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亞青
電視綜藝節目語境變量對語篇生成的影響*
■薛亞青
語境是產生語篇的環境和依據,沒有任何一個語篇的產生與理解能夠脫離語境。語篇是靠語境變量的合力生成的(Halliday,Hasan)①。在電視綜藝節目中,語境同樣制約語篇的生成。Hymes把語境變量歸納為SPEAKING,即場景(setting)、參與者(participant)、目的(ends)、行為序列(act sequence)、基調(key)、工具(instrumentalities)、規范(norms)、語類(genre)②。在對《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等有代表性的電視綜藝節目分析后,發現影響節目語篇生成的語境變量主要為:場景、參與者和目的。這三個語境變量對語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語篇結構、會話手段和語用原則。
1.場景
場景是研究語篇時不可忽視一個語境變量,在電視媒介話語中,針對不同的節目類型,場景對語篇的影響是不同的,在電視綜藝節目中,場景的對語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語篇結構。電視綜藝節目的場景不僅是訪問的空間,同時也是表演的舞臺。這就形成了節目會話過程中頻繁穿插游戲表演的語篇特點,有時甚至不惜打斷談話的進程來表演。話題也是場景的一個元素,電視綜藝節目話題主要是非技術性的,是圍繞著嘉賓設計的不具有專業特色的日常話題,如果在會話過程中遇到技術性話題,主持人會及時加以解釋,對話題進行軟化處理,軟化的手段有重疊、打斷、相互逗樂等。
2.參與者
電視綜藝節目在參與者這個語境變量上的特點是多人主持。主持人之間的權勢關系并不平等,處于核心地位的主持人把握著節目的整體節奏,掌握著節目進程和話題轉換。多人主持之間的互動在重疊、修正等會話手段上會呈現出與雙人主持不同的特點。
3.目的
語境中目的這個變量對語篇結構的影響更為明顯,電視綜藝節目的會話和日常會話相比,它是以任務為驅動的,即會話展開是交際雙方為實現某個具體的任務而進行的,具體到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和嘉賓之間的會話是為了完成輕松訪問和娛樂互動的具體任務,這就形成了電視綜藝節目特有的語篇結構:逗樂式訪問和參與式訪問,這也是電視綜藝節目不同于電視訪談節目的一個重要特征。此外,目的這個語境變量也強有力地影響了節目的語用原則?!澳康摹钡膶崿F有賴于主持人靈活運用各種會話手段和語用原則。
1.語篇結構
在場景和目的語境變量的影響下,電視綜藝節目的語篇結構主要有以下這兩種:
(1)訪問+逗樂
為了實現娛樂效果,主持人在訪問的過程中會穿插逗樂,形成了特有的“訪問+逗樂”的會話主體節奏。這需要有經驗的主持人一邊訪問一邊逗樂,嫻熟地駕馭著逗樂和訪問的節奏,如果發現嘉賓的話過長且悶,主持人會采用打斷的方式來調整,重新恢復訪問和逗樂的節奏。比如《快樂大本營》的例子:
班杰明:其實我想說的是,我一直覺得是,機會是給有準備好的人,我唱歌不一定是唱得最好,我演戲不一定演得最棒,但是我一直為了夢想努力,然后我喜歡唱,我喜歡演,所以說
謝娜://哇,中國的這些客套話,你學得好透啊!
