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露水處方及制備工藝與應用的研究進展
作者單位:243000 安徽馬鞍山,解放軍86醫院藥械科
@qq.com
朱志遠,李征,袁靖,張國強
[關鍵詞]花露水;處方;工藝;應用;進展
花露水是中國特有的香水類產品,最早用花露油作為主體香料,以乙醇制成的一種香水類產品,主要作用為掩蓋氣味,兼有除菌去污作用。其處方為3%左右香精,70%左右酒精以及25%蒸餾水。由于這種配比易滲入細菌內部,花露水也可作為有香味的消毒劑使用[1]?,F今花露水在處方和工藝上不斷改進,在保留原有主方基礎上,添加一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功能的中藥成分,從而使花露水除了原有功效外,還具有祛痱止癢、治療皮膚病[2]、提神醒腦等功效。如花露水中加入薄荷腦等成分,使之更為清涼[3-4];加入驅蚊劑(避蚊胺與驅蚊酯),使其具有驅蚊效果[5]。此外,花露水中往往輔以少量螯合劑[6]、抗氧劑[7]及色素等成分,提高其觀賞性、安全性、穩定性及其功效。目前花露水已成為解決炎夏痱熱燥癢等皮膚疾病必備產品,本文簡要介紹花露水處方、制備工藝及應用的研究進展。
1花露水處方及生產工藝
1.1主要成分六神花露水將中藥“六神丸”[8]與花露水相結合,具有“去痱止癢、提神醒腦”的功能。六神丸主要成分有珍珠[9]、麝香[10]等,將其溶于冷開水或米醋中,具有消腫止痛功能,而將其配制成醇溶液,其吸收度與功效無法考察;隆力奇驅蚊花露水與強生嬰兒驅蚊露中均添加了驅避劑[11]。隆力奇中添加5%避蚊胺,強生驅蚊露中主要為驅蚊酯,含量高達11.5%,兩者均屬于農藥成分,微毒。國家標準規定花露水中驅蚊原藥不能超過5%,而嬰幼兒處于生長發育旺盛階段,透皮吸收度較高,其安全性存在很大隱患。
目前我院正在對花露水處方和工藝進行研制,在原有處方基礎上加入具有皮膚感覺欺騙功能的薄荷腦[4]、水楊酸等成分,這些成分易溶于乙醇,0.1%薄荷腦與皮膚接觸即可產生清涼感,0.1%水楊酸與皮膚接觸有灼熱感,這些感覺可掩蓋皮膚原有的瘙癢感,從而起到止癢效果。此外,水楊酸還可作為防腐劑。麝香草酚、冰片等本身具有殺菌消毒的功效,0.5%冰片制成醇溶液即可使殺菌效果增強[12-13];0.5%香茅油[11]成分具有驅蚊功效,但其在乙醇中溶解度低,加入0.05%增溶劑吐溫-80[14]即可形成醇油共存的穩定溶液。此外,為增加溶液穩定性,需加入金屬離子螯合劑;為減少皮膚刺激性,加入pH調節劑;為增加外觀舒適度及氣味,可添加少量色素、香精成分,其添加量均不超過0.1%。此工藝的花露水產品不僅具有祛痱止癢、抑菌消炎、提神醒腦等功效,而且安全性、穩定性高。
1.2配制工藝最適合配制花露水的容器為玻璃,因其易碎、重量大、成本高等缺點,多數花露水生產廠家選擇型號為316的耐腐蝕不銹鋼作為花露水配料罐。由于某些花露水產品中含有水楊酸成分,水楊酸可與鐵制容器中某些金屬離子發生反應改變顏色,導致溶液穩定性降低。為避免此類現象的產生,在其配制過程中加入避免重金屬離子干擾的金屬離子螯合劑。花露水基本處方中薄荷腦、冰片等成分均溶于乙醇形成無色的穩定溶液,配制的花露水溶液應為無色澄清液體,但市售花露水主要為湖藍色、淡黃色或淺綠色澄清液體,這些顏色不僅可以掩蓋水楊酸反應所生成的顏色,還可以使人們購買花露水時從視覺上感受清涼,產生視覺沖擊的效果,增加購買欲望,此外鮮明的顏色可避免誤用。
目前花露水包裝材料多采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塑料噴瓶,PET具有輕便、透光度高、耐摩擦、耐高溫、柔軟度高、安全性高、成本低等優點,制成噴霧劑分散均勻、涂布范圍廣。原來用于分裝花露水的玻璃瓶包裝,由于存在易碎、重量大、攜帶不便等情況,已被逐漸取代。
1.3陳化過程花露水陳化是將其中有效成分與乙醇靜置一段時間(一般在溫度18~26 ℃、相對濕度45%~65%條件下存放7 d),使溶液中某些成分與乙醇充分反應,生成具有香味的脂肪酸酯,從而使溶液香味更加濃郁。市售的花露水雖然含有大量香精成分,但其香味濃郁且無乙醇的刺激性氣味,即是由于陳化過程的作用。
