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靜,張 燕,陳 濤
(1.三江學院 商學院,南京 210012;2.南京大學 工程管理學院,南京 210093)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快遞業發展十分迅猛。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91.9億件,同比增長61.6%[1]。然而,在我國快遞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快件延誤、投遞服務、快件丟失短少、信息傳遞不及時等問題頻繁出現;大數據是繼物聯網、云計算后又一項影響廣泛的技術,快遞行業就是深受其影響的行業之一,在此現狀下,快遞企業是維持現狀,還是利用順應環境的變化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已不言而喻。而現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沒有考慮到大數據對提升快遞企業競爭力的影響[2~4]。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分析和評價快遞企業的競爭力已成為快遞企業必須要直面的問題。
快遞企業競爭力的形成過程與企業的經營特征密切相關,所以快遞企業競爭力指標體系的構建需要考慮快遞企業的特征。很多學者提出快遞企業具有服務性、網絡性等特征,并構建了相應的指標體系,比如謝如鶴、李志鋒(2008)從服務水平、時效水平、安全水平、價格水平、業務能力、信息技術水平和增值服務水平7個方面構建了快遞企業的競爭力指標體系[5];鄭秀戀(2012)從服務網絡、服務水平、服務價格角度構建了快遞企業競爭力一級指標,并構建了6個二級指標,分別為網絡覆蓋范圍、服務速度、安全性、服務態度、訂單跟蹤和價格水平[6];余紅君(2014)從快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和特征角度出發,構建的競爭力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動態性、異質性、價值型、整合性和延展性5個一級指標[7]。本文在借鑒相關學者研究成果的同時,結合快遞企業所面臨的新環境,考慮到大數據帶給快遞企業的影響,構建了新環境下快遞企業競爭力指標體系。
其中一級指標的含義為:
(1)市場規模:大數據對快遞企業的影響表明,未來的快遞市場屬于品牌好、規模大的企業,可以用企業的市場份額、業務量增長幅度來衡量。市場規模越大,企業競爭力越強。

表1 大數據時代快遞企業競爭力指標體系
(2)網絡水平:快遞企業的信息流和物流是快遞企業運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合理的網絡水平和布局對快遞的及時、有效送達至關重要。
(3)人員素質:這里的人員主要指管理者,大數據時代快遞企業的管理者要具有能夠通過企業的營銷系統有效評估公司政策的執行情況及效果的能力,以及具有應用營銷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挖掘并對客戶的需求進行預測的能力。
(4)營銷能力:指企業通過統籌,利用內、外資源滿足目標市場消費者的需求以實現自身生存和持續發展的一種能力,主要包括營銷信息系統、營銷戰略、營銷策略、營銷實施保證、營銷效益[8]。大數據時代,快遞企業的營銷能力更多的體現在營銷信息系統上,所以這里只考慮營銷信息系統。
(5)增值服務水平:大數據時代,快遞企業要比競爭對手更強,其中一個策略是通過對客戶數據的分析、挖掘,提高提供增值服務的水平和能力,這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方法。
上述構建的指標體系考慮了大數據對快遞企業的影響,更多的強調人員、硬件對數據的搜集、分析、挖掘和預測的能力,這恰恰是大數據時代的本質特征,目前還少有學者對此進行深入研究,所以上述評價指標體系對提升快遞企業的競爭力是一種新的嘗試。
粗糙集理論(Rough Set Theory)是波蘭數學家Zdzislaw Pawlak在1982年提出[9],是處理和分析不完整、不精確、不一致信息的數學工具,此方法不需要提供數據集之外的先驗知識,可以實現冗余屬性及屬性值的簡化。
在粗糙集理論中,設Y=(V,B,ξ(x),Y表示信息系統,其中V={V1,V2,…,Vn}代表論域,表示研究對象的非空有限集合;B為屬性集合,B=C∪D且C∩D=Φ,C為條件屬性集合,D為決策屬性集合。
若⊕C-{Cj})(D)=⊕c(D),則稱Cj為C中冗余屬性,否則Cj為C中不可缺少的屬性。將不必要的指標剔除,對于剩下的指標,計算決策屬性D對C的依賴度,然后由依賴度計算指標的權重ωj,所有的ωj(j=1,2,…,p)構成權重 ω =[ω1,ω2,…,ωp]。
目前從我國快遞市場的構成上看,主要包括三類企業,一是國際快遞企業,以UPS、FedEx等為代表;二是國有快遞企業,即以EMS、中鐵快運為代表;三是民營快遞企業,以順豐、申通、國通、中通為代表。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和代表性,選取3種類型的共10家快遞企業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分別是UPS、FedEx、EMS、中鐵快運、順豐、申通、圓通、中通、韻達、天天快遞。
10家快遞企業分別用a、b、c、d、e、f、g、h、i、j表示,即非空論域為U={a,b,c,d,e,f、g,h,i,j}。指標體系中的定量指標值來源于快遞物流行業分析報告和中國郵政網等相關網站;定性指標結果由快遞企業的客戶、企業的管理者和一線員工打分得到,定性指標的評定采用10分制,然后對評價結果計算平均數。根據快遞企業的原始數據以及定性指標所進行的打分,繪制如表2所示。

