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就
(廣西大學發展規劃處,南寧 530006)
自1961年宣布古巴革命的社會主義性質之后,古巴在菲德爾·卡斯特羅(以下簡稱卡斯特羅)的領導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為古巴經濟社會發展、成功抵御美國的經濟封鎖、頂住蘇東劇變的強烈沖擊、捍衛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建設成果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進入21世紀后,受國際范圍內的全面結構性危機(包括經濟危機、金融危機、能源危機、食品和環境危機等)和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古巴不但沒有走出1990年代的經濟困難,反而呈加劇之勢。2006年卡斯特羅因病住院,把權力移交給勞爾·卡斯特羅(以下簡稱勞爾)等人。2008年,勞爾當選為古巴國務委員會和部長會議主席,開始在古巴進行改革,旨在擺脫長期困擾古巴的經濟困難,以捍衛和完善古巴社會主義。2011年召開的古巴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經濟社會政策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和2012年古巴共產黨第一次全國會議通過的《古巴共產黨的工作目標》(以下簡稱《目標》),分別確立了古巴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的目標、任務和措施。那么,貫穿于古巴改革的價值是什么這個問題倍受世人關注。筆者在本文中試圖對古巴改革的主要價值導向做出具體闡釋。
自古巴開始搞社會主義之日起,捍衛、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一直成為古巴與以美國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斗爭的焦點。美國等西方國家企圖通過外部施壓或促使古巴內部變革的方式達到對古巴社會主義政權的顛覆。外部施壓的手段主要有:對古巴實行經濟封鎖,外交孤立,利用媒體對古巴進行顛覆性宣傳,進行軍事侵略,組織暗殺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鼓動古巴居民逃離古巴,在古巴國內培植反政府勢力等。卡斯特羅說:“作為一種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正義。社會主義只能完善,不能破壞。我們所面臨的挑戰是十分艱巨的,我們做好了誓死捍衛社會主義的準備。”[1]在卡斯特羅的領導下,美國等西方國家試圖從外部顛覆古巴革命政府、迫使古巴放棄社會主義的圖謀始終未能得逞。但他們并不甘心,寄希望于古巴內部的變革。卡斯特羅主政時期,進行了改革,如1990年代允許發展個體經濟、實行對外開放、改革國有企業管理體制等。但當改革出現負面效應、危害社會主義時,卡斯特羅便毫不猶豫地放緩了改革的步伐,甚至取消了某些改革措施。這讓美國等西方國家大為失望。勞爾執政以來,在古巴大幅推行改革,似乎又給美國等西方國家帶來了希望。勞爾主導的古巴改革究竟會引導古巴走什么樣的道路?能給新自由主義者帶來希望嗎?勞爾非常堅定地回應外界的種種猜疑,多次明確地指明了此次改革的社會主義價值導向。在2009年8月召開的古巴第七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上,勞爾指出:“大家選我當主席不是為了在古巴復辟資本主義,也不是為了出賣革命,是為了捍衛、維護和繼續完善社會主義,而不是摧毀社會主義。”[2]勞爾在2010年12月18日的演講中再次重申:“我當選為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既不是為了要復辟資本主義,也不是要放棄社會主義,是要捍衛、維護和繼續完善社會主義,不是要破壞社會主義。今天我要重申,我們正在實施的全部更新經濟模式的措施,目的是要通過鞏固社會主義和使社會主義變得牢不可破來保衛社會主義。”[3]在古共六大的閉幕式上,勞爾說:“我以我的榮譽保證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的主要使命是去捍衛、保護和繼續改善社會主義,絕不允許回到資本主義制度。”古共六大頒布施行的《綱要》將“確保古巴社會主義的連續性和不可逆轉性”作為更新經濟模式的首要目標,明確了古巴經濟改革的社會主義價值導向,并把它置于首位。勞爾在2010年12月18日的講話中指出:“《綱要》指明了未來的方向是符合古巴實際的社會主義,而不是被革命所推翻的過去的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社會主義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于《綱要》確立的各項改革措施之中。