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
(萬州區婦幼保健院,重慶404000)
淺析醫德醫風缺失的原因及對策
周建平
(萬州區婦幼保健院,重慶404000)
現階段,因部分醫務人員醫德醫風缺失,導致醫患關系緊張,影響了醫院的形象及發展。該文綜合分析了醫務人員醫德醫風缺失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場經濟影響、醫療服務市場的特殊性、醫院管理因素及個人因素等,并提出加強醫德醫風教育、開展督查、落實獎懲、建立服務基層制度等對策。
醫德醫風; 缺失; 原因分析; 對策
醫德醫風屬于職業道德的范疇,是指醫務人員應具有的醫學道德和風尚,是醫院文化的核心內容。良好的醫德醫風是醫務人員從事臨床工作的基本條件,也是提高醫療質量的前提。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給醫院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部分醫務人員表現為醫德醫風缺失,損壞了醫院的整體形象,惡化了緊張的醫患關系,影響了醫院的和諧,阻礙了醫院的發展。現將醫務人員醫德醫風缺失的原因及對策分析如下。
1.1 外部環境因素
1.1.1 市場經濟的影響 市場經濟具有平等開放性、競爭性的特點,提倡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等價交換的原則,促使醫院和醫務人員為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努力提高技術和服務質量,提高競爭力。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同時,一些人對市場經濟特點錯誤理解,滋生了“金錢至上”的觀念,助長了醫務人員的拜金思潮,降低了其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從而影響了醫院的醫德醫風建設。部分醫務人員理想信念、政治意識、黨性理念、奉獻精神、職業道德意識淡化[1],片面追求物質利益,扭曲了正常的醫患關系。有的醫務人員認為患者請客送禮是對自己勞動的合理補償,對一些有錢有勢的患者區別對待,甚至按照患者是否送“紅包”來安排手術和住院時間,延誤病情,把醫患關系變成了“利益交換關系”,把手中的處方權、手術刀、住院權等作為謀取個人私利的籌碼。
1.1.2 醫療服務市場的特殊性 醫療服務市場中,由于醫療行業的專業性和技術性,醫務人員具有豐富的疾病診斷、治療方面的知識和經驗,而患者由于疾病的痛苦,迫切需要醫務人員提供醫療服務,對醫療服務需求的數量、質量、價格沒有決定權,處于弱勢地位。面對患者的“無知”,部分醫生不顧醫德醫風,對患者開“大處方,大檢查”,為個人謀取私利且自圓其說。
1.1.3 醫院管理因素 目前我國醫療機構以非營利性國有醫院為主,各級政府對醫院的財政投入不足,醫院的發展及人才隊伍的穩定主要依靠業務收入。在這種情況下,醫院管理者不得已把經濟利益放在首位,忽視了醫院的公益性,對臨床科室及個人的考核及績效發放以工作量及經濟收入為主要指標,助長了醫務人員亂收費、多收費、過度醫療等現象。同時,醫院為節約成本,人力配備不足,醫務人員處于超負荷勞動狀態,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壓力,使醫務人員疲于應付,忽視了與患者的良好溝通及熱情的服務態度,表現出生、冷、硬、推等現象。
1.2 個人因素 未自覺加強醫德醫風修養,面對社會不良風氣意志不堅定是醫務人員醫德醫風缺失的主要原因。醫務人員擔負著“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光榮使命,高尚的醫德、嚴謹的醫風是合格醫生應有的素質和必備的條件。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醫務人員淡化了“為患者服務”的理念,唯我獨尊,對患者態度生硬,缺乏同情心;把治病救人作為發財致富的手段,收受“紅包”、“回扣”,濫用高檔藥,甚至就個人收入互相攀比,嚴重損害了醫務人員的形象。
2.1 加強醫務人員醫德醫風教育 在現階段,應始終把醫德醫風教育作為培養醫務人員的首要任務,做到“行醫先做人,樹人先樹德”,努力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醫療人才隊伍。醫學院校不僅要注重醫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要把醫德醫風教育列為專門課程,使醫學生充分認識到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在醫療行業的重要性,牢固樹立救死扶傷的理念,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張秀芬[2]通過開展醫學生模擬患者、體驗美好的或職業素質缺失的職業形象等換位思考的方式,增強職業道德教育的說服力,激發醫學生自覺追求美的職業形象,理解患者,規范自己的言行,取得較好的醫德醫風教育的效果。