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這兩年真是紅得不得了。2014年,中紀委網站在年初年尾兩次招人,更讓人期待將來的大手筆。年底,蓋子揭開,中紀委官網消息稱:網站將再次優化升級,并將推出移動客戶端。對此,中紀委的工作人員解讀為“順勢而行”。
消息稱,客戶端將推出要聞、黨風、審查、巡視、閱微、觀點、圖說等欄目,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態呈現每天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新聞。2015年1月1日上午10時開始,客戶端將推送每天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新聞。
2013年9月2日正式開通的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上線第二個月點擊量便達到3000萬。2014年3月總訪問量突破2.3億。日人均訪問量最高達600萬次。可以想見,中紀委客戶端上線以后也必將“異軍突起”。
要說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是怎樣紅起來的,2014年12月25日,一份由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發布的《2014中國網絡輿論生態環境分析報告》指出,中紀委官方網站顯示出引領網上反腐輿情的引擎作用。
當天發布的5份報告中,有3份都提及了中紀委官網的威力。在該報告中,2014年4783個網絡輿論熱點話題有70多個由中紀委官網“首爆”,“中紀委網站”由此排名第9位,成為輿情熱點首曝的主要途徑。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近年來官方網站首次“登榜”。
正如網友點贊時說的,“內容為王”是中紀委網站的制勝法寶。中紀委一直握有大量“猛料”,但此前大多通過新華社消息發布。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正式開通后,專設“案件查處”欄目,第一時間發布官員落馬消息,打破了新華社的“壟斷”。十八大以來被查辦的59名省部級及以上官員中,除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是由新華社發布通稿之外,其他都由中紀委官網“首發”。截至2014年年底,已有781名落馬官員在此欄目亮相。
放“猛料”時,中紀委官網尤其注重速度。中紀委網站“秒殺”高官最經典的案例莫過于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2014年6月27日下午3點55分,中央紀檢監察網發布消息,稱萬慶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組織調查,而當天晚間出版的地方報紙上還有萬慶良當天上午出席政務活動的報道。
對于“周五打老虎周一拍蒼蠅”規律,電視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解釋是“巧妙地運用傳播規律,更大地制造輿論影響力”。中紀委官網紀錄片并不諱言“噱頭”,并稱:這種“點擊期待”迅速成為一個公共話題,進一步擴大了網站的影響力。
中紀委網站深耕“責任田”的同時,網絡反腐發生“斷崖式”降溫。上述報告數據顯示,2014年由網絡舉報而揭露的腐敗案件僅51件,全年總和不及“鼎盛時期”一個季度的件數。
網絡反腐曾是推動中國反腐敗工作的一支活躍力量。這種“自下而上”的反腐路徑通常是:首先網民曝光形成輿論壓力,之后紀檢監察部門介入調查,挖出貪官,最后司法機關追責。如今,反腐輿情已進入官方主導時代。中紀委網站開通后,迄今只有華潤集團董事長宋林系新華社旗下報紙記者實名舉報,其他重大貪腐案件均為紀委監察部門主動查處。
反腐從“網絡爆料—紀委介入”的被動狀態,轉變為“紀委公布—輿論熱議”模式,標志著網絡反腐已納入正軌。但在官方牢牢把握住了輿論話語權的同時,民間網絡反腐平臺曾經展現的強大的反腐力量真就一去不復返了嗎?
調查
你覺得80后壓力大嗎?
中國2億80后,正直面工作、房子和婚姻的三重門。
12306用戶數據泄露,你怎么看?
12月25日,高鐵訂票網站12306上有13萬多條用戶信息遭外泄。專家表示,泄密原因為撞庫攻擊的可能性比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