清復雜的國際形勢,強化基礎前沿最新成果的創新突破,加快先進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通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牢牢掌握新一輪全球新競爭的主動權。

3.2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科技創新工作要提供新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是黨中央對當前經濟形勢和未來走勢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新常態的 4個主要特征表現在新速度、新結構、新動力、新挑戰,也說明我國在經濟速度、發展方式、動力轉換方面正在發生重大轉變。新常態的核心要義之一就是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主動適應、積極引領新常態既是科技工作在新時期面臨的一次考驗,也是科技發展的重大機遇,更是科技工作的職責所在。要積極作為,讓科技進一步與經濟、產業和生產力緊密結合,創造出更多的新的成果,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核心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支撐引領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3.3 天津創新發展面臨新機遇,科技創新工作要釋放新活力

當前,天津創新工作正面臨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國家自貿區建設、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以及市委提出的“兩個便利化”和“兩個升級版”的戰略機遇,也是科技工作面臨的新挑戰。我們要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牢牢把握住國家自創區獲批的機遇,推動科技人才股權激勵、科技成果處置權、科技金融等領域改革,圍繞產業鏈配置創新鏈、資金鏈和服務鏈,形成富有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進一步釋放創新動力。要牢牢把握好技術創新的新領域,超前部署產業技術創新方向,重點抓好成長快、效益好、創新強的創新型企業,集中重點力量加快科技小巨人企業持續快速壯大發展,把企業發展的動力引導到依靠創新驅動上來。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戰略,在三地要素共享共用、項目合作聯動、設立共同創新研發基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為國家優化經濟空間布局貢獻重要力量。

總體來看,雖然我市科技創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還存在著技術創新能力不夠強,科技資源條塊化、碎片化、分散化,缺少世界級和全國性的知名企業和品牌,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還不健全,高端創新人才不多等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增強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意識,準確把握科技工作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和新要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水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加快建設美麗天津、實現中央對天津的城市定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4 2015年科技工作思路目標重點工作

2015年是加快落實創新驅動發展和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戰略的關鍵一年,也是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第一年。我們要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推動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著力加強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著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和市場化的科技服務體系,著力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新活力,著力聚集國內外高端科技資源,著力培育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新的突破性發展,加快科技支撐美麗天津建設,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再上新水平。

4.1 工作目標

加大科技體制改革力度,加快濱海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一區二十一園”建設,加快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產業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攻關力度,支持 50家左右的科技小巨人企業研發“殺手锏”產品,支持2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重點新產品,提升科技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加快科技小巨人發展和萬企轉型升級計劃實施,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計劃新增 1萬家,達到 7萬家;科技小巨人企業新增 400家,力爭 500家,總量力爭達到3,500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350家,總量達到2,000家;重點培育 100家科技領軍企業;加快生物醫藥、新能源、航空航天、節能環保等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升產業結構高質化、高端化、高新化水平;大力加強市場化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科技人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全社會 R&D支出占GDP的比重達到3.0%,科技綜合進步水平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4.2 重點任務和主要舉措

4.2.1 高水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探索科技體制改革新路徑

① 加強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頂層設計。積極開展政策研究,加大重點支持力度,制定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一區二十一園”(2015—2020年)發展規劃。圍繞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戰略目標,結合我市產業發展實際,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總體思路、戰略目標、重點領域、分園產業布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按照集約高效利用土地的原則,制定示范區空間發展規劃,明確區縣分園的空間布局、四至范圍、產業定位、具體目標、重點任務等。探索創新資源集聚利用動態評價體系,加強各園區創新資源利用和經濟效益的統計分析與動態監測,建立相應的激勵和退出機制。各區縣政府做好示范區分園總體發展規劃綱要、產業發展規劃、空間發展規劃等編制工作,納入所在區(縣)的空間發展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②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賦予市屬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處置自主權,取消所有審批和備案程序,科技人員帶科技成果創辦企業,給予政策性天使投資。進一步深化項目管理改革,盡快建立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統籌協調、職責清晰、科學規范、公開透明、監管有力的科技項目管理制度和體系。一是實現資金計劃、項目管理、監督檢查的部門職責的分離,項目的具體管理工作交由專業機構負責。二是整合各類科技項目,明確各類計劃項目邊界,優化科技資源配置,避免項目重復申報、重復立項等問題,建立以目標和績效為導向的科技計劃管理體制。三是改進科研項目管理流程。規范項目指南制定、立項、過程管理、驗收、結題審查等管理流程,明確各方職責。四是加強監督,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建立覆蓋指南編制、項目申請、評估評審、立項、執行、驗收全過程的科研信用記錄制度。建立“黑名單”制度,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

