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彩云梁振英范香廷
1.多倫縣種子管理站;2.多倫縣植保植檢站;3.多倫縣蔡木山鄉炮臺村村委會
多倫縣炮臺村發展無公害胡蘿卜規?;N植的產業化現狀及前景分析
高彩云1梁振英2范香廷3
1.多倫縣種子管理站;2.多倫縣植保植檢站;3.多倫縣蔡木山鄉炮臺村村委會
多倫縣蔡木山鄉炮臺村位于多倫縣城西北30公里處。全村耕地面積1.35萬畝,基本實現胡蘿卜規?;N植,2007年該村被確定為全國優質胡蘿卜基地。在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帶領下,該村成立了胡蘿卜協會。在協會號召下,2014年全村種植胡蘿卜面積已達到1.4萬余畝(其中覆膜600畝),達到人均3.7畝,全部為訂單種植。畝產8000斤,畝投入400元,2014年僅胡蘿卜一項農民人均可獲純收入4000多元,且該村有機肥源充足,胡蘿卜規?;N植已達10年之久,是支柱性產業,有初級清洗包裝加工車間,保鮮庫等產業化設施,發展無公害、綠色胡蘿卜規?;N植效益顯著、前景可觀。
2000年以前炮臺村受自然氣候和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以及落后傳統農牧業生產方式的制約,水土流失、風蝕沙化、地力衰退日趨嚴重,生態嚴重惡化,農民收入大幅度下降。自2000年以后在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蔡木山鄉的堅強領導下,炮臺村兩委經過大膽實踐、不斷摸索,外出觀摩取經,利用地理優勢和環境優勢,走出了一條適應當前農村改革和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罢{整種植結構,走集約化道路”,使該村村民改變了以往的種植習慣。由粗放型轉變為現代化集約型,使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
炮臺村地處內蒙古錫林浩特東南部,種植胡蘿卜的歷史悠久,每年的九月上旬上市。產品一直暢銷國內外,并已遠銷到韓國、日本、東南亞等許多國家,近年來,炮臺村不斷拓展發展思路,逐步鞏固胡蘿卜產業在該村的主導地位,一方面大力提高農民的種植技術,另一方面通過該村的胡蘿卜種植專業合作社不斷加強與市場的對接,千方百計做大做強胡蘿卜產業。
胡蘿卜為傘形科胡蘿卜屬二年生草本作物。胡蘿卜營養豐富,集果、蔬、藥等優點于一體。其適應性強,生長期短,病蟲害少,管理簡便,生產成本低,便于加工、運輸、貯藏,是冬春蔬菜淡季供應市場的一種良好蔬菜。該村胡蘿卜生產已有較大規模,基本實現了在胡蘿卜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統一購種、統一播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的標準化、規模化生產。
1.統一播前準備
該村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質地疏松、有機質含量高且是沙壤土,非常適合胡蘿卜這種肉質根長的作物,可以減少畸形根,且外皮光亮,品質脆甜。整地前統一施用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畝、三元素復合肥25千克/畝。要求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細碎,并進行全面鋪施,與土壤充分混勻,播種時噴施氟樂靈進行苗前封閉除草,經篩土調查地下害蟲達到蟲口密度時溝施辛硫磷預防蟲害。
2.統一播種
該村主栽的品種有日本“新黑田五寸人參”和美國“紅心金筍”等,一般在5月15日~6月10日之間進行統一分期播種。
3.統一田間管理
播種后20天,即長出2~3片真葉時進行間苗,苗距5厘米。留大苗、壯苗,去小苗、弱苗及雜株。同時進行第1次中耕松土。在幼苗長出5~6片真葉時進行定苗,苗距10厘米。同時進行第2次中耕。雜草出苗后立即人工拔除。生長期一般施肥2次,在3~4片真葉和7~8片真葉時進行。每次施三元素復合肥20千克/畝。在肉質根膨大期是其需水高峰期,應保持充分的水分供應。灌水應做到輕、勻、適量,切忌大水漫灌和出現忽干忽濕,否則容易產生裂根。全生育期灌3~4次。
經過幾年的發展,從2002年至今,該村共打水泥管井60多眼,水澆地面積已增加到15216畝。全部種植胡蘿卜。從胡蘿卜中獲得的人均純收入可達8000多元,農民生產生活得到極大改善,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4年的2400元增加到2014年的8240元。
為了本地胡蘿卜生產擴大規模,炮臺村成立了胡蘿卜協會,并積極發揮協會的組織領導全程服務職能,不斷加強生產基地建設,在產前服務上,協會為會員調運優良種子、地膜、化肥,并保證生產物資的及時供應,自行組織會員到赤峰、圍場等地學習胡蘿卜種植及覆膜技術、經驗,統一安排種植任務,確保了胡蘿卜高產優質,科學種胡蘿卜使農民嘗到了甜頭,人均純收入逐年遞增。
炮臺村近年來在耕地逐年減少的情況下,大力發展水澆地建設,發展胡蘿卜種植,形成“協會+農戶”模式,依托本地區域優勢和產品無公害特征,招商引資,穩定并擴大本地胡蘿卜的生產規模,發展綠色無公害產品,為炮臺村胡蘿卜協會走向規?;a業化,拓寬銷售市場打下良好基礎。
炮臺村的胡蘿卜以純綠色、無污染著稱,遠銷京津塘、山東、福建及日、韓等國家和地區。早在2007年,該村就被評為“全國百縣優質胡蘿卜生產基地”,2012年又被自治區確定為上海世博會蔬菜供應基地,炮臺村胡蘿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為使胡蘿卜真正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該村積極引導農民通過轉讓、租賃等土地流轉方式,促進土地規模經營;組織農村能人連片開發,使胡蘿卜種植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同時,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包括農業機械補貼、種子、化肥、農膜補貼,農業保險補貼、灌溉設備補貼等。全面完善節水滴灌、噴灌設備等節水配套設施建設;指派農技人員、鎮包村干部駐村蹲點,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為菜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
2014年秋冬以來,炮臺村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涉農部門的支持指導下,有400余戶群眾參加過相關培訓,據統計,在該村的示范帶動下,周邊村組發展露地蔬菜規?;N植已經起步,預計2~3年后,將有更大規模的蔬菜產業發展起來。如今炮臺村胡蘿卜種植不僅保證了市場供應,也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炮臺村胡蘿卜種植歷史悠久,發展迅速、效益可觀,胡蘿卜規?;?、產業化種植前景可觀,在此基礎上可以逐步打造綠色、有機品牌,及早進行地理標識,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