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朗盛公司攜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CATARC)完成的《中國綠色輪胎發展研究報告》在上海隆重發布。報告顯示,在國外政策倒逼出口輪胎升級、國內政策淘汰落后產能、消費者接受程度越來越高的大環境下,預計2015年中國整個輪胎市場綠色化率有望突破20%,而這一數字在2010年僅為2%左右;到2020年,綠色輪胎將占到全國輪胎市場的60%以上。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所長王瑋楠表示,綠色輪胎在國內實現產業化,將基本遵循“先半鋼后全鋼、先原配后替換、先自愿后強制、先新產品后舊產品”的原則。
近10年來,隨著中國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輪胎行業穩步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國和市場。然而,國內企業輪胎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同質化嚴重,導致價格戰愈演愈烈,產能過剩矛盾突出。此外,歐美地區國家輪胎節能環保、安全等方面技術法規要求趨嚴,對出口型企業和產品形成技術壁壘;國內資源危機和環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行業政策全面鼓勵發展綠色輪胎,并將逐步設立行業準入門檻和落后產品產能淘汰機制。王瑋楠認為,這些國內外綜合因素倒逼輪胎產品技術升級,加速提高綠色輪胎研發和生產能力、實現產品和技術提前布局、免受國家和市場強制性政策約束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發展綠色輪胎將成為國內輪胎企業的必然趨勢。
在政策推動方面,王瑋楠預計, 2015-2016年C1類輪胎自愿提供關于輪胎燃油效率、輪胎濕滑抓著力和輪胎噪聲等級,C2和C3類輪胎則部分自愿發展;2017年全部三類輪胎將有序地強制實施標簽法規。
2014年,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發布了《綠色輪胎技術規范》,為進一步推出中國輪胎標簽法奠定了基礎。此外,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啟動了以推動省油為目標的“綠色輪胎”發展計劃。該計劃目標為:到2015年,50%的中國輪胎生產商能夠生產綠色輪胎,其中有不低于50%的產能是綠色輪胎,總產能25%以上為綠色輪胎。研究數據顯示,綠色輪胎可降低20%~30%的滾動阻力,從而降低整車油耗4%~7%。
朗盛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錢明誠說:“開發節能環保、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綠色輪胎,可以為緩解中國日益增加的環境壓力和資源壓力作出貢獻。作為一家特殊化學品集團,朗盛致力于憑借我們在高性能橡膠方面的知識和專長為輪胎行業轉型升級添磚加瓦?!?/p>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是歸屬國家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全國性第三方權威機構,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行業技術歸口單位。在汽車安全、汽車節能減排和新能源汽車等關鍵技術領域有很強的軟硬件實力,并在政府制定汽車行業政策、標準和法規時提供重要意見。
朗盛在全球29個國家擁有52個生產基地,核心業務包括開發、生產并銷售塑料、橡膠、化學中間體產品和特殊化學品,2013年銷售總額為83億歐元。朗盛已被納入領先的可持續發展指數道瓊斯世界可持續指數(DJSI)和FTSE4Good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