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群文,賀湘英,李 琪,楊 麗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兒科,云南 昆明 650032)
川崎病(KD)是常見的兒童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綜合征,可引起冠狀動脈擴張及冠狀動脈瘤,目前已取代風濕熱成為兒童后天性心臟病的主要病因。由于KD臨床表現各異,癥狀出現時間不一,缺乏特異性實驗室診斷指標,易與小兒其它發熱出疹性疾病混淆,從而增加了患兒發生冠狀動脈損傷等并發癥的風險[1-2]。因此,如何早期診斷KD,防止冠狀動脈病變是臨床值得重視的問題。
腦利鈉肽(BNP)是鈉脲肽家族的第二個成員,是Sudoh等學者于20世紀80年代首次從豬腦內分離得到的[3]。近年研究發現,測定血漿BNP有助于急性期KD以及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disease,IKD)的早期診斷[4]。
Kawamura等[5]報道在KD患兒發病早期BNP水平增高。本研究對40例KD患兒的血漿BNP水平進行測定,通過與對照組比較,評價其對兒童KD的早期診斷價值。
一、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日本KD研究委員會2005年新修訂的診斷標準[6]的40例川崎病患兒為KD組,其中5例為不完全KD;男25例,女15例,男女性別比例為1.67∶1;年齡8個月至6歲,平均年齡(17.5±15.5)個月。選取同期我院治療的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為對照組,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6個月至7歲,平均年齡(18.0±19.5)個月。對照組患兒均排除器質性心臟病,無KD病史及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的相關疾病史。兩組病例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是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KD組及對照組病例均于入院當日治療前,采靜脈血1.5ml,注入含EDTA的真空采血管中,立即離心(4000r/min)后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 BNP 水平(正常參考值為0-100pg/mL),使用德國西門子公司BNP測定試劑盒。并同時測定CRP(正常參考值0-10mg/L)及ESR(正常參考值0-15mm/h)。KD組于恢復期重新測定患兒BNP、CRP、ESR水平。恢復期標準為患兒熱退至少48h及四肢出現典型的膜狀脫皮。所有KD組患兒均給予大劑量兩種球蛋白(IVIG,2g/kg)和阿司匹林(30-50)mg·kg-·1d-1治療。
三、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取對數正態分布+檢驗,數據相關性分析采用直線回歸法進行,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一、KD組急性期與對照組各指標的比較KD組急性期血漿BNP、CRP、ESR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二、KD組患兒急性期與恢復期各指標比較
KD組患兒急性期BNP、CRP、ESR水平均顯著高于恢復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KD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嬰幼兒多發血管炎綜合征,心血管病變是最嚴重的并發癥,部分川崎病患兒可形成冠狀動脈瘤或冠狀動脈擴張,造成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現已成為小兒缺血性心肌病的主要病因之一[7]。KD的診斷缺乏金標準,尤其IKD的早期診斷非常困難,需排除其它與KD表現相似的疾病后才能作出診斷。多項研究顯示,IKD患兒的實驗室診斷指標與典型KD患兒是一致的,特定的實驗室指標改變常有助于KD的診斷[8]。
BNP是一種心臟內分泌激素,由32個氨基酸組成,具有排鈉、利尿、擴血管及抑制腎素、醛固酮分泌等作用[9]。心室是血漿中BNP的主要來源,其分泌主要受室壁張力的調節[10]。當心室負荷或室壁張力增高,以及血管發生炎癥時均可刺激BNP分泌,從而引發血漿中BNP水平升高。同時,由于BNP半衰期較長,穩定性較高,因此,現臨床多將BNP作為心室功能障礙及血管損傷的預測指標[11]。
Takeuchi等[12]研究發現,血BNP水平在KD患兒急性期有明顯升高,并具有一定敏感性及特異性,有助于KD的早期診斷。此外,在KD診斷指標中,全身炎性指標,如KD急性期CRP明顯增加及ESR明顯增快等最為重要。其它相關研究已經證實,KD患兒急性期血漿中BNP水平明顯升高。且與上述重要炎性指標具有高度相關性。本研究中,KD患兒急性期BNP、CRP、ESR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及恢復期,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同時,本研究證實KD患兒急性期BNP水平增高,與其它重要炎性指標CRP、ESR均呈顯著正相關關系,提示BNP與這些炎性指標一樣,可作為KD早期診斷的參考指標之一。
表1 KD組急性期與對照組各實驗指標比較

表1 KD組急性期與對照組各實驗指標比較
組別KD組急性期對照組例數(n)40 40 t值P值BNP(pg/mL)368.18±56.50 28.63±9.92 38.127<0.01 CRP(mg/L)74.27±13.70 12.38±7.76 25.204<0.01 ESR(mm/h)65.45±11.98 8.43±3.37 28.047<0.01
表2 KD組患兒急性期與恢復期各實驗指標比較

表2 KD組患兒急性期與恢復期各實驗指標比較
組別KD組急性期KD組恢復期例數(n)40 40 t值P值BNP(pg/mL)368.18±56.50 41.88±5.96 36.33<0.01 CRP(mg/L)74.27±13.70 21.57±7.03 21.65<0.01 ESR(mm/h)65.45±11.98 16.68±3.85 24.52<0.01
綜上所述,KD是全身的血管炎癥,可出現心包炎、心肌炎及心內膜炎、冠狀動脈損害等。心肌局部炎癥及小血管炎致BNP水平升高。其次,炎癥因子的刺激引起心肌損傷,也可促進心肌分泌BNP增多[13]。因此,BNP在KD急性期可出現明顯改變,是輔助早期診斷KD的重要生化指標之一,可望作為早期診斷并預防KD患兒嚴重心血管并發癥的一項檢測指標。
[1]陳幼芬,吳清軒.腦鈉肽與川崎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2012,8(2):201-204.
[2]董國英.川崎病丙種球蛋白治療策略[J].兒科藥學雜志,2011,17(2):1-2.
[3]馬曉,鄧輝勝.B型腦鈉肽的臨床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4):255-257.
[4]KUROTOBIS,KAWAKAMIN,SHIMIZUK,et al.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s a hormonal marker of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kawasakidisease[J].Pediatr Cardiol,2005,26(4):425-430.
[5]KAWAMURA T,WAGOM,KAWAGUCHI H,et al.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Kawasakidisease[J].Pediatr Int,2000,42(3):241-248.
[6]AYUSAWA M,SONOBET,UEMURA S,et al.Revision of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Kawasaki disease(the 5th revised edition)[J].Pediatr Int,2005,47(2):232-234.
[7]張樹華,張俊玲,閆曉燕,等.超聲心動圖與腦利鈉肽在川崎病不同時期臨床診斷價值[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3,13(1):8-12.
[8]羅澤民,樊映紅,劉德松.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診斷和臨床特征[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9):671-673.
[9]劉喜,程美華,劉亞秋,等.川崎病患兒血漿NT-proBNP、BNP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咸寧學院學報(醫學版),2011,25(1):20-21.
[10]孫裕平,王文棣,馬少春,等.風濕性心臟病患兒血漿腦利鈉肽水平變化的意義[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27(19):1505-1510.
[11]方聲,盧洪萍,顧美珍.腦利鈉肽對川崎病患兒冠狀動脈與心肌損傷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8):50-51.
[12]TAKEUCHID,SAJIT,TAKATSUKIS,et al.Abnormal tissue doppler images are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 in acute Kawasaki disease[J].Circ J,2007,71(3):357-362.
[13]仇慧仙,阮妙華,陳其,等.血清氨基末端腦鈉肽對川崎病冠狀動脈病變預測價值的研究[J].醫學研究雜志,2012,41(4):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