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艷莉,韓華磊
(1.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柳州 545007;2.柳州五菱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廣西柳州545007)
抽樣檢驗鑒于其成本低,靈活性強等特點,小到鎖夾的生產,大到缸體的生產,都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大供應商。但幾乎所有的抽樣檢驗應用都是生產廠方對整個生產線過程的控制,而對于主機廠使用抽樣檢驗方法來控制外購件質量的應用幾乎是空白的。因此,本文就通過幾個方面展開論述,討論抽樣檢驗在主機廠的應用。
產品質量是一個企業的靈魂,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效益與信譽。而對于汽車主機廠來講,大部分的零件是外購的,如何保證外購件的質量,是保證裝配后整機質量的關鍵。下面我們就介紹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該方法即可提高節約成本,又可以減少供應商質量問題帶來的風險,這種方法就是抽樣檢驗。
抽樣檢驗又稱抽樣檢查,就是從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少量產品(樣本)進行檢驗,據以判斷該批產品是否合格的統計方法和理論。它是一種非全面的檢驗方法,將這種方法運用于主機廠的優勢體現在以下方面:
(1)經濟性強。相對于全檢,抽樣檢驗檢測的產品數量少,大大節省檢測時間(包括數據登記、數據上傳、數據匯總等)、設備資源、能源、勞動力、時間等,從而大大減少的工作量,降低成本;
(2)可靠性強。抽樣檢驗的樣品為隨機選取的,可通過抽樣前的誤差的計算,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確保抽樣結果更接近實際產品的質量水平,可靠性強;
(3)檢驗周期短。運用抽樣檢驗,檢驗周期短,響應速度快,減少和消除生產線急需零件時結果卻遲遲未出的情況;
(4)靈活性強。抽樣檢驗零件范圍、檢測項目,可根據供方的產品實際質量表現情況而定,有較高的靈活性和伸縮性。
因此,對于主機廠而言,抽樣檢驗是既省時省力又經濟有效的一種有效手段,可以應用于實際工作中。
產品質量檢驗具有評價、把關、預防和信息反饋作用,而對于主機廠而言,外購的零件產品質量的狀態無從得知,通過抽樣檢驗,將質量問題及時做好記錄進行統計和分析,并及時反饋給供應商進行整改,做好質量的把關。因此,對于主機廠而言,抽樣檢查在供應商質量控制的重要作用體現在以下方面:
(1)事前檢驗,合格零件上線使用,不合格采取相應措施,防止不合格零件流入生產線;
(2)發現供應商質量問題,反饋給供應商進行整改,減少及消除質量缺陷帶來的風險因素;
(3)檢驗供應商內部控制的質量效果,提高供應商的質量意識,促使供應商不能弄虛作假,促進供應商的質量改進;
(4)節約成本資源,避免全檢帶來的資源浪費;
(5)對供應商提供檢測報告進行審核,通過供應商提供的檢測數據監督供應商的過程控制(審核項目項目、檢查方法、檢查頻率是否夠、檢查標準、檢查結果是否達到標準的要求等)。
(1)抽樣零件的確定
在各產品生產件批準程序(PPAP,Production Parts Approval Process)前,由各區域人員(PE、ME、QA、MS等區域)根據零件的重要程度、影響關鍵性能的程度及一些零件在以往產品的質量表現等方面討論制定出關鍵零件清單,后期抽樣時根據關鍵零件清單及裝配、售后新增質量問題零件進行抽樣。
(2)抽樣方法的選擇
選擇合理的抽檢方法,有效的控制風險范圍,從而實現生產和使用的客觀實際需要。合理的抽檢方式不僅可以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又大大降低漏判及誤判幾率。常見的抽樣方法有四種:簡單隨機抽樣(單純隨機抽樣、純隨機抽樣、SRS抽樣)、系統抽樣法(等距抽樣法或機械抽樣法)、分層抽樣法(類型抽樣法)、整群抽樣法。
選取抽樣方法時按照隨機抽檢的原則,即每個產品被抽中的概率相同,使樣本質量表現較高程度的接近總體的品質表現。對于小件,如鎖夾、彈簧座,一箱即為一批次,可以選擇簡單隨機抽樣法,從新批次中隨機抽取若干零件進行檢驗。對于大件,如機油泵、油底殼,是用料架包裝的,一個批次的數量較多,裝運零件時需用到多個料架,此時可選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各料架的取樣數量與總數量成比例,每個料架按照隨機抽樣的原則。抽樣時避免供應商駐廠人員在場時抽取。對于發現與抽樣工作無關的人員私自調換樣件時,應重新抽樣。
進行抽樣時,抽樣的數量選擇根據GB/T2828.1《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一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抽樣計劃》(詳見表1)的規定要求,若有特殊規定在抽樣計劃備注說明。
表1抽樣數量
(3)抽樣水平的調整(正常、加嚴和放寬檢驗)
抽樣水平的調整體現在檢測數量的變化。具體指對于每種零件運用轉移規則來實現正常、加嚴和放寬檢驗(正常檢驗的數量為表1的數量要求,加嚴可根據實際情況按照表1數量要求雙倍、多倍送檢,放寬根據供應商表現可不檢或少檢)。轉移規則主要依據供應商的近期的質量表現,根據實際情況實時的對抽樣方案的寬嚴程度進行調整,將抽樣水平和供應商的質量變化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動態過程。抽樣檢驗時按照先進先出原則,即按照供應商生產順序抽樣。對于放寬檢驗,可根據實際情況執行放寬,放寬是非強制要求;暫停檢驗是在供應商質量表現差及批量產品問題暫找不到原因時,由計劃員發計劃暫停某家檢驗。對于抽樣檢驗中不合格的批次,拒收后,經挑選或返工的批次二次抽樣檢驗,不能參與抽樣水平調整。轉移規則如圖1所示。
圖1轉移規則示意簡圖
(4)抽樣檢驗的效果
通過抽樣檢驗,使供應商的合格率保持在穩定的范圍,督促供應商對問題的整改,幫助供應商控制生產的穩定性,杜絕了供應商對不合格零件渾水摸魚的情況。對新增的供應商(如開二家),在PTR前對供貨零件抽樣檢驗,檢驗供應商的生產能力,對于不合格情況,有效隔離,暫停PTR,整改后方可繼續PTR。以后油封為例,2012年售后市場反饋有32例后油封漏油事件,漏油引起客戶極大抱怨,后組織調查,為后油封唇口撕裂,對后油封進行抽樣檢驗,10個批次有9個不合格,對不合格零件隔離,退回供應商,向供應商反饋整改質量問題,并連續加嚴抽檢。通過抽樣檢驗有效隔離不合格批次,使供應商的合格率提升至95%以上,且從抽樣檢驗后,售后漏油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對主機廠來講,抽樣檢驗無非是最好的檢驗方法,既可避免免檢帶來的質量風險(如停線,返修,顧客抱怨),又可以避免全檢帶來的巨額成本而造成的巨大浪費。合理的運用抽樣檢驗及抽樣檢驗的放寬加嚴規則,使供應商和使用方的質量風險和質量損失降低到最小。對于抽樣檢驗中的不合格零件可以反饋給供應商進行整改,從而對供應商的質量進行監控,提高供應商過程能力。
[1]藍 斌.淺談產品質量檢驗方法及結果的準確度[J].科學之友,2010,(7):42-43.
[2]GB/T2828.1-2003,計數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抽樣計劃[S].
[3]GB/T19000-2008,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S].
[4]信海紅.抽樣檢驗技術[M].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