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梅,和 立
(1.昆明市東川區人民醫院 云南 昆明 654100;2.昆明市盤龍區人民醫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泌尿系結石簡稱為尿石,是指由于尿液在泌尿系統中濃縮沉淀而形成一些塊狀或顆粒狀沉集物,包括輸尿管結石、腎結石、尿道結石以及膀胱結石。根據致病機制不同可分為原發性尿石、代謝性尿石以及感染性結石癥[1]。原發性尿泌尿系統結石為臨床常見病癥之一,常表現為惡心、嘔吐、腰腹疼痛及尿血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泌尿功能與生存質量[2]。近些年來,泌尿系結石的發病越來越高,對患者工作、學習以及生活產生了嚴重影響[3]。我院對2009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輸尿管結石患者采用黃體酮聯合排石顆粒及基礎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自2009年5月-2013年12月本院診治的62例輸尿管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各31例。對照組男16例,女15例,年齡為18~65歲,平均(46.34±2.06)歲。基本病情:全部是輸尿管結石患者,輸尿管上段結石14例,輸尿管中段結石12例,輸尿管下段結石5例。對照組男17例,女14例,年齡為17~67歲,平均(48.56±3.25)歲。基本病情:全部是輸尿管結石患者,輸尿管上段結石16例,輸尿管中段結石12例,輸尿管下段結石3例。全部病人B超檢查或CI檢查確診為輸尿管結石(結石橫徑在0.1~1.8cm之間)。排外肝腎功能不全、出血傾向、孕婦、藥物過敏者及青光眼患者。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基本病情等基線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排石顆粒治進行治療,每次5g,3次/d口服,使用山莨菪堿注射液10mg肌注,同時給予利尿,補水鹽電解質等基礎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黃體酮注射液40mg,1次/d肌注。10d為1療程。1個療程后B超或CT檢查,評定療效。
三、療效判定及指標觀察 通過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排石情況、排石時間及影像學資料(X線腹平片及B超),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制訂。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結石排出體外,X線腹平片及B超復查顯示結石影消失。好轉:臨床癥狀改善,排出部分結石,X線腹平片及B超檢查顯示結石較前縮小,或無結石排出,但X線腹平片顯示結石下移3cm以上。無效:臨床癥狀無減輕,無結石排出,B超或X線腹平片檢查結石無明顯變化。
四、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認為極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2組患者共治療10d后結果見附表。
討 論 排石顆粒是由金錢草、車前子、木通、滑石、徐長卿、石韋、瞿麥、甘草等中藥加工成顆粒狀的中成藥。方中金錢草、車前子、滑石具有化石、溶石作用;石韋、瞿麥利水通淋,瞿麥且為治淋要藥;甘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主要用于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和膀胱結石的治療。黃體酮可降低輸尿管平滑肌的興奮性,舒張輸尿管平滑肌,通過對抗醛固酮,促進鈉和氯的排泄,起到利尿作用,利于結石的排出,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5]。在臨床使用黃體酮時,未發現不良反應。黃體酮和排石顆粒及基礎治療合用,共同起到化石、溶石、利尿、擴張輸尿管,增強輸尿管蠕動的作用,利于結石排出。本組資料顯示應用本法治療輸尿管結治愈率高,治療成本低,對患者的損傷小。值得在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推廣。
附表 2組治療結果比較(n,%,

附表 2組治療結果比較(n,%,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P n 31 31治愈20(67.74)2(6.45)<0.01好轉8(25.8)8(25.8)>0.05無效3(9.67)21(67.74)<0.05總有效28(90.32)10(32.25)<0.05結石排凈時間4±2.5 8±2.5
[1]周向文,黃冬梅,呂建新.中醫藥治療泌尿系結石臨床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2011,33(3):458-460.
[2]尚向平.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系統結石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學,2013,19(25):149-151.
[3]楊廣.自擬通利排石湯聯合西藥治療泌尿系結石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3,07:39.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6-27.
[5]潘玉蘭.山莨菪堿的臨床應用[J].中外醫療,2010,29(3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