首先,堅持經濟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綱要》確定“新階段的經濟政策要符合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戰勝困難和捍衛革命成果”,“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繼續是領導國民經濟的主要手段”,“未來主要的經濟制度將繼續是以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作為根本的生產方式,全民所有制企業將以‘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為主”,“社會主義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形式”。①Lineamientos de la política económica y social del partido y la revolución,http://www.granma.cubaweb.cu/secciones/6to-congreso-pcc/Folleto%20Lineamientos%20VI%20Cong.pdf提出要壯大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企業,把初級合作社建成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的一種形式。放松和擴大非公有制經濟,以及非公有制經濟的增長,并不意味著社會財富的私有化,而是使之成為促進古巴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因素。外商投資必須符合國家利益,與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一致,必須有利于獲得先進技術、管理方法,有利于出口市場的多元化與擴大,以及進口替代,有助于拓展新的就業來源。其次,繼續保持社會建設的社會主義成就。古巴在50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中,社會建設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古巴的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成績雄居拉美之首。《綱要》明確指出:“繼續保護所取得的成就,例如醫療保健、教育、文化、體育、娛樂、人民安居樂業、社會保險及借助社會救助保護那些需要保護的人。”第三,重視人們的社會主義道德和政治價值的培育與養成。古巴共產黨一向重視社會主義新人的培育,注重人民的社會主義道德和政治價值的培育與養成,把思想政治工作提到“思想戰”高度。《綱要》把“對公民的道德和政治價值進行必要的培育”作為經濟模式更新的目標之一,《古巴共產黨的工作目標》指出:“合理地利用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力量和手段去鞏固人民的愛國和倫理聯盟;發展革命者的生活觀和價值觀,開辟滿足個人和集體的合法愿望的渠道,應對社會中仍然存在的各種偏見和歧視。帝國主義把希望寄托在子孫后代和社會的某些群體或部門的脆弱性上……企圖通過說明古巴是一個沒有前途的社會以否認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剝奪我們的獨立和革命成果。這些目的是顯而易見的,思想領域依然是一個決定性的戰場。”①Objetivos de trabajo del partido comunista de Cuba aprobados por la primera conferencia nacional,http://www.cubadebate.cu/wp-content/uploads/2012/02/tabloide_objetivos_conferencia.pdf《目標》還對黨員、干部、共產主義青年聯盟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價值的培育予以明確規定,將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
卡斯特羅說:“所有的革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同剝削、不公正、特權、落后、無知和各種形式的社會不公正以及對人的壓迫作斗爭。”“作為一種制度,社會主義是為了保護人,支持人,幫助人和使人不斷參與創造一個最公正、最人道和最團結的社會的事業。”[4]古巴“七·二六運動”就是為了建立一個受群眾歡迎的政府,“將有一切必要的權力來切實實施人民的意志和真正的正義”[5]。在“七·二六運動”領導的古巴革命勝利后,古巴革命政府進行了一系列民主改革,如土改、國有化、城市改革,以保障人民的平等權利。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始終把追求社會公平擺在首位,建立起包括日用生活品低價定量供應制(亦稱配給制)、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全民社會保險等保障社會公平的制度,保證了古巴人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的平等生存權和基本發展權,使得“古巴的人類發展指數(HDI)達到 0.776,居全球第51位。