③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圍繞機器人技術集成應用、移動互聯網、信息安全、創新藥物、醫療器械、生物制造等重點領域,組織實施好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啟動實施一批重大專項、重大工程和示范工程,開發出一批國內領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市場發展前景的重大關鍵技術和新產品,促進一批先進適用技術轉化應用。以國際科技前沿和戰略高技術研究為重點,加大面向科技前沿的自由探索和技術開發,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的制高點。

④ 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根據自身資源和優勢,明確發展定位,確定產業方向,強化產業和項目的高端、綠色等準入標準。瞄準現有產業和企業升級換代,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應用,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鼓勵制造業延伸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及商業模式創新。圍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業態,推動核心技術和“殺手锏”產品開發,建立高成長性企業認定獎勵制度,支持企業引進轉化重大科技成果、實施重大創新項目,不斷形成創新驅動的新動力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⑤ 推動科技金融結合。轉變財政資金支持方式,更大程度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放大作用。設立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做大做強創業投資基金,擴大天使投資規模,加快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工作進度,積極推進科技型企業融資手段的標準化建設,提升科技金融對接服務平臺的標準化服務水平,幫助更多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度過“死亡之谷”。爭取 1~2支科技部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子基金。

4.2.2 重點培育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新突破

① 繼續抓好“一企一策”的落實。加大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組織力度,強化落實對領軍企業重點培育的幫扶,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加大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品牌創造等培訓力度,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全年培育科技小巨人 400家,力爭達到500家,累計力爭達到3,500家。

② 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支持企業開發新產品,支持和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營造良好的創新發展氛圍,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向我市聚集,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 1萬家以上,累計達到7萬家。

③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和萬企轉型升級。加強對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服務,選派 300名科技特派員服務 300家轉型升級企業,支持 300家左右的非科技型企業轉型為科技型企業,力爭培育 300家以上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提升為科技小巨人企業,服務和支持 500家以上的民營科技型企業實現提質增效。

4.2.3 實施開放創新戰略,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

① 打造區域協同創新發展平臺。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密切與北京、河北的科技合作交流,引進共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中試和產業化基地。拓展與北京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渠道,依托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建設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天津中心,建設創新服務平臺、行業創新中心、創投基金、科技園區等,把天津中心建設成為立足天津、服務京津冀、輻射全國的成果轉化、產業孵化、企業培育和國際交流的基地;加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合作,建立一批駐津研究院、研發基地、研究生就業實踐基地等,加快高端資源向天津聚集。推動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光電院等單位到天津建立分支機構,推動遙感產業數據聯盟、生物識別聯盟、融通智能產業園、海洋生物產業園落戶天津。

② 著力促進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深化京津冀科技合作協調機制,在創新要素共享共用、項目合作聯動、設立共同創新研發基金上發力;形成京津創新共同體合作框架和方案,著手抓好 5個創新社區的建設,啟動實施京津科技走廊的規劃布局工作,在人才、技術、科技園區等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創新區域科技合作新模式。繼續加強與北京中關村的合作,促進中關村科技資源、創新要素、服務體系向天津聚集。

③ 進一步深化國內外科技合作。加強與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院等國家部委、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集團的合作,共同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科技金融、資源共享等重點工作;進一步引進國家大院大所科技資源,加快重點區縣國家大院大所研發轉化密集區建設。強化與美國、意大利、瑞典、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開展高水平的國際聯合研發項目,建立一批國際聯合研發機構或平臺。大力引進和聚集外資研發機構,建立一批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4.2.4 實施示范工程和項目,加強科技惠及民生

