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琴
阜蒙縣蔬菜服務總站
遼西阜蒙縣及周邊地區辣椒病毒病的發生與防治
寶琴
阜蒙縣蔬菜服務總站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的最主要病害之一,且是限制生產的主要因素。對辣椒易造成三落,即落葉、落花、落果。前期引起植株矮化、花葉葉片黑色壞死脫落,后期引起叢枝、蕨葉、花蕾和果實表面凹凸不平,整株黃化落葉。發病嚴重時減產明顯甚至絕收。阜蒙地區常年高溫干旱,是誘發病變的主要氣候條件。
侵染辣椒的病毒種類較多,田間常因多種病毒復合侵染而使癥狀表現復雜。可分為以下4種類型。
1.花葉型
典型癥狀是病葉、病果出現不規則褪綠、濃綠與淡綠相間的斑駁,植株生長無明顯異常,但嚴重時病部除斑駁外,病葉和病果畸形皺縮,葉明脈,植株生長緩慢或矮化,結小果,果實難以轉紅或只局部轉紅,僵化。
2.黃化型
病葉變黃,嚴重時植株上部葉片全部黃色,形成上黃下綠,植株矮化并伴有明顯的落葉。
3.壞死型
包括頂枯、斑駁壞死和條紋狀壞死。頂枯指植株枝杈頂端幼嫩部分變褐壞死,而其余部分癥狀不明顯;斑駁壞死可在葉片和果實上發生,病斑紅褐色或深褐色,呈不規則形,有時穿孔或發展成黃褐色大斑,病斑周圍有一深綠色的環,葉片迅速變黃脫落;條紋狀壞死主要表現在枝條上,病斑紅褐色,沿枝條上下擴展,得病部分落葉、落花、落果,嚴重時整株枯干。
4.畸形型
表現為病葉增厚、變小或呈蕨葉狀,葉面皺縮,植株節間縮短,矮化,枝葉呈叢簇狀。病果呈現深綠與淺綠相間的花斑或黃綠相間的花斑,病果畸形,果面凹凸不平,病果易脫落。
1.病毒病
多數是蚜蟲引起的,辣椒苗期如遇高溫干旱天氣,影響辣椒的正常生長,降低抗病能力,同時有利于蚜蟲的大量發生和活動,則引起病毒病的發生和流行,反之,則不利于其發生。阜蒙縣氣候恰是高溫干旱天氣,誘發蚜蟲大量活動繁殖,因此容易引起辣椒病毒病的發生。越夏、秋延遲初期發病嚴重。
2.病毒體
病毒體是結構簡單的蛋白質體,如果植株在不造成傷口的前提下,病原體很難穿透細胞壁而侵入植株體內。傷口是植株生長期病毒病的主要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造成傷口:害蟲噬咬,田間操作,葉片摩擦等。
3.不同品種之間的抗性差異很大
根據不同生長時期的氣候特點選擇相應的甜椒品種。早熟品種比晚熟品種抗病或耐病。
4.傳播途徑較廣
棚外雜草、田間害蟲(特別是白粉虱)都可以攜帶病原菌。
1.選用抗病品種
早熟品種一般比晚熟品種抗病或耐病。早熟品種有37~74等。
2.種子處理
經常采用的方法是用55℃溫水浸種,這種方法不能使其殘留在種子表面和種子內部的主要病毒失活。因此干種子宜采用70℃干熱處理3天(72小時)的方法使病毒失活。這種處理方法與磷酸三鈉種子消毒法相結合,則可以取得更好的處理效果。
3.苗床土消毒
取沒有種過蔬菜的大田土與腐熟的有機肥按6:4混勻,并按100千克苗床土加入殺菌劑68%金雷水分散粒劑20克和2.5%適樂時懸浮劑10毫升拌土一起過篩混勻。用這樣的土壤裝營養缽或鋪在育苗畦上。可以避免苗期立枯病、炭疽病和猝倒病的為害,還可以用2.5%適樂時懸浮劑+68%金雷水分散粒劑配制好的300~500倍液在播種前噴灑苗床表面,然后把種子播在含藥的土壤中,有較好的預防苗期病害的作用。
4.培育壯苗
從無病植株上采種,播種前用10%磷酸三鈉浸種30分鐘進行種子消毒。要凈土育苗,適期早定植,以第一分杈具有花蕾時定植為宜。加強田間管理,使幼苗生長健壯。
5.栽培措施
深翻土地,施足底肥,覆蓋地膜。常規種植往往是單株栽培,每公頃栽58000株左右,這種栽培方式在阜蒙高溫干旱區域經常造成嚴重發病的后果。為防治或減輕病毒病發生,可將單株栽培模式改為雙株栽培模式。每公頃栽種42000~50000株是減輕病毒病發生的有效措施。及時清除田間路邊雜草,減少病毒來源。
6.避蚜、治蚜
利用銀灰色膜避蚜,并及時噴藥消滅苗床和田間中的蚜蟲,同時盡量消滅鄰作或田外其它植物上的蚜源。
防治藥劑有:(1)毒克星,又名病毒A或20%鹽酸嗎啉胍銅可濕性粉劑,用來防治番茄、辣椒等作物多種病毒病,用400~600倍液每7天噴灑一次,連噴3~4次。高濃度條件下易產生藥害,一般濃度不高于300倍液。(2)每畝用15%植病靈60~120毫升加水噴霧,每7天噴一次,共噴3~4次。(3)83增抗劑,用于防治多種蔬菜病毒病。辣椒定植前和定植后,每畝用83增抗劑600~1000毫升加水噴霧,每7天噴一次,共噴3~4次,防病、促進早熟和增產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