由于70%~75%乙醇具有殺菌作用,一般花露水選取70%乙醇作為溶劑。但乙醇具有刺激性氣味,可對人產生不適感,為改變花露水中乙醇刺激性氣味,可減少乙醇含量。但花露水中薄荷腦、冰片、水楊酸、麝香草酚成分易溶于乙醇,微溶或不溶于水,降低乙醇含量可導致這些成分溶解度降低,出現油水分離的現象,且乙醇含量的減少還會減弱消毒殺菌效果?;端谐煞州^復雜,某些成分可與乙醇反應生成具有香味的酯類成分,一方面淡化乙醇原有的刺激性氣味,一方面酯類成分具有特有的濃郁香味,掩蓋乙醇氣味[15]。陳化過程本質上是一種“慢化學反應”過程[16],陳化過程可中和乙醇刺激性氣味,也可減少香精添加量[17],但花露水中原有的有效成分在陳化過程中功效是否降低或消失,生成具有香味的酯類物質是否存在毒性、刺激性、致敏性,這些情況有待進一步研究。
2花露水的功效與應用
花露水作為一種功能性化妝品,應用的季節主要為夏季。炎夏是蚊蟲滋擾的季節,也是皮膚病以及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導致中暑、疲勞等情況高發的季節。祛痱止癢、清涼防暑等功效成為消費人群購買花露水的首要目的,故具有驅蚊、治療皮膚疾病、提神醒腦等多重功效的花露水受到人們青睞,應用廣泛。
2.1祛痱止癢、抑菌消炎痱子是因小汗腺導管閉塞導致汗液潴留而形成的皮疹,其主要臨床癥狀為灼熱瘙癢。功能性花露水中薄荷腦、冰片、麝香草酚[15]、水楊酸等成分經臨床試驗證明,外用具有確切的止癢、消腫、清涼、祛痱及抑菌消炎功效,現今市場上已有此類成分作為有效成分的藥品銷售。水楊酸醇溶液即是一種具有抑菌、止癢、軟化或溶解皮膚角質作用的藥品;0.5%的冰片既具有抗菌消炎鎮痛的作用,還可增加水楊酸等藥物透皮吸收[18];薄荷腦具有清涼止癢的作用,也可作為香料;麝香草酚與乙醇混合具有協同的殺菌作用,這些藥用成分與70%乙醇可制成穩溶液,共同起到治療作用。
2.2驅避蚊蟲現今市售的花露水添加的驅蚊劑主要有避蚊胺或驅蚊酯,主要作用機制為阻斷蚊子、羌螨等昆蟲追蹤氣味痕跡的能力。其屬于農藥成分,具有微毒性,是影響其安全性的一個不穩定因素。有關資料表明,香茅油等某些植物油同樣具有驅避蚊蟲功能,安全性較高,可作為避蚊胺或驅蚊酯的替代劑使用。
驅蚊花露水作為一種功能性化妝品,主要驅避對象為具有傳播登革熱、乙型腦炎病毒、瘧疾等病原體或疾病的蚊屬,如三帶喙庫蚊、白紋伊蚊、瘧原蚊等。但是,目前缺乏專業驅避蚊蟲評價標準,如蚊種地區差異分布、不同蚊種活動時間、蚊蟲密度等因素均影響驅蚊效果,建議將驅蚊效果作為此類花露水的一項藥用功能,建立一套系統的效果評價標準。
2.3提神醒腦在花露水處方中添加具有提神醒腦作用的成分,使其具有相應功效。冰片等成分加入70%乙醇中,所制成的花露水涂布(噴灑)于太陽穴等部位,具有提神的功效。有關報道,冰片用于耳穴治療頭痛、眩暈、失眠,有效率90%以上[19],薄荷腦、水楊酸可經皮膚吸收,作用于大腦,產生清涼或灼熱的皮膚感覺欺騙作用,亦可產生提神效果。
3小結
目前花露水高度的家庭普及率使其具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花露水的功效性及安全性越來越重視,功能性花露水作為日常家庭生活必備的乙類OTC藥品已成為發展趨勢,具有廣闊的前景。但是,目前我國花露水的應用缺乏規范的評估標準。對于花露水的功效,應盡快建立一套科學的評估標準,選取叮咬效率、止癢效率、消腫效率[20]等相關指標進行花露水有效性的評價。完善花露水制備工藝、規范花露水應用、建立一套完善的檢測與評估標準,對花露水進行質量控制是其今后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吳清平,韋明肯,闕紹輝,等.化學消毒劑作用機理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通報,2006,33(6):117-121.