① 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和應用。加強與市規劃局、工信委、市建委、市國土房管局、電力公司等部門統籌協調,加快制定天津市新能源汽車公共充換電設施規劃,提高主動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在國內形成示范效應。組織實施新能源汽車重大創新專項,集成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優勢力量,圍繞配套設施、整車、電池、電機、電控系統等關鍵環節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積極探索創新商業模式,將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階段與推廣方式緊密結合,在私人、出租、校園通行等領域探索分時租賃、整車租賃等商業模式,并及時總結推廣。完成2015年國家考核獎勵指標。

② 加強科學技術應用和普及。加強社會發展領域共性技術開發利用,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集成應用和科技成果的轉化,提高城市現代化水平。加強美麗天津科技示范工程的實施,建立示范工程季度跟蹤制度,加強成熟適用技術在民生領域的推廣應用。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抓好科技周、重點科普日活動、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技示范校建設,支持科普軟件、科普圖書和科普裝備的創作及推廣,促進科普基地對全市市民的免費開放,組織科普微視頻大賽,與電臺等媒體策劃專題活動進一步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質。

③ 深入開展科技幫扶工作。在總結前期幫扶困難村經驗的基礎上,支持和幫扶全市“500個困難村”發展,選派500名農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困難村,通過現場對接、觀摩培訓、入戶(社)指導、網絡咨詢等方式,覆蓋 95%以上有需求的困難村;認定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 20個,集成示范先進適用技術100項。示范農村生活污水統一運營和遠程監控模式、4種技術 18套設備,建立 3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示范村,為不同類型村莊選擇污水處理模式提供樣板,進一步提高村莊現代農業水平,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4.2.5 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發展環境

① 加強市場化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繼續加強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中英生物醫藥技術轉化與產業化基地等高端創新平臺建設,引進和聚集各類人才、技術、成果來我市轉化和產業化。加快科技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新建一批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創新服務機構,提升技術支持、天使資金投資、人才培訓等服務能力和水平。建設市場化的科技服務體系,推進“科服網”服務功能電商化,完善“科淘平臺”,進一步整合全市科技創新資源,建立匯集創業服務、技術服務、金融服務、人才服務、信息服務、知識產權服務等九大服務于一體的全方位電子商務模式和在線服務交易平臺。完善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機制,支持大學、科研院所以及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等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服務。

② 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做好“天津市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的各類人才的遴選工作,為我市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做好人才儲備。建立市區縣聯動機制,建設國家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深化新型企業家培養工程,搭建公益性和市場化相結合的企業家培訓體系,在開展好公益性服務的基礎上,積極引導國內優質市場化服務資源為新型企業家及其所在企業服務,辦好京津冀中國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投融資集訓營等活動,培訓新型企業家 1,500人次。開展以科研能力和創新成果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標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服務體系,形成保姆式、全方位人才服務模式,引進和聚集一批高層次領軍人才;培養國家級人才和團隊 20名;培養市級科技創新創業人才260名;新增國家和市級“千人計劃”20人左右。

同時,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機關建設,聚焦工作重點,確保政令暢通,維護中央、市委權威,在抓落實上下功夫,在“三服務”上見成效。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提供堅強保證。鞏固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堅持為民務實清廉,進一步改進文風會風政風,引領作風建設持續深入;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檢監督責任,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督管理,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零容忍的態度加大防范腐敗力度。

2015年科技創新發展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市十屆黨代會、十屆五次、六次全會精神,堅定信心、搶抓機遇、迎難而上、銳意進取,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美麗天津和創新型城市建設作出新貢獻!■

Further Im p lement the Strategies of Innovation-driven Grow th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a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ve Demonstration Zone w ith Great Efforts

ZHAO Haishan
(Tianjin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Tianjin 300051,China)

2015-02-03

猜你喜歡
科技企業發展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科技助我來看云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科技在線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科技在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69视频|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片911|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综合色88| 毛片最新网址|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国产人人射| 一区二区午夜|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98超碰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尤物视频网址导航| 国产在线欧美|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视老湿机|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国产嫖妓91东北老熟女久久一|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毛片|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国产欧美又粗又猛又爽老|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看京|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福利拍拍拍|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97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97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色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伊人91视频| 国产男人天堂|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国产精品污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下载|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高清一区 | 国内精品91|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色135综合网|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毛片视频网址|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