……這是古巴政府根據社會主義價值觀采取的社會政策的積極結果”[6]。一方面兌現了卡斯特羅在《歷史將宣判我無罪》中所確立的蒙卡達綱領作出的承諾,另一方面顯示出古巴社會主義的成就和優越性。古巴這些保障社會公平的做法是一種平均主義的做法,是以犧牲效率為代價的。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這種平均主義的做法現已難以為繼,成為阻礙古巴繼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實際上,古巴并不是一直不重視效率。1960年代的古巴,經濟工作沒有被放在首位,管理干部不考慮成本的高低及整個人力、物力的支出,把注意力集中在生產指標上,強調義務勞動和精神鼓勵,忽視效率。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前半期,古巴推行經濟領導和計劃體制,考慮價值規律、貨幣、價格、財政、預算、稅收、信貸等在經濟體制中的作用,“實行經濟領導體制,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率和勞動生產率”[7]。1986年,古巴進行“糾正錯誤和不良傾向進程”,經濟領導和計劃體制被視為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靈丹妙藥,經濟效率再度受到忽視。蘇東劇變后,古共四大宣布古巴進入“和平時期的特殊階段”,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改革開放政策,1997年召開的古共五大確定“提高效益是古巴經濟政策的中心目標”,個體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有了更大的空間。但從2003年開始,古巴對非公有制經濟進行整頓,不少個體經營者因缺乏原材料而關門,致使個體戶由2003年的30多萬人減少到2009年底的14.3萬人,又一次傷害了生產效率。縱觀卡斯特羅執政的40多年,出現了“強調公平而忽視效率、講效率而損害公平、為公平而不惜犧牲效率”的現象。由于在公平與效率之間始終沒有找到一個平衡點,沒有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因而不得不采取公平優先的價值導向。
勞爾主政以后,古巴開啟了新一輪改革。如何正確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成為勞爾政府必須回答和解決的迫切問題,也是古巴人民和外國各方面力量十分關注的問題。為此,勞爾政府把公平與效率作為改革的核心價值導向。勞爾在六大的報告中說:“經濟模式的其他變革目的是提高勞動效率和生產力以確保生產水平以及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全體公民所獲得的基本食物和服務供應是穩定的。”這就表明公平與效率是古巴經濟模式更新的第二位目標(首要目標是“確保古巴社會主義的連續性和不可逆轉性”)。與卡斯特羅的公平與效率觀不同,勞爾認為:“為了公平而忽視效率、講求效率而犧牲公平,都不是社會主義,強調公平與效率不可偏廢,提高效率的目的是增進社會公平,應以效率確保公平。”[8]《綱要》明確表示,古巴更新經濟模式實行的新經濟政策將體現這樣的思想:“社會主義意味著全體公民權利平等和機會平等,而不是平均主義。社會主義古巴將沒有任何人被遺棄。”《綱要》在保證公民個人和法人的平等權方面作了許多明確和具體的規定,如勞動是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政府通過多種方式保證公民的勞動權;國有企業和非國有經營形式的職工的收入將與其勞動成果掛鉤,同工同酬;實行公平稅負,把稅收作為縮小公民間收入不平等差距的手段;繼續保持社會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如免費醫療與教育,借助社會救助保護那些需要保護的人。勞爾指出:“革命不會讓任何古巴人無依無靠。正在改革社會福利制度以保證給那些真正需要的人以合理和體面的支持。”在確保公平的同時,必須提高效率。《綱要》中“效率”一詞出現的頻率達43次,從多方面規定了提升效率的措施。勞爾在古共六大閉幕式上說:“我們深信我們遇到的和將遇到的主要敵人會是我們自己的無效率。”所有這些彰顯了古巴改革對效率的價值追求。古巴政府從以下三方面著手提高效率。
1.消除人們固有的平均主義公平觀,樹立新的公平與效率觀。在古巴50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人民習慣了平均主義的做法,平均主義公平觀根深蒂固。不破除平均主義公平觀,新的公平與效率觀就不能形成,更談不上追求效率。《綱要》指明:更新經濟模式必須“提高生產效率,加強紀律,提高薪酬激勵和多種激勵的程度,消除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過程中的平均主義。作為這一進程的一部分,將必須取消不當酬金和過度補貼”。