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杰 魏婧
重建朋友圈找回存在感
周明杰魏婧
越來越多的老人步入退休生活,生活節奏、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讓很多老人無法適應。而在兒女幫助下,靠自己努力重建朋友圈,也是很多老人重新獲得認同感和精神滿足的重要渠道。
68歲的李玉泉和老伴從山東老家來北京給閨女帶孩子已經兩年多了,今年春天小外孫上幼兒園了。兩年間,退休體育老師李玉泉從初到北京一個朋友都沒有的“宅老”,變成了小區里的紅人,社區愛鍛煉的老人都紛紛請他教授太極拳、太極劍還有健身操。
“我閨女懷孕的時候,就到處尋摸小區里哪兒有能讓我和她媽散心的地方,后來她發現附近公園里好多老人都在打太極拳。我們來之前,她特意讓我帶上打太極的服裝,還給我準備了太極劍,帶視頻的播放器,還有小音箱,讓我帶著去和那些老人們一起活動?!庇辛碎|女的提前準備,李玉泉到公園健身第一次亮相就吸引了好幾個打太極的老人,并且很快被他們接受?,F在,他們一起去附近公園鍛煉的時候,李玉泉總能享受明星般的待遇,他用的劍穗、扇墜都是跟他學拳的老人們送的,“不收不行,有時候幾個好幾十歲的老人還為我今天多指導了哪個人幾次而互相別小心眼。一種東西我一般就收一樣,要不他們還會為我用了誰的禮物而鬧別扭。一般收了哪位老人的東西,我閨女女婿都會想辦法給他們倒騰點老人需要的東西,我回贈回去。有時候我老伴也會發面做戧面饅頭或者包包子讓我帶給他們。”
小外孫適應了幼兒園生活后,李玉泉和老伴本來打算5月初就回老家,可是周圍鄰居一再挽留,“李老師,您別著急走,我才剛學了姿勢,您再教教我怎么調整呼吸”“李老師,您一走咱社區的太極劍隊可就散了”……李玉泉的行程一推再推,“現在先定在6月底,那個時候北京天也熱了,打太極的人會少一些?!?/p>
對于在北京的生活,李玉泉覺得自己過得非??鞓罚骸安荒苷f是樂不思蜀吧,但也真是挺充實的。我都沒想到能過得這么滋潤。”因為經常要在早晨出去帶操,甚至會有朋友到家中來請教哪一個招式應該怎么擺……李玉泉的老伴常常真真假假地埋怨:“你這是專職教練,兼職看孩子呢,自個兒的工作重點都沒拎清!”
上個月,年過70的王奎軍因為有腎結石住院治療了幾天,在病床前伺候的兒子驚訝地發現,幾乎每天都有好幾個老人結伴來看爸爸,而這些老人多數并不是爸爸的老同事:“有時候我從外面趕回病房,病房里全是
人,真的有嗚泱嗚泱的感覺。我爸說這都是和他一起唱歌的老朋友,我爸平時都是很‘高冷’的,跟親戚、同事之間都不怎么聊天,我真沒想到他在外面能有這么多朋友?!?/p>
王奎軍十幾年前從工廠工程師的崗位上退休了。大把的時間沒事做,王奎軍就溜達著去逛公園??吹胶芏嗬先嗽诠珗@里面唱歌,王奎軍也跟著哼哼,合唱的老人熱情地邀請他,他就跟著其中一個小團體一起活動?!坝袝r候去北海,有時候還去天壇,冬天的時候,公園里冷,大家伙兒有點堅持不住。我們團里有一個退休的大學教授,給我們聯系了朝陽的一個街道,我們就算他們街道的合唱團,冬天可以去他們活動室里練歌。平時也代表他們完成一些演出活動。現在我們還經常去原來宣武區的文化館活動。”

退休后的十幾年里,因為互相住得遠,王奎軍與原來的老同事聯系日漸減少,而他所住大院的拆遷,也讓他和很多原來的老街坊們各奔東西,唯一沒有變化的就是他仍然堅持參加最早的那個唱歌團體,并且成了他們這個老年合唱團里的骨干成員。這也使得他現在的朋友圈子跟退休前的朋友圈完全不一樣。而王奎軍顯然在這個新的朋友圈里更加愉快。王奎軍的兒子告訴記者,在被來探望爸爸的老人們震住了之后,他特意打聽了一下爸爸的故事,聽到了一個與自己印象中的父親幾乎完全不同的人——父親主動負責給合唱團發掘新歌,打歌片,打印曲譜、簡譜,是這個合唱團里的“技術顧問”,人人都叫他“王老師”?!白钭铑嵏驳氖?,那些老人告訴我,我爸在他們合唱團里是特別能說的,還專門收集各種笑話,每次活動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還從網上下載好玩圖片打印出來給大家看,這形象完全就是‘段子手’呀??墒牵綍r我爸爸話很少,我們親戚聚會的時候,我爸也很少插話,更不怎么跟大家閑聊天。我一直認為他是‘高冷范兒’……”
起初教父母用微信,曉青的本意是為了方便聯系。一段時間的聊天、發照片后,她突然驚喜地發現媽媽空白的“朋友圈”里出現了第一條信息——小區花園的風景照。很快,媽媽的朋友圈越發豐富起來,甚至“無師自通”地掌握了拼圖、添加效果等技巧。
“她在微信上加了很多以前的老同學、老同事,老鄰居,發完朋友圈之后點贊評論特別多,她玩得可起勁了。”曉青回憶,去年春節時父母來北京,媽媽幾乎每天都要發上幾條朋友圈,逛公園、逛胡同、喝咖啡……每天晚上她戴著老花鏡,捧著手機看個不停,樂
滋滋地念叨著“這么多贊”,評論也要逐條回復。
由于媽媽那邊兒親戚玩微信的比較多,曉青將大家拉到一起,建立了親友群。養生、股票、拍照……長輩們聊得可熱鬧了。“我承認平時我把這個群屏蔽了,太吵。”曉青忍不住笑,但她會一天幾次點開,迅速看看,送上鼓勵?!皩ψ约旱拈L輩嘛就不要計較品味了,歲數大的人尤其需要認同感和存在感。多關心,為他們捧捧場。”
看著微信給父母帶來的樂趣,曉青又耐心地教會了公公婆婆,并將四位老人互相添加為好友。于是無論這四人中誰發了朋友圈,另外三人都會先后跑去點贊。感受到“點贊”對于老人的非凡意義是在前幾天,曉青的公公居然專門發微信給兒子,問他:“看到曉青媽媽某天的某條狀態了嗎,你還沒去點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