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潔,尹 磊,高 然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 婦一科,云南 昆明 650031)
慢性盆腔疼痛(CPP) 是一種常見癥狀,由各種功能性或/和器質性原因引起骨盆及其周圍組織疼痛為主要癥狀,時間超過6個月的一組疾病或綜合征,其嚴重程度已引起相關功能障。CPP涉及內外科、婦產科、等諸多學科,本文主要探討由婦科疾病引起的CPP的治療方法。
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CPP患者,患者的年齡為(19~55) 歲,平均(32.5±4.56) 歲;病程9個月~13年,平均(5.75±3.51) 年,均為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史者。150例患者中宮內膜異位42例,盆腔靜脈淤血綜合癥26例,慢性盆腔炎52例,盆腔粘連30例?;颊呔ㄟ^B超或腹腔鏡檢查確診為CPP,將所有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75例患者。
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疼痛明顯時,采用口服維樸芬0.1mg,2次/d,連續服用(3~5)d。
治療組:患者月經前1d或月經當天、疼痛明顯時,采用Vitk3 8mg進行穴位注射,具體方法,左右腳三陰交處各注射Vitk3 4mg,每月1次,3月為一療程,操作程序 ⑴患者取舒適體位;⑵取穴:內踝上3寸,脛骨后緣;⑶局部皮膚常規消毒;⑷用無痛快速進針法將針刺人皮下組織,然后慢慢推進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脹等“得氣”感應;⑸注射器回抽無回血,即可將藥物注入。
3.療效評定 有效:治療一療程后疼痛(臨床)癥狀及體征較治療前明顯緩解或消失,(0.5~1) 年未復發;顯效:治療一療程后疼痛(臨床)癥狀及體征較治療前有所減輕;無效:治療后疼痛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與有效率相加。
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
結 果 對照組和治療組經治療療效顯示,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低于治療組,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照組和治療組(各組75例) 治療效果對比,見附表。
討 論 CPP是婦科常見病癥之一,其發病隱匿,病因復雜,涉及眾多學科及系統,如泌尿系統、生殖系統、消化系統、肌肉骨骼系統、神經系統等。從流行病學來看,雖然CPP非常常見,很多經驗表明以子宮切除術治療癥狀嚴重的軀體性(不一定在盆腔) CPP療效很難長期維持。國內有關CPP的研究僅為零星報道,故CPP在我國婦女人群中的發病率尚不清楚。國外有學者報道,每7位婦女就有1人患CPP,而在育齡期女性中發病率高達39%;CPP在婦科門診患者中約占2%~10%。CPP患者由于疼痛縮短每月工作時間,還有花費在藥物、手術等方面的費用,會導致很大的經濟損失。在人口統計方面,CPP患者平均于出現癥狀后2.5年就診,好發年齡在30歲左右,與歇斯底里神經癥發病年齡一致,多數已婚而且已生育過。文獻報道發病情況沒有明顯種族差異其受教育程度與對照組亦相似,美國CPP患者中現役女兵所占比例較大,國內的情況不詳。CPP患者自然流產的發生率高于對照組[1]。CPP是一個多因素問題,尚沒有一個簡單的病因學可以解釋它,故明確的診斷亦非易事。目前人們對盆腔痛的神經生理及藥理還有許多爭議,這也是人們研究的熱門。盡管急性盆腔痛的神經傳導機制已經確定,但對CPP感覺傳導機制尚無定論。CPP的特點是病因復雜,雖然腹腔鏡檢查是診斷CPP的金標準,但有時即使做了腹腔鏡檢查或開腹探查也找不到明顯原因,患者卻一再主訴有盆腔疼痛,并伴有抑郁、多疑或焦慮等神經精神癥狀,這類病人還可表現為多種心理障礙如睡眠異常人格障礙等。國內某些學者做過調查,CPP病因屬于社會心理因素所致占盆腔疼痛總數5%~25%[1]?,F代研究表明,CPP患者體內免疫球蛋白下降,致使免疫功能低下,更由于疼痛引起皮質激素增高而抑制機體抗體反應,影響淋巴細胞的成熟,使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從而導致患者反復感染,使疼痛持續不能緩解[2]。引起慢性盆腔疼痛的常見婦科疾病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慢性盆腔炎、盆腔粘連、盆腔靜脈瘀血癥、絕育術后及宮內節育器等。CPP得不到明確診斷及恰當的治療時,往往導致不孕癥。CPP的治療目標是緩解疼痛、改善功能和消除心理障礙,對于CPP的治療是否成功或有效,并不是非要疼痛完全緩解才算,只要疼痛無加重或逐漸減輕;或病理改變無加重或逐漸減輕;或雖然疼痛依舊,但精神狀況或工作和生活能力改善;或能夠長期免于手術;或即使是能堅持服藥和積極配合治療都是成功標準。

附表 對照組和治療組治療效果對比(%)
穴位注射療法是按照穴位主治功能和藥物的藥理作用,采用小劑量中西藥注人穴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是通過針刺、穴位和藥物相結合的一種治療方法。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的治療中。近十幾年來一些專家學者開始結合現代藥理學方法,生物化學分析手段、經絡理論以及針刺原理等來探索穴位注射的機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本文采用的三陰交處注射Vitk3治療CPP的方法,主要根據三陰交對婦科疾病甚有療效及Vitk3具有解痙作用的原理,通過針刺與藥物相結合,從而起到治療CPP的作用。通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療效觀察及統計學的結果顯示,治療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并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三陰交處注射Vitk3治療CPP,具有療效明顯,簡單,安全,易于操作的優點,不失為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的治療方法。
[參考資料]
[1]曹澤毅,主編.中華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2]彭衛東,劉藝,鐘萍.中醫藥治療慢性盆腔疼痛癥淺談[J].四川中醫,2006,24(3):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