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燕,張 力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耳鼻喉科,云南 昆明 650032)
內耳、聽神經或聽覺中樞器質性病變均可阻礙聲音的感受與分析或影響聲音信息傳遞,由此引起的聽力減退或聽力喪失稱為感音神經性耳聾[1]。對于聽力損失>70dB的重度及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人工耳蝸植入是目前幫助重度及極重度耳聾患者恢復部分聽力的唯一有效治療方法。云南省作為先天性耳聾疾病高發省份,目前約有6萬名適合做人工耳蝸手術的適齡患兒。2012年由中國殘聯與衛生部共同開展“七彩夢行動計劃”針對符合條件的聾兒實行免費救助。我院作為云南省唯一一家該項目的定點手術醫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共成功開展此項目人工耳蝸植入手術100例,現將該項目貧困聾兒救助項目人工耳蝸植入圍手術期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一般資料 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我科共完成免費救助項目兒童人工耳蝸植入100例,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齡1~18歲,平均4.3歲,住院天數5~7d。所有患者均為雙側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均符合《人工耳蝸植入工作指南》的手術標準[2],且大部分聾兒均來自云南貧困山區。
手術方法 患兒經檢查后在全麻下行右耳電子耳蝸植入術,在耳后做弧形切口,暴露鉆骨,以CT為指導,于鉆骨短腳尖下處開始打開面隱窩,通過面隱窩觀察圓窗,于圓窗龕處用電鉆打開耳蝸鼓階,與顳線成45度角植入電極,經植入孔將人工耳蝸接收器放入顳骨后上方磨好的骨槽內,固定,進行電極阻抗檢測,逐層縫合切口。進行加壓包扎,術畢。
護理體會 1.入院宣教:由于該項目的接受對象主要為貧困聾兒,大部分來自云南邊遠山區,患兒家長文化層次較低,大部分為小學、初中文化,甚至部分家長為文盲,因此入院宣教異常艱難,也尤為重要。我科在患兒自入院之時起,即由責任護士一對一詳細地進行入院宣教。
⑴環境介紹 病室及病區環境介紹。
⑵用餐介紹 電話預定或營養餐廳用餐,注意患兒飲食衛生,防止腸道感染等。
⑶患兒安全 患兒必須由1~2名家長全程24h看護,防止患兒跌倒墜床、防止病室飲水機開水燙傷患兒,防電傷,防止患兒在電梯門口玩耍不要因貪玩獨自進入電梯防走失。
⑷清潔衛生 患兒清潔衛生較差,患兒入院后即安排患兒在氣溫較高的中午洗頭、洗澡,修剪指甲。
⑸防止術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叮囑患兒家屬圍手術期間盡量減少患兒到人員密集的地方去,以減少感染機率。
2.術前護理 ⑴心理護理:①患兒心理護理按照患兒年齡和性格與其進行溝通。注重首因效應,護士要微笑,應用簡單的手勢及肢體語言與患兒進行交流,適時鼓勵和小禮物獎勵患兒,減輕患兒的焦慮和恐懼。
②家長心理護理 人工耳蝸植入體價格昂貴,雖然患兒住院期間所有治療費用都是免費的,但家屬對耳蝸植入的相對期望值仍然很高,故護士在關注患兒心理的同時,也要對家屬的心理預期有客觀的評估,為手術醫生提供必要的信息,與手術醫生共同召集所有手術患兒的家屬對其進行宣教,使其正確認識國家的惠民政策和手術風險,強調醫生、護士對其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取得家屬的理解。
⑵術前檢查:由責任護士積極協助患兒完成多項術前常規檢查及專科檢查。如:裸耳和助聽聽閾測試、聲導抗-鼓室圖、聽性腦干反應、多頻檢查及耳聲發射,MRI,顳骨CT等檢查項目。
⑶術前準備:定時開放病室門窗通風,保持病房空氣清新,溫度18~20℃,濕度50%~60%。手術前1 天為患兒剃光頭,做好皮膚準備,進行相關藥物過敏試驗。由責任護士和當班夜班護士反復交代患兒家屬患兒手術前禁食,水6~8h,并強調進食水后患兒即不能行手術的原因,以防止患兒家屬因無知不重視或心痛患兒而私自給患兒進食。術晨,為患兒脫去貼身衣物更換手術衣,前臂上留置靜脈留置針,并用紫外線消毒病房。
