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繡夫 編輯/丙舍
絕不能忽視孩子生病的五種嚴重癥狀
文/繡夫 編輯/丙舍
流鼻涕,肚子疼,有發癢的皮疹等,這些都是世界各地的兒童時時發生的常見癥狀。但作為家長,你要記住,如果你的孩子生了病,有某些令人擔憂的癥狀,你就要采取行動了。
如果孩子有更嚴重的癥狀,比如,體溫已達39℃或頸部僵硬,你該怎么辦?是馬上去急診室,還是去門診部掛號,或是在家里等待孩子的病好轉?
兒科醫生巴頓?施密特博士任職于美國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市兒童醫院晚間呼叫中心,他每晚平均要接聽590個電話。他說:“如果生病的孩子看起來很虛弱,家長需要馬上與醫生聯系。我所接聽的這些電話中,有20%患兒被送到急診室,有30%需要次日到醫院看門診,有一半可以安全地在家里由家長照料。”
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這樣做是不是小題大做,但相信你的直覺通常是明智的。
美國新澤西州盧爾德醫學中心急診室主任艾爾弗雷德?薩凱蒂博士說:“一些父母認為,他們不應該帶孩子去醫院急診室,因為如果孩子并無大礙,他們會被嘲笑。但要知道,如果真有什么大病,家長就痛不欲生了?!?/p>
下面我們提及的兒童常見嚴重癥狀,可能需要看門診,或去看急診,甚至需要打電話請求緊急醫療救護。如果你的孩子年齡在1歲以下,應當帶寶寶去看醫生或去急診室,因為與比較大的孩子相比,對于嬰兒,你需要采取行動的標準是不同的。然而,作為任何年齡段孩子的家長,當你懷疑孩子正在發生某些癥狀時,不要猶豫,應立即咨詢你們的家庭醫生。
如果你1歲以上的孩子滿臉通紅、發熱,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盡快去看醫生,但這不一定是必要的。
“我們一直在嘗試教父母不要光看溫度計,而要觀察孩子的癥狀和他們的情況?!泵绹鴥嚎茖W會的施密特說,他開發了一款智能手機應用程序—kidsdoc,以幫助家長掌握如何應對孩子的各種癥狀。
發燒是人體自身防御感染機制的一部分。如果孩子發燒,這意味著他的免疫系統在工作。按照規定,發燒達到38℃,應當通過直腸給予退燒藥。你也許用手放在孩子的額頭上看他是否發燒,但最好用體溫計取得一個更為精確的結果。
你可以給孩子服用如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之類的藥物(如果孩子年齡在6個月以上)來降低體溫。但要確信是真正需要服用的,并密切注意任何兒童用藥的劑量,無論它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請記住,退燒藥不能對抗感染,后者才是發燒的原因,退燒藥只是暫時降低孩子的體溫。
最近,發表在兒科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當孩子的體溫低于37.8℃時,有1/4的家長給孩子服用了退燒藥。大多數兒科醫生認為,除非體溫超過38.3℃,否則不建議給孩子服用退燒藥。如果你的孩子看起來很好,能吃能喝,就沒有必要去看急診,因為發燒本身并不總是需要立即就醫。
美國兒科學會的發言人、德克薩斯州奧斯丁市的兒科醫生艾日?布朗博士說:“孩子發燒并不是急癥,可以等到第二天去看門診。”她建議,如果你的2歲以上的孩子發燒體溫達到40℃或更高,如果他看起來很不舒服,或者他連續4天或4天以上持續發燒,應當馬上去就診。而2歲以下的孩子發燒持續48小時,就應該住院治療。
你怎樣才能知道,你孩子的頭痛嚴重到需要立即就醫,還是讓他不去學校在家睡覺就行了呢?
