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平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一四七團,新疆石河子832045)
棉花生長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
夏金平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一四七團,新疆石河子832045)
棉花生長中后期進入生殖生長旺盛期,蕾鈴迅速膨大,此期管理技術是否到位將決定棉花最終能否獲得高產。為此,本文對棉花中后期水肥運籌、病蟲害防治及有效防止蕾鈴脫落等關鍵技術進行總結,以供廣大種植戶參考。
棉花:灌水;施肥;病蟲害;防治
缺水會使棉花落葉、掉鈴或枯死,但水過量又會導致田間土壤板結,透氣性差,葉片或腋芽突長,既消耗養料又使田間郁閉,光照作用降低,因此,灌水量必須適度。一般棉田7 d左右灌水1次,每次用水量25~30 m3/667 m2,沙性偏重的棉田,尤其在持續高溫的情況下,可在5 d左右灌水1次,灌水時間盡可能避開當天12:00~17:00的高溫期,避免高溫下水遇沙土形成蒸汽,造成花鈴脫落。
肥料是產量形成的物質基礎,尤其是在棉花中后期,生殖生長旺盛,棉花因缺肥不僅影響生育進程,而且會影響產量和品質。建議目標籽棉單產在450 kg/667 m2,可在前期施肥的基礎上在8月上、中旬每7 d滴灌1次,配施尿素8~10 kg/667 m2、99%高純度晶體和磷酸二氫鉀5 kg/667 m2,8月25日前后停水、停肥。
棉花生長中后期,病蟲害防治是一項重要的田管工作。枯萎、黃萎病及三蟲的發生危害嚴重,要確保防治結合的植保原則,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3.1 枯萎、黃萎病的防治
新疆棉區由于多年重茬,不能合理輪作倒茬,連作棉田土壤中的枯萎、黃萎病菌逐年增加,高溫持續時,在水的作用下,高溫、高濕會導致病情指數加劇,因此預防尤為重要。在發病初期,可選擇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000倍液、3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多菌靈500倍液或10%混合氨基酸銅水劑(萬枯靈)300倍灌根即可,也可用百枯凈、乙蒜素幾種殺菌劑輪換交替使用,每7~10 d滴1次,連續使用2~3次效果更好[1]。
3.2 蟲害防治
此時期棉蚜幾乎已消退,但紅蜘蛛、棉葉螨和二代棉鈴蟲仍是發生期,因此,棉田防治工作仍需加強。8月份氣溫高,多風,葉螨繁殖擴散快,可選用殺螨劑阿維菌素、螨危和氯氰菊酯等2~3種藥劑交替使用以有效防治蟲害。
棉花屬喜溫作物,但并不是氣溫越高、越熱就越好。棉花開花授粉期間,極端最高溫度在35℃以上的氣溫持續時間長則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生長緩慢,花藥在12 h不能達到子房,便不能受精,而最低溫度連續5 d以上在26℃以上,可導致10 d以后開的花粉敗育,不能授粉,導致蕾鈴脫落。
4.1 增加田間濕度
田間需保持35%的濕潤度以使棉花生殖器官柱頭保持濕潤從而利于受精。因此,補充水分尤為重要。強光高溫田間耗水快,在水源允許的情況下,應4~6 d進1次水,縮短供水周期,保持田間濕度,為授粉營造一個有利環境。
4.2 增施微量元素肥料
棉花花期除施用氮、磷肥以外,需在補充水分的同時增施硼、鋅、鉀肥,硼肥每次用量在20 g/667 m2以下,過量會導致棉株葉片邊緣發紅,似燒焦樣。
5棉田脫葉技術
脫葉劑一般于9月1~10日采用吊桿式噴霧機噴施,適宜的脫葉劑及用量為脫吐隆12~15 g/667 m2+乙烯利70~100 g/667 m2或用瑞脫隆30~35 g/667 m2+乙烯利70~100 g/667 m2。噴施原則:種植密度大、葉面積系數較大時,選用上限劑量;種植密度小、噴施時間早,選用下限劑量。
[1]王曉波,畢玉昌.棉花中后期田間管理技術[J].安徽農業,2003(7):21.
201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