①Lineamientos de la política económica y social del partido y la revolución,http://www.granma.cubaweb.cu/secciones/6tocongreso-pcc/Folleto%20Lineamientos%20VI%20Cong.pdf勞爾指出:“多年來,在廣大民眾中已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對社會主義的錯誤的站不住腳的觀念,如基于社會公正,革命政府采取過分的包辦主義、理想主義和平均主義的做法,必須予以徹底改變。”“許多古巴人把社會主義同配額和補貼、平等與平均主義混為一談,不少人把供應本看作是永遠不應取消的社會成就。”[8]古巴全國人大于2013年決定逐步廢除配給制,將面向全民的食品和日用品補貼制度調整為只針對特定困難對象的傾斜性補貼;改變以往對國有企業、預算單位無償和平均的資源配置方式,通過發展批發采購市場、出租設備與實施等方式配置國有企業、預算單位和非國有企業的資源,邁出了消除平均主義的關鍵一步,新的公平與效率觀正逐步形成。
2.采取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提高效率的措施。《綱要》確定了系列提高效率的措施,這些措施主要有:改革計劃的方法、組織和管理,計劃須考慮市場的變化;實行政企分開,國有部門減員增效;擴大國企自主權,對經營不善的國企進行清算和轉制;采取激勵措施調動職工積極性,實行貢獻導向的分配制度,企業稅后收益可用于建立發展、投資和激勵勞動者的基金;承認外商投資(含混合企業)、合作社、小農經濟、承包、租賃、個體經濟和其他方式是國民經濟的主要形式,大力發展個體經濟,讓國有部門裁員中的約25萬人成為個體從業人員;放寬旅游業經營限制,允許國營旅游行業將住宿、餐飲、短途客運等業務外包給個體經營者;設立馬里埃爾發展特區,吸引外國投資者對制藥、生物技術、可再生能源、農業、工業、旅游、不動產行業、通訊、信息與基礎設施進行投資;采取有助于經濟效率和國家預算收入持續增長的財政政策,采用有差異的和靈活的稅收制度以激勵農業生產和進口替代產品的發展;將投資優先引導到短期內能產生效益的生產領域和服務領域以及國家經濟持續發展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科學、技術、創新和環境政策,以提高經濟效率,擴大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進口替代,滿足人民的需要,保護環境、遺產和民族文化。古共六大后,以上措施在逐步落實,有些已初見成效,如個體從業人員到2013年6月底達到43.6萬人。
3.在糾正錯誤過程中增進效率。勞爾的改革要實現在確保公平的前提下不斷提高效率,從而增進和保障更高水平的公平,就必須走出卡斯特羅時代“強調公平而忽視效率、講效率而損害公平、為公平而不惜犧牲效率”的惡性循環,避免《綱要》確定的措施不致因自己的錯誤而未到達預期目標。勞爾在古共六大的報告中指出:“我們確信在古巴唯一可能使革命和社會主義失敗、危及到我國將來的事情,是我們沒有能力去改正50多年來我們一直在犯的錯誤和我們可能犯的新錯誤。”古巴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曾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卡斯特羅在古共一大就曾總結說:“在我們的經濟組織中我們已經犯了唯心主義的錯誤,有時甚至忽視我們應當遵循客觀經濟規律這一現實。”2005年,卡斯特羅在哈瓦拉大學的講話中指出:“多年來,我得出的結論是:在我們大家所犯的錯誤中,最大的錯誤是,我們相信某人懂得社會主義,或以為某人知道如何來建設社會主義。”這些錯誤還包括對個體勞動和個體經濟的偏見、把平均主義的做法視為公平、忽視效率、不計成本等等。勞爾執政后反思古巴社會主義建設歷程中所犯錯誤,認為這些錯誤已危及到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要通過改革去糾正錯誤。他在2010年12月18日的講話中指出:“我們十分清楚我們所犯的錯誤,我們現在討論的《綱要》標志著糾正錯誤的道路和必須更新我們社會主義經濟模式的開始。”“我們所分析過的問題和所批評過的錯誤決不能重犯,這牽涉到革命的命運。如果我們老老實實和深刻地分析我們所犯過的錯誤,它們將變成經驗和教訓,使我們去克服,不再重犯。”[2]事實上,《綱要》和《目標》所確定的各項改革措施既是對過去古巴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堅守、對其他國家建設經驗的借鑒,也是對古巴建設過程中所犯錯誤的糾正。古巴政府不僅讓干部、群眾認識和了解過去所犯的錯誤以及糾正錯誤的重要性,同時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項改革措施,在改革進程中糾正錯誤,使糾正錯誤的成果惠及人民群眾,進而增強改革糾錯的信心,為提高效率創造條件。