布朗醫生說:“少數情況下,頭痛只需要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和(或)休息就可以了,大多數情況下則不能這樣處理?!?/p>
如果你孩子的頭痛持續幾個小時,如果痛苦是如此強烈,以致于他不能吃,不愿意玩,甚至不想看他最喜歡的電視節目,那就要向兒科醫生咨詢或去看病。
施密特說:“如果孩子頭痛很嚴重而什么也不想干的話,就需要讓醫生來檢查和評估。這時候孩子不能進行任何正常的活動,他所能做的就是思考自己的頭為什么那么痛。”
常見的頭痛是頭皮上緊張的肌肉引起的,而不是與大腦相關的疾患,當頭痛伴有神經系統癥狀(如思維混亂、視力模糊或行走困難等),應該馬上去看急診。
頭痛伴有發熱、嘔吐、皮疹、思維混亂或頸部僵硬的癥狀,也應迅速由醫生評估孩子是否有嚴重的感染或疾病,如腦膜炎等,需要就診急救。
如果孩子經常頭痛,也需要由醫生進行評估,因為兒童一般來說不會經常發生頭痛。
不要太擔心你的孩子的手臂或腳上的皮疹,它們一般是無害的。如果皮疹覆蓋了孩子的全身,那么,就需要檢查,確定是否應該住院治療。
薩凱蒂說:“如果你觸摸孩子身上的紅色皮疹,它褪色了或變成白色,然后過一會兒它又變成紅色了,那你不需要擔心,大多數的病毒皮疹和過敏反應,包括蕁麻疹,就會呈現那樣的情況。”
若發生非熱疹—呈紅色或紫色小斑點,且當你按壓皮膚時也不改變顏色,那就可能表明罹患急癥,如腦膜炎或敗血癥,尤其是當伴有發燒時。這種類型的皮疹,也可以在咳嗽或嘔吐劇烈發作以后出現在臉上,所以,它并不總是嚴重的跡象,特別是如果它只是局限在身體某一部分時。
任何時候,當你的孩子有小的紅色或紫色的非熱皮疹出現在全身多處時,最好立即去看急診,以防止更嚴重的狀況發生。
還有一種情況是,全身性皮疹是蕁麻疹并出現嘴唇腫脹時。發生蕁麻疹應立即用苯海拉明治療。如果有嘴唇或面部腫脹,孩子必須去看醫生。如果你的孩子的呼吸很吃力或你的孩子抱怨呼吸困難,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這些癥狀表明發生了過敏性反應,而且是嚴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過敏性反應。
當你的孩子發生食物中毒或罹患胃腸炎時(即
所謂的“胃流感”,雖然它與流感并無關系),應當觀察他們嘔吐或腹瀉的頻度。
嘔吐和腹瀉會導致身體脫水。如果是輕度脫水,醫生可能會建議在家給孩子口服電解質溶液來治療,如何治療部分取決于孩子的年齡。如果孩子的情況似乎變得越來越糟糕(不排尿或明顯的病態),那么,應該帶他去就診。
在下午嘔吐3次可能不會導致脫水,但在8小時內腹瀉8次以上可能導致脫水,特別是發生嘔吐兼有腹瀉的話。如果會發生脫水,需要密切監控,有時需要緊急就診。
施密特說:“如果孩子下瀉而又不能夠留住體內的液體,他可能需要靜脈輸液或服用處方藥以停止嘔吐。年幼的孩子遭遇脫水的風險最大?!?/p>
頸部僵硬可能是腦膜炎的癥狀,這是真正需要緊急救治的疾病。所以,父母如果看到他們的孩子僵硬地站著,頸部不能動,或者拒絕左顧右盼,也許會驚慌失措。但是,頸部僵硬在很多情況下只是由于肌肉酸痛。
布朗說:“應當觀察一系列癥狀,而不只是孤立地看某個癥狀。單純的頸部僵硬有可能只是由于落枕。腦膜炎的癥狀包括發燒、頸部僵硬、怕光和頭痛兼而有之。腦膜炎也會伴有嘔吐和嗜睡?!?/p>
頸部僵硬伴有發燒可能是簡單的疾病,如扁桃體發炎或淋巴結腫大,而不是腦膜炎。可以請兒科醫生診治來減輕家長的恐懼。當然,如果由于外傷造成頸部的傷害,這也是必須去急診室就診的。
(本文材料取自美國WEBMD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