表2 信息系統初始決策表
對表2中的所有屬性值進行離散化處理,離散規則詳見表3所示。

表3 離散規則
按照表3對原始數據進行離散化處理,處理后的結果顯示企業日常管理能努力C5和增值服務業務種類C9離散化處理值一樣,說明這兩個條件屬性對快遞企業的影響是一樣,所以選取一個作為條件屬性,得到簡化后的信息決策表如表4所示。

表4 簡化后的信息決策表
根據全部條件屬性的劃分為:U/{C}={{a}{b}{c}g0gggggg{e}{f}{g}{h}{i}{j}};根據條件屬性C1進行的劃分為:U/{C1}={{a,b,d,f,g,j}{c,e,h}{i}};以此類推,根據條件屬性C2~C10進行的劃分如表5所示。

表5 根據屬性劃分結果
不考慮條件屬性C1的劃分為:U/(C-{C1})={{a},{b},{c},g0gggggg,{e},{f},{g},{h},{i},{j}};以此類推,不予考慮條件屬性C2~C10進行的劃分如表6所示。
對上述屬性進一步優化,確定對快遞企業競爭力起決定性影響的因素。
因為⊕(C-{C1})(D)=⊕(C-{C5})(D)=⊕(C-{C6})(D)=⊕(C-{C8})(D)= ⊕(C-{C10})(D)= ⊕C(D),所以市場占有率(C1),日常管理能力(C5),企業發展前瞻技能(C6),信息預測能力(C8),增值業務服務的客戶滿意程度(C10)為不必要的屬性。⊕(C-{C2})(D)≠⊕C(D),所以業務增長幅度(C2),網絡覆蓋范圍(C3),網絡跟蹤查詢能力(C4),信息搜集、分析、挖掘能力(C7)為必要屬性。
由上述數據可知,C7權重最大,其次是 C2、C3、C4。分別為ω2==ω3=ω4=1/5,ω7=2/5。
上述指標的篩選過程,權重確定結果表明,大數據時代快遞企業的競爭力更集中的體現為快遞企業的業務增長幅度、網絡覆蓋范圍、網絡跟蹤查詢能力和對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挖掘能力,并且對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挖掘能力對快遞企業競爭力影響最大。
根據公式Q=∑ω×V計算各個快遞企業的競爭力,公式中ω為必要屬性的權重,V為屬性值。Q值越大,代表快遞企業的競爭力越強,具體數值如表7所示。

表7 快遞企業競爭力綜合評價結果
本文在總結大數據帶給快遞企業影響的基礎上,提出了大數據時代快遞企業的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針對指標存在的模糊性和交叉性,引入粗糙集理論作為評價方法,對指標體系進行約簡,確定指標權重,使評價過程更加科學,為快遞企業正確制定大數據時代發展規劃、提高競爭力提供依據。
[1]龐彪.“亞健康”成為快遞業發展隱憂[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4,(1).
[2]高靜娟,賀玉德.民營快遞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J].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9).
[3]薛紅,夏晴.基于顧客滿意度的民營快遞企業服務競爭力分析[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12.
[4]王世波,王成.基于SEM的企業信息化提升企業競爭力評價模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7).
[5]謝如鶴,李志鋒.中國民營快遞企業競爭力指標體系探討及實證分析[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6]鄭秀戀.我國快遞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J].物流技術,2012,(12).
[7]余紅君.基于因子分析的民營快遞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以義烏快遞業為例[J].物流技術,2014,(6).
[8]林媛媛.論企業營銷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J].商業時代,2005.
[9]Z PAWLAK.Rough Se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cience,198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