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初晴 編輯/不二
骨質疏松,不能簡單補鈣(上)
文/云初晴 編輯/不二
《科學生活》:由于目前的生活方式—戶外活動少、防曬、茶和咖啡的攝入,有“骨質疏松”這一疾病的人越來越多,但很多人卻不了解,什么是骨質疏松,僅僅是缺鈣嗎?骨質疏松是怎樣的過程?有什么癥狀呢?
祝醫生:骨質疏松并不是簡單的缺鈣,也并不是單單補鈣就能輕松解決的問題。醫學上對骨質疏松有著明確的定義—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因骨量(即骨質的數量)降低、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以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形象地說,我們的骨頭就好比吐司面包,骨頭最外層、厚厚的骨皮質就好比面包皮,骨頭內部的骨小梁就如同面包內部一樣酥松、像細海綿狀,這就是正常的骨結構。如果骨量降低、骨結構被破壞,那么,可以確定患者得了骨質疏松。有些患者因此產生了疑惑:如果是骨量開始降低,骨結構是否一定會被破壞呢?這倒未必,患骨質疏松的骨頭有時初期還是維持其原有的狀態,僅僅是內部變得疏松了。但是,對骨質疏松置之不理的話,隨著骨量的降低,骨頭內部結構越來越疏松,高倍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原本骨頭內均勻的小孔也變得大而稀疏,骨皮質也會越來越薄,那么,患者受到輕微的擠壓,就容易骨頭破裂、變形。這就是骨質疏松的過程。
骨質疏松的特點是無聲無息不容易被人發現,尤其是對于青年人而言。大部分老年患者也僅僅覺得多部位的腰背痛,以及容易疲勞。很多老年患者覺得自己由于年紀大了,才腰背酸痛、在家里坐一會渾身無力、像散架一樣的,其實不然。眾所周知,有時骨質疏松也會發生半夜抽筋的癥狀,這是由于血液中鈣離子的濃度降低,直接影響了神經末梢的興奮度,所以,正常人是不會半夜抽筋的。而大部分患者出現癥狀時,大多會出現嚴重后果,最常見的就是骨折。
《科學生活》:患骨質疏松會出現哪些不良后果與危害呢?
祝醫生:脊柱外科手術、骨科手術都是和骨組織打交道,很多時候需要內固定—用到釘子來固定骨組織。就拿骨質疏松最容易發生的髖關節骨折而言,需要用釘子和鋼板固定,這就好比我們平時在墻上釘釘子。若是好的墻,釘子打進去很牢固,不會輕易松動;若墻本身已經松松垮垮,釘子釘進去,沒多久就搖搖晃晃了。這就是骨質疏松后期不得不面對的一些情況。
骨質疏松的老年人的骨頭容易出現一種驚人的變化。隨著骨小梁的變大,孔洞也變得越來越大,那么,會有一些人體組織填充其中,那填充物是什么呢?是脂肪組織。作為一個外科醫生,對正常的骨頭和骨質疏松老年人的骨頭有著直觀的認識:同樣的手術,骨質疏松老年人的骨頭會有油滴冒出,正常的骨頭則不會。這是比較嚴重的情況,對手術的難度、預后都有很大的影響。
而骨質疏松最嚴重時,打噴嚏也會出現骨折,這樣的骨折多表現為腰疼。很多人不理解,只認為是年紀大了導致的,其實并不是如此。因為骨頭變得很疏松,輕輕一用力就會骨折。這樣的骨折多見于脊柱、髖關節與手腕。
《科學生活》:骨質疏松高危因素是什么?為什么有些人不易患骨質疏松呢?
