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俊婷
義縣畜產品安全監察所
淺談羊腦包蟲病的防治
肖俊婷
義縣畜產品安全監察所
羊腦包蟲病又稱羊多頭蚴病,是由多頭絳蟲的幼蟲——多頭蚴寄生于羊腦或脊髓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主要侵害羊,特別是2歲以下的幼齡羊,綿羊最易感。羊腦包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發生于春季。犬類是終末宿主。
病羊表現為食欲下降,反應遲鈍,長時間沉郁不動,遇障礙物時則奮力前沖抵物不動,兩眼視力模糊,其眼內瞳孔上附有一層白膜。
蟲體寄生的部位不同,則引起的癥狀也不同:若蟲體寄生于腦部的某側則患羊將頭抵患側,并向患側作圓圈運動,對側的眼常失明;若蟲體寄生在腦的前部,則患羊頭部抵于胸前,向前作直線運動,行走時高抬前肢或向前方猛沖,遇到障礙物時倒地或靜立不動;蟲體寄生在小腦則患羊易驚恐,行走時出現急促或蹣跚步態,嚴重時衰竭臥地,視覺障礙、磨牙、流涎、痙攣,后期高度消瘦。寄生在小腦手術極難;若蟲體寄生腦表面則有轉圈、共濟失調神經性癥狀,觸診時容易發現,壓迫患部有疼痛感或顱骨萎縮甚至穿孔;若寄生于腦后則患羊表現角弓反張,行走后退,臥地不起,全身痙攣,四肢呈游泳狀。
羊感染此病后,在一定時期出現無目的的轉圈運動,轉圈方向與寄生部位大多數是相同的。根據臨床經驗,一般轉小圈寄生在淺層,轉大圈在深層,低頭在前,仰頭在后,平頭寄生在中部。后期寄生部位皮膚稍隆起,用手觸摸骨質萎縮變薄甚至穿孔,指壓感到骨變軟,患羊疼痛不安,輕叩患區有濁音。
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進行手術治療。根治要及時確診蟲體寄生部位,及早進行手術治療。治療時,最好確診其感染部位后,再局部切開取出蟲體;或在羊頭骨質軟化處為蟲體所在處手術。手術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盡量避免損傷血管。寄生于頭部前腦表面的蟲體可手術摘除。寄生在后腦及深部的腦包蟲體難以實施手術治療,一般以吡喹酮口服治療,病羊按50~70毫克/千克給藥,連用3天,治愈率可達80%。
1.加強飼養管理,羊圈舍周圍盡可能減少犬的飼養,不給羊喂犬污染過的飼料,更不能與犬同食。
2.狗要拴系飼養,不能放開或混入羊群,平時對狗糞便集中進行生物熱發酵處理。
3.不要讓狗吃患有腦包蟲的羊腦、臟器,定期給狗驅蟲。
4.死于該病的羊頭和手術摘除的蟲體要深埋或燒毀,防止犬食。
5.每年的2月、7月下旬和12月下旬用吡喹酮70~80毫克/千克的劑量對羊群進行預防性驅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