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素莉,趙益明,孫向紅,白 潔
(西雙版納州人民醫院 普外科,云南 景洪 666100)
2010年衛生部為了加強醫院臨床護理工作,落實基礎護理,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本院根據實際情況于2010年7月在普外科率先開展了此項活動,為了更好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普外科結合患者的需求,制訂了護理人員分層次管理的實施方案,以護理組長負責制形式來分管病人,全面促進了病區護理質量的提升,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1.設立護理組長:本病區20間病房,54張床,共設立2名護理組長。
⑴任職條件:大專以上學歷,主管護師及護師以上職稱,具有愛崗敬業精神,有高度的責任心;豐富的臨床經驗;全面的專業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較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⑵競聘程序與方法:①公開競聘。本人自愿寫書面申請。②應聘和講述。以“我如何當好一個責任組長”為主題作5分鐘發言。③科室民主測評。④科室考核。
2.制訂分組護理模式的工作職責:按照病房及病人數平均分配為2組,每組1名護理組長,1名高年資責任護士,1名低年資責任護士,3人一組分管病房,護理組長相對固定管理病房,責任護士每2個月更換1次。
每組的護理組長及組員分管單獨的病房,負責分管病房的所有治療護理及健康教育,組員在護理組長指導下完成護理工作,如有護理工作上不能解決的問題由護理組長指導共同完成。在每日工作結束后護理組長檢查本組護理工作質量,檢查護理工作的落實情況和護理記錄單書寫情況,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每周一、四為基礎護理日,護理組長帶領組員給病人進行床上洗頭、床上擦浴、修剪指甲等基礎護理。
在排班上按照輪休原則,護理組成員每天至少有其中1名成員帶領其他臨時替班的責任護士管理病房,這樣可以保證治療及病情觀察的連續性,及時解決患者醫囑范圍外的護理需求,增加了病人對護士的信任度和滿意率。而以前的單人責任組模式,如責任護士休息,臨時替班的責任護士在面對病人的咨詢上不能及時給以答復,需要通過查看病人病歷、護理記錄或電話咨詢責任護士,才能準確回答病人,無形中增加了工作量。
結 果 經過2010年7月-2015年2月實施分組護理模式以來,與2008年11月-2010年6月的單人責任組模式相比,病人的基礎護理、護理文件書寫、健康教育知曉率、服務態度滿意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見附表。
討 論 1.促進了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病區實施護理組長負責制的病區分組護理模式后,強化了護理組長的質量控制職能,護士長-護理組長的二級自控模式,增強了護理質量的自控力度[1]。較好地調動了護理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意識,有利于組長調動每個護士參與質量管理的積極性,促使每一位護士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實行自我控制,自我改進,從而有效地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
2.有利于提高護理服務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病區實施護理組長負責制的病區分組護理模式后,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原因可能是:護理組長的帶領充分調動了各級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改變了服務意識,由被動服務轉變為積極、主動的服務,患者的基礎護理及各項治療得到及時落實,并為患者提供了優質和人性化的護理服務[2],患者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不斷提高。護理組長協助護士長完成病區管理工作[3],及時巡視病房,當個別患者及家屬提出問題和疑問時,護理組長憑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第一時間有效地給予解決,將問題化解在萌芽階段[4]。護理組長的有效溝通密切了護患關系,滿足了患者及家屬多方面的需求,提高了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3.規范了責任護士的護理操作和病房管理標準:病區實施護理組長負責制的病區分組護理模式后,責任護士在護理組長的指導下工作,如有違反規定的操作,護理組長及時指導改正,特別是對低年資的責任護士的指導,為低年資護士創造了更加安全、規范和輕松的工作環境,確保了護理質量,同時如若護理組長有什么不妥的護理操作,責任護士也可以指點出來并提出自己的意見。相比以前單人責任組模式,分組護理起到了組長和組員之間的共同監督的作用,規范了護理操作和病房管理標準。

附表 單人責任組模式與分組護理模式護理質量指標比較
4.提升了護理人員之間建立的團隊工作意識:護理組長作為臨時團隊的負責人,主要的責任是把控本組護理質量,發現和解決病人醫囑范圍以外的護理需求;帶領及指導初級責任護士處理復雜、疑難病例的護理問題;督促護理措施的落實;處理當班時段的護理突發事件[5]。護理組長和組員在病房管理工作過程中,共同以“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滿意”為工作標準,學習對方好的護理方法,互相糾正不好的護理方法,共同對病人加強基礎護理,共同研討危重病人的護理措施和方法等等,在病房管理工作中使護理組長和組員之間團結合作意識得到了加強,工作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5.保證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在本病區順利進行:“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是2010年衛生部改革的重點,全國各大醫院都沒有一個標準的模式可以參考,普外科作為示范科室,護士長多次組織大家認真的學習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有關文件和標準,通過護理組長負責制的病區分組護理模式,由護士長-護理組長制定分組護理的工作職責,護理組長按照工作職責帶領組員在病房管理實際實施中,和組員不斷總結積累經驗。2名護理組長每周與護士長交流在病房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護士長商量解決的方法,護理組長之間也經常共同交流好的護理經驗和應該注意的護理問題,使科室的病房管理工作得到一個有序,安全的平穩發展,保證了“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在本病區順利進行。
[1]周菊珍.病區護理組長負責制的實施及體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6):70-71.
[2]羅月英,吳錦梅,饒楚梅,等.責任護士競爭上崗的做法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8,8(2):52-53.
[3]毛惠娜,宋紅艷,劉雪琴.綜合病區護理組長的設立與工作成效[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2):45.
[4]李暢,唐永平,關純.設立ICU護理組長的做法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6,6(6):36-37.
[5]楊鐵花.護理人員分層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J].現代護理,2007,5(13):123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