祝醫生:骨質疏松一般有以下幾個高危因素。①營養因素,如長期營養不良。②遺傳因素,如父母出現骨質疏松。③家族骨折病史,特別是非暴力低能量骨折,如在家中滑了一跤,僅僅用手輕輕撐地手腕就骨折了。④人特別瘦小。人體格的大小決定了全身骨量的多少,這就好比存款,存款多那么消耗一些也并不會破產,但是身體瘦小的人本身骨量就少,不經消耗,很容易“破產”—骨質疏松。⑤酒、煙、碳酸飲料、咖啡因的過量攝入。⑥疾病。如紅斑狼瘡,需要長期服用激素容易導致骨質疏松。這些因素綜合影響著人體骨骼的健康。
骨質疏松醫學上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種。我們通常所說的骨質疏松是原發性骨質疏松,它分為兩種:①絕經后骨質疏松,只針對女性。②老年性骨質疏松,男女皆有可能。繼發性骨質疏松則是之前所提到的其他疾病引起的骨質疏松。如甲狀腺功能異常,引起鈣磷代謝異常,從而導致骨質疏松;或者因為疾病過早地切除了子宮、卵巢,導致體內雌激素含量長期缺乏,那么,也會導致繼發性骨質疏松。
為什么有些人不容易患骨質疏松呢?其實骨質疏松和人種也有關系,黑人最不易患骨質疏松,白人最容易患骨質疏松。然而,現在中國的骨質疏松患者人數也非常龐大,這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有兩個值得注意的因素。一是骨量的多少。就好比說年輕的時候你存了很多錢,養老自然無憂,年輕的時候骨量達到峰值,骨量高的人,以后因為各
種各樣的原因流失掉一些骨量,也不至于會骨質疏松。二是生活習慣因素。人的骨頭就像一棵樹,它的新陳代謝是看不到卻在緩慢發生的,每天都有凋零的骨細胞—破骨細胞流失,新的骨細胞形成,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后天補充維生素D和鈣就等于時刻在為它提供形成新骨細胞的條件。
《科學生活》:骨質疏松該如何檢查呢?如何判斷骨質疏松的程度?
祝醫生:骨質疏松最常用的檢查就是骨密度檢查。常見的骨密度檢查有兩種:B超和雙能X線吸收法。B超是探測手腕或手指骨的骨密度,價格便宜、檢查方便,但可靠度較低,只能起到初步篩選作用。雙能X線吸收法是把射線像拍X片一樣從骨頭中穿過,一般測量腰椎或髖關節,骨密度越好射線被阻擋率越高,從而測量骨密度。其優點是精確、分辨率高、掃描短、放射低。很多老年人都知道骨密度的標準值—T值,T值在-2.5~-1說明骨密度減少、出現骨質疏松;大于-1說明骨密度正常;小于-2.5就是說明嚴重骨質疏松、有骨折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骨密度的測試有時也并不準確。剛才,我們說到骨頭就好像面包,那么,如果手腕、手指骨受到了擠壓,就像面包被壓實,照影檢查處的骨密度就不再準確了。這種變形是日積月累的,也許檢查發現骨密度并不低,其實恰巧是骨質疏松導致的骨密度增高,大家要對骨密度檢查有正確的認識。
話雖如此,很多時候,骨質疏松并不一定非得測量骨密度。好多人對骨密度檢查有一定的執著,其實醫生完全可以從其癥狀中判斷其患上了骨質疏松—有些患者在家中輕輕摔了一跤或是在公交車上不小心顛了一下,出現了腰疼等并不嚴重的痛癥,拍片發現是壓縮性骨折,這種低能量、低暴力損傷骨折,我們稱之為脆性骨折,出現這單一的癥狀就可以確定患者患上骨質疏松。
還有就是驗血,醫生結合骨形成與骨破壞的化學指標,檢查由于骨質疏松破壞骨結構導致的血液中特定成分的升高。這是很明確的,可以直觀看出你身體中骨代謝的情況、骨質疏松的程度。
《科學生活》:如何發現家中老人患上骨質疏松?
祝醫生:如果發現家中的老人這兩年背駝得特別厲害,行走緩慢,平衡也比較差、容易摔跤,檢查下來既不是高血壓也沒有中風,這時可以考慮老人是否患上骨質疏松了,可以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