[2]曾燕,辛爽.六神花露水治愈摩擦性苔蘚樣疹[J].齊魯護理雜志,2012,8(9):662.
[3]陳婷,宿樹蘭,華永慶,等.芳香類藥用植物抗炎鎮痛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1,42(6):1221-1228.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395.
[5]萬曉璐,王蘇莉,胡晏,等.5種避蚊胺緩釋制劑實驗室驅蚊效果觀察[J].中國媒介生物學與控制雜志,2007,18(3):205-206.
[6]程艷,高靜,徐紅納.螯合劑EDTA簡介[J].化學教育,2009(5):4-6.
[7]成西霞,王金.抗氧化劑普羅布考的臨床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09,2(13):125-126.
[8]崔祎,王鵬.六神丸臨床局部用藥功效探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8):46.
[9]馬麗莎,肖樹雄.藥用珍珠的藥理和臨床應用[J].中國藥師,2007,10(4):380-381.
[10]葉啟智,陳健忠.麝香的臨床應用和藥理研究進展[J].廣西中醫藥,2012,13(3):41-44.
[11]黎卓維,曾鑫年,羅詩.植物精油對荔枝蟲的產卵驅避效果[J].昆蟲天敵,2013,29(3):97-102.
[12]劉雁麗,韋柳成,沈振國,等.丹皮酚的藥理作用、提取及含量測定方法研究進展[J].安徽醫藥,2011,15(7):896-899.
[13]王玉贊,凌冰,陸永躍,等.幾種植物精油對桔小實蠅的產卵忌避作用[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10,31(2):22-26.
[14]林勇,鄭云楓,尹楠,等.吐溫-80及其助溶荊芥揮發油和丹皮酚的超濾適用性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16(12):43-45.
[15]Ferreira LS,Ramaldes GA,Nunan EA,et al.In vitro skin permeation and retention of paromomycin from liposomes for tropical treatment of the cutaneous leishmaniasis[J].Drug Dev Ind Pharm,2014,30(3):289.
[16]Di Fc,Falsetto A,De Pascale V,et al.Plasma levels of t-PA and PAI-1 correlate with the formation of experimental post-surgical peritoneal adhesions[J].Mediators Inflamm,2011,2006(4):13901.
[17]廖傳華.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技術在天然香料工業中的應用與研究進展[J].香料香精化妝品, 2013(1):27-31.
[18]劉煒,曾蔚欣,劉禮斌,等.薄荷麝香草酚搽劑中2種成分的含量測定[J].北方藥學,2011,8(5):5-6.
[19]崔東賢,杉林堅次,森本雍憲,等.中藥冰片-水楊酸低共熔物透皮吸收研究[J].藥學學報,2009,24(7):556.
[20]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854.
(收稿日期:2015-01-16)
文章編號1004-0188(2015)04-0451-03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4.045
中圖分類號R 283/944.12
文獻標識碼A
通訊作者:張國強,電話:0555-6711433;E-mail:1037878668
基金項目:南京軍區醫學科技創新課題(MS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