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炯燁 張永梅
包頭市九原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玉米高產創建中空稈問題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劉炯燁 張永梅
包頭市九原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玉米高產創建項目中,針對玉米空稈問題,分析產生原因有:玉米品種、氣候、種植密度、水肥供應、授粉及田間栽培管理等方面因素,有針對性提出合理密植、優化種植管理、應用良種良方等配套措施,有效減少空稈率,提高玉米產量。
玉米高產空稈防治措施
包頭市九原區承擔內蒙古自治區玉米高產創建項目順利通過檢查驗收。接受任務之初,項目組認識到只有改變粗放的種植管理方式,增加單產,才能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認真分析以往種植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求真務實,科學組織,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尋找制約生產的難點,確定解決方案,深入推廣應用。并著力培訓農業技術人員,組織高產核心田、展示區、示范片農民聽課、討論,到田間地頭與農民溝通,解決農民提出的要求,務使農民得到實惠。玉米空桿問題就是創建活動中研究解決的問題之一。
玉米植株通常結1~2個穗,玉米空稈是指玉米單株不結果或有果穗但不能結實。在全地區玉米生產中,常出現空稈現象,嚴重影響玉米產量。
1.品種與種植密度
內蒙古自治區引種玉米品種如:九原1號、九原58、九原36、西蒙六號、金田九號等,空稈現象都有發生,發生嚴重程度不同,發生率在7%~30%之間,密度與空稈率呈正相關;同一品種,高密度地塊空稈多于低密度地塊;瘦地選用耐肥品種,粘重土地種密植品種易出現空稈;農民種植中存在盲目高密度播種,不同品種不同地塊采用同一密度種植現象。不同品種有不同的適合密度,密度過大會造成植株過早封行,相互遮蔽,果穗功能葉光照不足,缺乏有機營養,腋芽不能轉化為花芽,影響雌穗發育,同時過密的葉片阻礙花粉散落到雌穗上,造成無法授粉,形成空稈。
2.播期與氣候
同品種不同播種期玉米空稈率存在差異,晚播種地塊高于早播種地塊。包頭地區7月~8月進入雨季,若出現連續陰天,持續降雨,空稈率增加。原因一:此時為玉米雌雄分化,玉米抽雄吐絲的關鍵時期,光合作用不足,不能為果穗花絲發育提供充足營養,花絲成簇向一邊下垂,影響花絲正常接受花粉。原因二:雌穗花絲遇水不易干,花粉顆粒吸水膨脹失去活力,不能完成受精。原因三:玉米田土質粘重,長期積水,則根系吸收能力差,影響雌穗正常分化。春季播種晚或播種后遇倒春寒,出苗受陰,會增加玉米吐絲授粉與雨季相遇的風險。
若進入雨季后,雨水偏少,陽光充足,氣溫過高,澆水不及時,造成玉米雌穗形成期土壤過分干旱,則玉米不能正常出穗,或雖能出穗但吐絲延遲,則雌雄花序間隔時間長,出現授粉不良,氣溫高于35℃,授粉受抑制,空稈率大幅增加。
3.玉米自身生理原因
玉米因頂端優勢作用,雄穗分化一般比雌穗分化早7~10天,雄穗對雌穗生長發育有一定抑制作用,雄穗發達的品種抑制作用更強,表現為雌雄不調。如果這個時期及苗期營養不足,植株分化發育受到抑制,果穗發育受到制約,空稈就會產生。
4.自然災害和病蟲危害
近些年氣候變幅急劇,極端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率增加,風、雹、雨、旱、澇等自然災害和病蟲危害都會造成玉米莖稈折斷、倒伏或葉片損傷,影響養分的制造、運輸和轉化,直接導致玉米空稈。
1.精細整地,施足底肥
因土壤養分含量多少與空稈率成負相關,要秋冬季深翻曬垡,開春后結合碎垡平整,施入腐熟有機肥2000~3000千克/畝,碳酸氫胺50千克/畝,加玉米專用配方肥15千克/畝,施入純硫磺(含量85%)2~4千克/畝,及時耙耱保墑,做到土地平整、細碎、無根茬、殘膜、坷垃,上虛下實。