班杰明:這些話就是心里的話好不好。
何炅:娜娜你小心一點,他不但帶了行李箱,他還帶了夢想,所以你不要亂講。
嘉賓非常心切地想在《快樂大本營》上展示自己,占有話輪之后對何炅的問題和謝娜的打趣都沒回應,借機以自夸的方式宣傳自己,過于直白又很無聊,不符合節目輕松歡快的話語氛圍,謝娜立即打斷他的話,結果嘉賓有些委屈,核心主持人何炅反應非常快,故意站在嘉賓角度用之前的段子威脅了下謝娜,既替嘉賓挽回了面子又逗樂了全場觀眾,重新調整了訪問和逗樂的節奏。
(2)訪問+表演
在訪問的會話中穿插表演或游戲也是電視綜藝節目語篇的一個特點。電視綜藝節目一個看點就是主持人在訪問時參與式的表演,節目喜歡邀請演藝界的嘉賓,在和明星互動時核心主持人會分派主持成員來配合嘉賓一起表演,當遇到適合自己表演的,核心主持人也會當仁不讓,挺身而出?!短焯煜蛏稀芬黄诠澞吭L問老歌星,整個節目的構成就是“訪問+演唱”,會話的語言中穿插著大量歌詞。主持人陪著嘉賓唱歌、給嘉賓伴舞,能歌善舞、多才多藝也是綜藝節目對主持人的基本要求。
2.會話手段
電視綜藝節目在參與者語境變量上的特點是多人主持,在會話手段上會呈現和雙人主持的不同的特點,主要有齊聲重疊和多人發起的修正。
(1)齊聲重疊
齊聲重疊具有“合唱”性質,重疊話語是一模一樣的,齊聲重疊表現為共享當前話輪而非爭奪話輪。在多人主持的電視綜藝節目中,齊聲重疊以應和類為主,應和類的齊聲重疊是指核心主持人講話時,其他主持人表示驚訝、感嘆等應和話語。比如《天天向上》這個例子:
汪涵:內容很多啊!什么好萊塢的電影信息啊,
主持成員:【唉喲】
汪涵:奧運會啦,而且當時之所以大受歡迎,
主持成員:【唉喲】
汪涵:就是因為他們的封面都是當時的摩登女郎。
主持成員:【哇---】
這種重疊并不企圖打斷當前說話者的話語與其爭奪話輪,而是一唱一和地制造歡快的話語氛圍,配合并鼓勵當前說話者把話輪進行下去。
(2)多人發起修正
多人發起修正通常是核心主持人為了節目效果故意出錯,其他主持人貌似驚訝地配合發起修正。比如《天天向上》這個例子:
歐弟:雙腿一軟啊,
汪涵:撲通就躥到了墻上。
主持成員:唉↗
汪涵:撲通就跪在了地上,你要做有關舞蹈的節目,如果這幾位不來的話相當于沒做過舞蹈節目。
這是一個多人同時發起的自我修正。在訪問嘉賓前,核心主持人汪涵為了表達這次訪問嘉賓之重要,規格之高,在歐弟的話語配合下,汪涵用夸張的話語表現異常激動的心情,在主持成員的提醒下,把話語修正為“撲通就跪在了地上”。不難看出汪涵這一故意出錯的話語行為是經過設計的,既逗樂了觀眾也給足了嘉賓面子,為接下來的訪問做足了鋪墊。
3.語用原則
電視綜藝節目的“目的”是娛樂觀眾。這個語境變量對語篇生成的影響集中體現在語用原則上,有經驗的主持人會善于靈活運用各種語用原則來逗觀眾發笑。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恪守玩笑、有趣原則
玩笑原則有相互戲弄、互相攻擊的意味,主要是在主持人之間大量運用。在《天天向上》一期節目中,核心主持人汪涵讓孿生姐妹同時用一個詞來評價河北籍主持人田源,以測試她們的默契程度,結果姐妹倆都用了“沉穩”一詞,田源非常認同這一評價,被錢楓譏笑為“太不要臉了”。這種逗樂攻擊并不讓觀眾覺得突兀,反而顯示出主持成員之間的密切關系。趣味原則是指講一些不可預知,從而讓對方感興趣的話語③。在《天天向上》一期節目中,嘉賓說喜歡吃“KFC”,主持人汪涵和歐弟通過重疊話輪故意把“KFC”曲解成“開封菜”,兩者語音相關,但語義卻風馬牛不相及,但是這意想不到的關聯卻產生了非常好的趣味效果。
(2)違背合作、禮貌原則
注釋:
①②朱永生:《語境動態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③冉永平:《語用學:現象與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是日常會話交際需要遵守的語用原則,為了達到娛樂目的,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會故意頻繁地違背這兩個原則。比如《快樂大本營》中的一個例子,嘉賓問主持人“娜娜你的臉為什么這么紅”,主持人謝娜回應“因為人紅”。主持人的回答針對了問題焦點“為什么”,但卻沒有解釋真正臉紅的原因,違背了合作原則中相關準則,因為“人紅”所表達的規約性會話含義是“有名氣”,謝娜同時又違背了“減少對自己的表揚”的禮貌原則中的謙虛準則。
以上分析了電視綜藝節目語境變量和語篇生成的相關性??梢钥闯觯瑘鼍啊⑴c者和目的這三個語境變量互相作用,合力生成了電視綜藝節目語篇。其中“目的”是第一語境變量,它主導了電視綜藝節目語篇結構、會話手段和語用原則的形成。在其他類型的節目中,語境變量和語篇生成呈現什么樣態還需進一步研究。
(作者系臨沂大學傳媒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趙均】
*本文系山東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群體主持電視綜藝節目會話研究”(項目編號:2014322)和臨沂大學博士科研啟動基金資助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