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牟聯文 覃 利
牟利忠:土家刀客的藝術人生
文 牟聯文 覃 利

民間工藝大師牟利忠正在創作
出生在利川忠路小河的利川根雕木雕藝術家——牟利忠,從小在水杉林里嬉玩,對家鄉的名貴植物始終有種揮之不去的情愫。
年輕時,牟利忠工作之余總愛在家里養點盆景,偶爾還喜歡擺弄點根雕,學習造型技藝。
1993年,年僅31歲的牟利忠因一場車禍導致左小腿粉碎性骨折,成為喪失基本勞力的三級殘疾人,他的命運也因此改變。在家養傷期間,因行走不便,鉆研根雕成為他最大的愛好。病愈后,牟利忠曾一度迷茫,不知何處是歸宿。為了養家糊口,他暗下決定,一定要尋找一種職業來養活自己、孝敬父母、撫養子女。
20世紀90年代,正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時期。荷包鼓起來的中國人開始重視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藝術品位和追求。當時,國內根雕的市場行情隨著城市的發展成熟起來,根雕藝術的價值、魅力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認可和重視。
牟利忠洞察到這一發展趨勢,將全身心投注到根雕事業中,歷經前后六七年的磨練,終于從擺弄根雕的愛好者成長為了掌握根雕技藝的行家。
2000年,利川騰龍根藝館正式成立,牟利忠也迎來了自己根雕事業的首個轉折點。根雕創作,既是想象的藝術,也是技藝的展示,重在用技藝再現想象,工在其外,藝在其內,講究“巧妙”二字。巧在尋求、發現、探索具有特殊形態的原材料,妙在一個點睛雕琢,即能化凡為奇,探尋一種似是而非、似像非像的藝術境界。
在這種靈與美的追尋中,牟利忠升華了自己的思想與情操,其根雕技藝也隨之突飛猛進。通過外出考察、學習,不斷學習借鑒、融匯貫通,不斷超越自我。

牟利忠獲得湖北省民間工藝技能傳承大師榮譽稱號
心懷對根雕藝術的執著追求,牟利忠從一名普通愛好者晉升為了一位根雕藝術家,他超凡脫俗的根雕藝術作品贏得了社會和客戶交口稱贊。2005年,他創作的《托起可可西里的明天》在中國根藝術20年暨中國根石美術精品展覽中,被評為“劉開渠根藝獎”銅牌。
無上的榮譽進一步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也為他后期事業不斷壯大打下了牢固的基礎。2010年初,牟利忠拜師跟從中國根雕創始人劉勇學習,每年劉勇都會親自到利川指點牟利忠創作。此外,他還經常和同行的師兄弟交流心得、切磋技藝。
小小根藝館已然不能裝下牟利忠的夢想。2011年,他在都亭龍潭靠山僻靜處,組建了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新生產車間和展示館,并于2013年成立了利忠奇木藝雕有限責任公司,迎來了事業的第二個轉折點。
走進利忠奇木藝雕公司展廳,一件件作品惟妙惟肖,生動形象,令人嘆為觀止。車間里擺放的各種成品和半成品,有的高大矗立,有的滿目滄桑,讓人仿佛置身于異域空間。
2010年6月,牟利忠首次將根雕與地方優秀民族文化融合,創作出作品《龍船調》,榮獲中國(東陽)浙江省根雕藝術精品博覽會金獎。談到《龍船調》的創作靈感,牟利忠說,這源于自己和木頭的緣分。每月他都抽出固定時間到鄉下找木材,一次當他像往常一樣下鄉時,在一個名字無人知曉的深山老林間的深山懸崖絕壁險峻處,得到了意外收獲——一塊難得的金絲楠木。
在博覽會上,專家用“古樸、自然、大方”6個字點評了他的木雕作品。不論雕塑人物、動物、器物,還是其他,他都因材施技,其作品因構圖巧妙、線條流暢、栩栩如生而被眾多藏家喜愛、追捧。
迄今為止,牟利忠共創作根雕、木雕作品2000多件,其中多件作品獲得國內外大獎。尤其是2013年,是他的“豐收之年”,作品《勝利女神》《升騰》《面壁》《高山流水》先后獲得各類大獎,成為恩施州內首屈一指的根雕、木雕藝術大師。他創作的作品 《慈航普度》《悟》《賜福》《大道自然》《孔子》《踏雪尋梅》等,被收錄進《清江石韻》專集。
與藝術結緣,不僅讓牟利忠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同時也讓他名利雙收。目前,他已有千余件作品先后銷往全國各地。2010年9月,牟利忠根雕被利川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利川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入選“湖北省民間工藝技能傳承大師”。2015年6月,榮獲“利川市首批優秀民間工藝大師”稱號。這些榮譽不僅是對他根雕、木雕技藝的最高獎賞,也是對他默默無聞從業20多年的最大肯定。

外地客商在第二屆恩施硒博會了解利川楠木作品

牟利忠作品《土家傳奇》
牟利忠說,“藝術是沒有終點的。”因為熱愛,他的生活總是和木雕緊緊相連,不是在藝術創作,就是在搜尋金絲楠木原材。他說,金絲楠木分散在自然林間,原材珍貴,資源稀少,需要用心才能尋得真正的好原材。
目前,年近50歲的牟利忠正在積極謀劃他的“3年規劃”:明年征地,后年建廠,大后年建藝術館。為了讓利川木雕藝術在當地永世傳承,多年來,他一直婉言謝絕著各地客商曾多次游說牟利忠到外地建廠、建館的邀請。他說,源于利川的藝術,離開了本土其生命力將大減。他夢想著,來日用利川的絕世金絲楠木資源,創作出最好的根雕、木雕作品,建成世界頂級的藝術館,讓全世界游客目睹利川楠木風采,感受利川絕美的木雕藝術。
(作者:湖北利川市民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