經測定該區土壤中有效硫含量平均值為40毫克/千克,最低值僅為2毫克/千克,在以往生產中硫元素缺失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影響作物產量提高。
施入有機肥可不斷更新和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結構,培肥土壤,為作物提供多種長效養分,提高地力,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經調查連續三年施入有機肥,有機質含量平均值提高到14.5毫克/千克。
2.適期早播,合理密植
我地區玉米播種適期為四月下旬,根據天氣、地塊略有調整。下種時帶足種肥,選用磷酸二銨25~30千克/畝,硫酸鉀(51%k2O)5~8千克/畝,尿素5千克/畝,硫酸鋅0.5~1千克/畝。利用玉米覆膜精量點播機大小壟種植,小行距40厘米左右,大行距80厘米左右。播后苗前應用玉米專用除草劑進行封閉除草。
3.及時澆水,科學追肥
6月中旬,玉米生長進入拔節期,在澆第一水時,不需追肥。7月下旬玉米生長進入喇叭口期澆第二水,追施尿素30千克/畝,之后安排用玉米除草劑除草。
玉米生長進入抽雄開花期是需水臨界期,此時葉面積最大,雌雄穗吐絲開花,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都旺盛;視土壤墑情,按60~20立方米/畝澆定額抽穗水,施入尿素15~20千克/畝,51%硫酸鉀3~5千克/畝;雄穗散粉后,選無雨天下午進行根外追肥,噴施0.2%磷酸二氫鉀和0.15%硫酸鋅溶液各1~2次。
4.人工去雄,輔助授粉
抽雄始期,對雄穗采用去雄技術能有效削弱其頂端優勢,減少雄穗對雌穗發育的抑制,調整營養分配,有效降低空稈率。雄穗露尖時,隔行或隔株將雄穗拔出,不要損壞功能葉,地頭、地邊不去雄。
輔助授粉應選在晴天上午9:00~11:00時露水干后進行,采用隔幾行取粉方法,一般進行2~3次即可;若授粉時,花絲過長,可用剪刀將花絲剪短,留3厘米左右使其全授粉。也可用竹竿或拉繩振動植株,雄穗花粉飄散,增加授粉機會。
玉米生長進入蠟熟期(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及時拔除空稈,病弱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玉米提前成熟。
5.病蟲害防治
地老虎、螻蛄用90%敵百蟲0.5千克/畝對水2.5~5千克,拌入50千克秕谷或麥麩制成毒餌;或用1千克辛硫磷兌水5~10千克,拌入300千克細土中制成毒土,于傍晚撒在苗周圍進行防治。
玉米螟用95%晶體敵百蟲或48%毒死蜱500毫升加適量水,拌25千克細沙制成毒土灌心。紅蜘蛛用1%噠螨靈乳油45毫升對水50千克噴霧。
8月下旬,二代玉米螟或3代粘蟲發生危害時,用50%敵敵畏800倍液于每株雄穗頂噴灑1毫升防治,可同時防金龜甲成蟲危害。
若有黑穗病株,應及時拔除病株,于田外深埋或燒毀;不可用來喂食牲畜。
經過三年不斷努力,玉米空稈率得到有效控制,發生率逐年下降,2013年調查空稈率3%~12%,玉米平均單產811~921千克/畝;示范田比普通玉米增產30%,增加經濟效益300元/畝左右,核心田展示區農民科學種田水平得到長足進步;示范片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積極性空前增長,玉米高產示范田項目取得良好成效,受到上級表揚。
[1]潘慧,陳苗,宋東開等.包頭地區玉米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及技術推廣[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5):117-118.
[2]廉洪喜,李洋.丹東地區玉米空稈原因防防止措施[J].農業科技通訊,2010,(10):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