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琳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建設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土壤質地與土壤肥力的關系
薄琳
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建設鎮農科農機服務中心
土壤組成十分復雜,各組分之間相互作用,并隨外界水熱條件時刻在類化。要全面了解土壤的肥力特性,需要對它進行一系列的理、化、生物學特性的測試。本文從理論上探討了土壤的質地對土壤肥力的影響,并討論了改變土壤質地以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
土壤質地土壤肥力
土壤質地是土壤物理性質之一。指土壤中不同大小直徑的礦物顆粒的組合狀況。土壤質地與土壤通氣、保肥、保水狀況及耕作的難易有密切關系;土壤質地狀況是擬定土壤利用、管理和改良措施的重要依據。肥沃的土壤不僅要求耕層的質地良好,還要求有良好的質地剖面。雖然土壤質地主要決定于成土母質類型,有相對的穩定性,但耕作層的質地仍可通過耕作、施肥等活動進行調節。
土壤質地是根據土壤的顆粒組成劃分的土壤類型。土壤質地一般分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類,其類別和特點,主要是繼承了成土母質的類型和特點,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為因素的影響,是土壤的一種十分穩定的自然屬性,對土壤肥力有很大影響。
土壤肥力是土壤為植物生長提供和協調營養條件和環境條件的能力。是土壤各種基本性質的綜合表現,是土壤區別于成土母質和其他自然體的最本質的特征,也是土壤作為自然資源和農業生產資料的物質基礎。
1.養分因素。指土壤中的養分貯量、強度因素和容量因素,主要取決于土壤礦物質及有機質的數量和組成。土壤養分是土壤肥力的基礎,它提供了植物生長所必需的各種礦物質,沒有養分,土壤肥力就無從談起。
2.物理因素。指土壤的質地、結構狀況、孔隙度、水分和溫度狀況等。它們影響土壤的含氧量、氧化還原性和通氣狀況,從而影響土壤中養分的轉化速率和存在狀態、土壤水分的性質和運行規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長力和生理活動。物理因素對土壤中水、肥、氣、熱各個方面的變化有明顯的制約作用。
3.化學因素。指土壤的酸堿度、陽離子吸附及交換性能、土壤還原性物質、土壤含鹽量,以及其他有毒物質的含量等。它們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土壤養分的轉化、釋放及有效性。
4.生物因素。指土壤中的微生物及其生理活性。它們對土壤氮、磷、硫等營養元素的轉化和有效性具有明顯影響,主要表現在:①促進土壤有機質的礦化作用,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磷、硫的含量;②進行腐殖質的合成作用,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③進行生物固氮,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的來源。
土壤質地影響土壤中養分的轉化速率和存在狀態、土壤水分的性質和運行規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長力和生理活動。是影響土壤肥料的一個重要因素。不同的質地的土壤在肥力方面有不同的表現。
(1)砂質土。總的來說砂質土的肥力特征是蓄水力弱,養分含量少,保肥力較差,土溫變化較快,通氣性和透水性良好,容易耕作。
(2)黏質土總的特點是保水力和保肥力強,養分含量豐富,土溫比較穩定,但通氣透水性差,并且耕作比較困難,黏質土由于粒間孔隙很小,孔隙相互溝通后形成曲折的毛細管,水分進入土壤時滲漏很慢,保水力強,蓄水量大,水分蒸發慢,排水比較困難。在利用管理上要注怠排水措施,采用深溝、高畦、窄壟等辦法。整地時要盡可能耕操作,精耕細鋤。播種插秧宜淺,密植程度可高于砂土,基肥要足,以利于作物早期生長的營養需要。黏質土中薪粒含量越多,所含養料特別是鉀、鈣、鎂等陽離子也越豐富。黏質土由于粘結力強,在利用上要特別注意增施有機肥,防止土壤粘結成硬塊,不利耕作。有些黏質水田土壤,在排干曬烤后,田面就會龜裂。對這種泥土必須多施有機肥料來改造土壤結構。
(3)壤質土是介于黏質土和砂質土之間的一種土壤類別,就顆粒組成而言,這種土壤同時含有適量的砂粒、粉粒和黏粒。在性質上兼有砂土和黏土的優點,對一般農業生產是較理想的土壤,有些地方群眾所稱的“四砂六泥”或“三砂七泥”的土壤大致就相當于壤質土。土壤質地對土壤性質和肥力有重要關系,但質地并不是決定土壤肥力的唯一因素,一種土壤在質地上的缺點,可以通過改良結構或調整顆粒組成得到改善。
土壤質地與作物生長的關系。砂質土宜種植生長期短的作物及根莖類作物,而需肥較多或生長期長的谷類作物,一般在黏質土中生長。一些耐病的作物如芝麻、高粱等,實施早熟栽培的作物如蔬菜等,也以砂質土栽培為宜。單季晚稻生長期長,需肥較多,宜種在薪質土壤中。而雙季稻則因要求其早發速長,宜在灌排方便的壤質土中生長。大部分作物對土壤質地的適應范圍都相當廣泛。
1.客土法
可用“泥入砂,砂摻泥”的辦法調整耕作層的泥砂比例,達到改良質地、改善耕性、提高肥力的目的。這種搬運別地土壤,摻和在過砂或過薪的土壤里,使之相互混合,達到改良土壤的辦法,稱為“客土法”。
2.引洪漫淤法
自然洪流中所攜帶的細泥本來就是農田表層土壤,含養分豐富,是改良質地的好材料。通過人為辦法,有目的地把洪流有控制地引入農田,使細泥沉積于砂質土壤中,就可以達到增厚土層,改良質地的目的。所謂“一年洪水三年肥”指的就是這種漫淤肥田的效果。
3.改良土壤結構
消除過粘或過砂土壤所產生的不良物理性質,通過大量使用有機肥,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因為土壤有機質的粘結力比砂粒強、比黏粒弱,增加有機質含量對砂質土來說,可使土粒比較容易粘結成小土團,從而改變它松散無結構的不良狀況。對黏質土來說,有機質含量的提高,可使粘結的大土塊易于碎裂成大小適中的土團,從而改變了黏土的結構及物理性狀。
4.增施有機肥料
無論是砂質土還是黏質土,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都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因為有機質的粘結力和粘著力比砂粒大,但是比粘粒小,可以克服砂土過砂,粘土過粘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