醫院是實踐醫德醫風的場所,在新員工崗前培訓中應進行嚴格的醫德醫風教育,并充分發揮高年資醫務人員傳、幫、帶的作用。臨床帶教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醫學知識的傳授,更應重視醫德醫風的教育[3],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既傳知識、帶技術,又傳醫德、帶作風,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帶動醫療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2.2 開展醫德醫風督查 醫療機構應制定醫德規范并建立完善的醫德考評體系,加強醫德醫風督查工作,落實獎懲措施。通過建立舉報信箱、舉報電話、醫德醫風問卷調查等方式,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鄭道博[4]調查結果顯示,設計全面、科學的醫德醫風問卷并廣泛開展門診患者、住院患者、出院患者、醫務人員的問卷調查,是實行群眾監督的有效辦法,能及時了解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落實情況,查處醫療不正之風,為改進醫德醫風建設提供依據。堅持開展自查自糾工作,查找醫德醫風薄弱環節及主要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醫德醫風考評要樹立全員、全程、全方位的意識,消除僅重視臨床一線醫務人員考核的思想誤區,醫技科室、“窗口”崗位和行政后勤部門同樣應樹立為患者服務、為臨床一線服務的意識,使全院員工互相影響、相互促進,推進醫德醫風建設。張誼[5]認為,通過建立醫德醫風電子考評機制,能夠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提高服務對象滿意度,增強醫院管理的科學性及考評機制的實效性,值得其他醫療機構借鑒。
2.3 建立并落實獎懲制度 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必須堅持嚴格的獎懲制度,做到獎罰并舉。對醫德醫風優秀的人員,不僅要給予物質及精神獎勵,同時要樹立典型,大力宣傳,充分發揮榜樣的正面作用;對醫德醫風不良現象應嚴肅查處、公開曝光,落實處罰措施,絕不姑息手軟,真正發揮警示作用。要把醫德醫風好壞作為醫務人員晉升、晉級的重要指標,促使醫務人員自我約束,營造良好的醫德醫風氛圍。
2.4 建立醫務人員服務基層的制度 劉作政等[6]主張從醫學生開始,即應建立醫務人員服務基層的制度,增加他們深入基層參加社會實踐的時間,參加農村巡回醫療,了解基層缺醫少藥的現狀,體驗老百姓的疾苦,激發他們的良知及社會責任感,履行“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
“醫乃仁術,重在醫德”。良好的醫德醫風有利于塑造醫院的良好形象,增加患者對醫院的理解和信賴,融洽醫患關系[7],增強醫務人員為患者服務的意識及責任感,確保醫療質量及醫療安全。醫學院校及醫療機構應將醫德醫風建設作為常抓不懈的主題,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
[1]張思君,王同亮,王曉鐘.淺談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醫德醫風建設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1,22(2):157-159.
[2]張秀芬.運用換位思考加強醫學生醫德培養[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6):1351-1352.
[3]余紀會.醫學生臨床實習帶教的實踐與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7):1104-1105.
[4]鄭道博.5400份醫德醫風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0,16(12):746-747.
[5]張誼.建立電子考評機制強化醫德醫風建設[J].現代醫藥衛生,2015,30(20):3188-3189.
[6]劉作政,蒲曉兵.注重醫德建設構建和諧醫院[J].成都醫學院學報,2008,3(2):142.
[7]劉俊榮,董玉整,伍天章.當前我省醫院文化建設的基本狀況及其對醫患關系的影響與對策[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3,19(10):600-60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1.067
B
1009-5519(2015)21-3361-02
2015-07-24)
周建平(1975-),女,重慶萬州人,副主任護師,主要從事醫德醫風建設、醫院感染管理內的工作;E-mail:485362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