3.術后護理 ⑴體位:患兒術后取健側臥位,防止患兒嘔吐引起窒息。同時為了防止電極脫落或錯位術后囑患兒絕對臥床3d,取健側平臥位,但由于患兒多有躁動,指導家屬給予安撫,必要時給與平抱患兒。防止患兒因煩躁而用手抓扯加壓輔料。術后6h針對好動的患兒用患兒習慣的方式,如背帶背患兒或手抱患兒,以盡量減少患兒在術后前3天的活動,以免碰壓切口或造成電極脫位、錯位。
⑵飲食護理:由于患兒禁食時間較長,患兒術后護士在麻醉師的指導下,評估患兒完全清醒后可給與少量清水嘗試性喂食患兒,在無嗆咳的情況下,給與患兒一些流食,并且囑家屬不要給患兒空腹飲食牛奶,以免造成因胃腸道不適引起的嘔吐。且術后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軟食為主,避免因咀嚼導致下頜劇烈活動,增加切口張力,影響愈合或引起植入體移位。
⑶并發癥預防及處理:按照Cohen(1988)[3]的描述,人工耳蝸手術的并發癥可分為主要(Major) 并發癥和次要(Minor) 并發癥。主要并發癥是指需要取出人工耳蝸植入體或需要再次行植入手術的并發癥,包括皮瓣壞死、不可控制的嚴重感染、腦膜炎、電刺激導致嚴重的面神經抽搐、電極未植入耳蝸內等。次要并發癥指通過保守治療可以解決或緩解的并發癥,如皮下血腫、暫時性面癱、頭暈及平衡失調、味覺改變、鼓膜穿孔等。術后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的切口及全身情況,包括患兒的生命體征、瞳孔、意識及肢體活動情況,切口局部皮膚情況,敷料有無滲血及包扎是否到位,有無面部抽搐、眼瞼閉合不全、口角歪斜等面癱表現,有無惡心、嘔吐癥狀,有無不愿起床、進食等眩暈感表現,發現異常及時通知醫師。
⑷心理護理:術后患兒易哭鬧,再次看見穿白大褂的醫護人員可能更加恐懼,護理人員應態度和藹、耐心細致地與患兒溝通,如給患兒玩具、玩小游戲等,以減輕患兒的恐懼情緒,取得其配合。同時護理人員還要注重患兒家長心理變化及需求。如給患兒家屬解釋患兒術后哭鬧的患兒可能是由于麻藥的影響或不舒適所致,防止患兒家屬不理解而對患兒發火或跟著哭泣。
4.出院指導 人工耳蝸植入術出院后的患兒需在家長指導下注意養護植入設備及體外設備,注意遠離高磁場及電離輻射的場所,如高壓電場,MRI場所等,同時注意防潮、防撞擊、防靜電等。患兒出院后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以防感冒引起耳部感染而影響植入體,同時防止劇烈運動撞擊植入體和外部裝置。
小 結 人工耳蝸可以代替病損的耳蝸,幫助感音神經性聾患兒獲得聽力,提高兒童語言交流能力[4],是廣大耳聾患者的福音,然而由于其高額的費用,致使一些貧困聾兒與之失之交臂。“七彩夢行動計劃”為這些貧困聾兒與有聲世界建立了一座橋梁,作為定點手術醫院,每一位醫護人員擁有了一份神圣而艱巨的責任。每一位護理人員只有不斷的強化專業知識,不斷學習總結經驗才能更好的為這些患兒提供更優質、更安全的服務,為他們的康復,為他們的明天提供更可靠的保障。通過我們精心的護理,該100例貧困聾兒均痊愈出院,“七彩夢行動計劃”仍在繼續,我們的護理隊伍任重道遠。
[1]田勇泉.耳鼻喉頭頸外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53.
[2]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耳鼻喉科雜志編輯委員會.人工耳蝸植入工作指南(2003年,長沙) [J].中華耳鼻咽喉雜志,2004,39(2):66-69.
[3]COHENNL,HOFFMANRA,STROSCHEIN M.Medical or surgical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Nucleus multichannel cochlear implant[J].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88,97(Suppl.135):8-13.
[4]劉先娟,張述華,宋瑞英,等.39例人工耳蝸植入術圍手術期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4):48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