古巴作為西半球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在美國的“逼迫”下宣布搞社會主義的,50多年來一直受到美國的封鎖、孤立和打壓,社會主義建設的外部環境一直很嚴峻,致使古巴在卡斯特羅執政時期不得不把政治工作而不是經濟工作作為國家工作的重心。為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共同應對復雜而嚴峻的外部形勢,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古巴采取了社會建設優先發展的發展模式,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學齡兒童入學率、成人識字率、嬰兒死亡率、人均預期壽命等均居拉美之首,某些指數甚至高于發達國家。這種在經濟發展長期停滯不前乃至出現負增長(1990—1993年)的背景下優先發展社會建設的模式,給古巴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維持已有社會建設規模的持續投入已難以為繼,滿足人民更深、更廣的社會發展需求的投入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經濟建設所需資金嚴重短缺。此外,古巴尚有巨額外債需償還。對外部環境依然嚴峻的古巴而言,依靠引進外資、獲得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等方式很難解決龐大的資金需求,切實可行的辦法是發展本國經濟。勞爾主政后,把經濟工作作為政府首要任務,把政府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通過發展經濟進而提高效率去滿足人民的需要。在2008年7月的人大會上,勞爾指出:“我曾說過,蕓豆和大炮一樣重要,后來,隨著形勢的惡化,我又說,蕓豆比大炮更重要。”在2010年4月的共青盟會上,勞爾強調“經濟戰是今天干部思想工作的中心”,“沒有一個強大和有效的農業……我們就不可能維持和提高居民的食品供應,今天我們依然得進口那些本可以在古巴種植的農產品”。在2010年11月20日的部長擴大會上,勞爾再次強調“所有政治領導人的首要課程是經濟,必須全力以赴學習經濟、發展經濟和管理經濟”[2]。古巴駐華大使白詩德說:“古巴模式是在社會領域取得成就之后,現在開始注重經濟發展。”[9]勞爾政府在此次改革中堅持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兩手抓,一方面把經濟建設擺在首位,注重提高效率,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包括社會建設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斷加強社會建設,繼續保護社會建設所取得的成就,特別關注社會各部門的戰略研究和戰略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勞爾說,經濟建設“將使國家繼續保證它們變得更加容易:免費的保健和教育服務、憑借社會福利制度保證全體人民的平等地位、充分的社會保障;促進體育教育和運動、保衛民族性以及保護國家的文化、藝術、科學和歷史財富遺產”。這是對經濟建設與社會建設關系的最好詮釋。
勞爾政府立足本國實際,開啟了古巴經濟和政治改革的航程,把改革視為“去改變任何必須被改變的事”。古巴政府改革的價值導向是衡量什么是“必須被改變的事”的標準,即改革必須有利于捍衛和完善古巴社會主義、有利于提高效率與促進公平、有利于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的發展。改革的價值導向,不僅是關乎改革的方向,更影響著改革的進程與結果。美國對古巴持續50多年的封鎖、敵視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加之古巴國內的重重困難,此次古巴改革可謂任重道遠。堅持自己確定的價值追求,走出一條古巴特色的改革之路,當是古巴凝聚力量、攻堅克難、不斷前進的可行之路。
[1]肖楓,王志先.古巴社會主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1.
[2]徐世澄.勞爾·卡斯特羅有關古巴經濟變革的論述和古巴經濟變革的最新動向[J].當代世界,2011(3):24-27.
[3]王承就.古巴“更新經濟模式”析評[J].社會主義研究,2011(3):133-136.
[4][古]薩洛蒙·.蘇希·薩爾法蒂,卡斯特羅語錄[M].宋曉平,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252,264.
[5][古]菲德爾·卡斯特羅.歷史將宣判我無罪[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5-46.
[6]格澤高滋·W·科勒德克.古巴改革:別把孩子同洗澡水一起倒掉[J].中國經濟周刊,2012(31):20-21.
[7][古]菲德爾·卡斯特羅.在古巴共產黨第一、二、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中心報告[M].王玫,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94.
[8]王承就,王瑩瑛.勞爾·卡斯特羅的社會公平思想[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2-5.
[9]馬凌.古巴模式:先發展社會后發展經濟[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03-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