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瑞
(玉溪市人民醫院 臨床營養科,云南 玉溪 653100)
臨床上臥床患者不規律的排便給護理帶來較繁重的工作[1],也給患者,尤其營養不良的患者帶來褥瘡發生的風險[2],因此本文是為了尋找一種能延遲和減少腦卒中臥床患者排便的腸內營養方法,有利于對該類患者的大便護理。
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我院神經內科重癥監護室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使用西安力邦公司生產的普通整蛋白型全營養素腸內營養制劑,對照組有30例患者,18例為男性,12例為女性,最大年齡85歲,最小年齡47歲,平均年齡(68.32±6.01)歲;試驗組使用西安力邦公司生產的短肽型全營養素腸內營養制劑,實驗組有20例患者,12例男性,8例為女性,最大年齡82歲,最小年齡41歲,平均年齡(67.07±5.47)歲,2組營養制劑成分見表1。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各項指標基本資料基本相同,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對數據進行處理,檢驗水準a=0.05。
結 果 對比2組數據發現,對照組的排便時間(39.87±25.18)h(入院后第一次排便距離入院時間)明顯短于實驗組(117.50±72.31)h,排便量(288.33±175.09)g多于實驗組(134.00±116.19)g,2組間排便時間及排便重量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01),見表2。
討 論 目前腦卒中患者發病率較高[3],在發病過程中,常常伴有大便失禁或者因為肛門括約肌功能障礙導致不規律排便。部分患者恢復過程漫長,給家庭護理也帶來困難。如果腦卒中的臥床患者的排便時間能延遲、排便量能減少,將有利于對這些患者的護理。總所周知,用靜脈營養代替腸內營養將帶來許多危害,如腸道菌群移位[4]、降低細胞免疫功能[5]等等。因此我們對給予這些患者腸內營養制劑的成分上進行觀察對比。

表2 2組排便時間與排便重量比較
由于要素型腸內營養制劑的吸收率高,理論上將產生較少糞渣[6],因此我們使用要素型全營養素腸內營養制劑,與使用普通的整蛋白型型腸內制劑患者在排便時間和排便量方面進行對比。具有排渣少的優勢;下一步,我們可將該優勢用于危重不易搬動及部分需要絕對臥床患者身上。
結 論 要素型腸內營養制劑是一種新型的制劑,具有無需消化即可被腸上皮細胞吸收利用的特點,其排渣少,已被用于航天員食物。在臨床中,我們可利用其優勢,對不易搬動及部分需要絕對臥床患者身上廣泛運用。
[1]來惠琴,杜亞維.大便失禁的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9):1206.
[2]萬穎,張劍,羅粵,等.骶尾部壓瘡合并變態反應性皮膚病誤診1例報道[J].中國民康醫學,2012,24(21):2684-2685.
[3]董媛媛,劉雙雙,孫兆青,等.遼寧省阜新農村地區老年人群腦卒中患病率調查[J].山西醫藥雜志,2010,3(5):404-406.
[4]MARIK PE,ZALOGA GP.Early enteral nutrition in acutely ill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J].Crit Care Med,2001(29):2264-2270.
[5]KANG W,KUDSK KA.Is There Evidence That the gut contributes to mucosal immunity in humans?[J].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tition,2007,31:246-258.
[6]RUSSELL RI.Elemental diets[J].Gut,1975,16: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