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盤錦市濕地科學研究所
蘆葦生產與河蟹養殖生態循環
陳晨
盤錦市濕地科學研究所
介紹了盤錦市蘆葦生產與河蟹養殖現狀,根據本地區蘆葦產業和河蟹產業的發展趨勢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蘆葦生產和河蟹養殖的可持續發展措施。
蘆葦生產河蟹養殖生態循環
結合盤錦市利用蘆葦濕地養殖河蟹的實際,根據蘆葦生產與河蟹養殖的關系,促進生態循環經濟持續發展中遇到的三個問題:一是盤錦市蘆葦生產與河蟹養殖的現狀,二是盤錦市蘆葦生產與河蟹養殖的發展趨勢與問題,三是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促進蘆葦生產、河蟹養殖持續發展。
從20個世紀80年代開始,盤錦市在各葦場逐步推廣“利用蘆葦濕地養殖河蟹”的新技術、新模式,經歷了一個由不認識、到初步認識、再到蓬勃發展的過程,現在已經實現了利用蘆葦濕地養殖河蟹的“全覆蓋”。
從宏觀上講,利用蘆葦濕地養殖河蟹指利用蘆葦濕地的小魚小蝦、浮游生物、漂浮植物等作為河蟹的天然餌料,而河蟹排泄物又是蘆葦的天然肥料,在蘆葦濕地生態系統中建立一系列的植物、動物食物營養紐帶連鎖關系。從微觀上講,利用蘆葦濕地養殖河蟹具有非常大的經濟利益。
1.科學合理“利用蘆葦濕地養殖河蟹”是提高蘆葦單位面積產量的有效途徑
盤錦市蘆葦濕地土壤瘠薄,蘆葦生長對氮肥鉀肥等肥料的需求量十分不足。在蘆葦濕地養殖河蟹,河蟹的排泄物彌補了蘆葦生長肥料不足問題,是提高蘆葦單位面積產量的有效途徑。
2.科學合理“利用蘆葦濕地養殖河蟹”是實現一水多用、再造一個盤錦蘆葦濕地的唯一途徑
利用蘆葦濕地養殖河蟹,不僅能夠促進蘆葦生產,而且能夠增加河蟹養殖收入。2011年,羊圈子葦場職工柴福德利用700多畝蘆葦濕地養殖河蟹,河蟹養殖收入8萬多元,蘆葦畝產達到500多千克,實現了蘆葦產量與河蟹養殖的雙豐收。
1.發展趨勢
(1)在保持蘆葦穩產的基礎上,努力實現蘆葦高產。近年來,盤錦市蘆葦產量停滯不前,增產空間十分巨大,價格不斷攀升,前景十分看好。除遼寧振興生態造紙有限公司每年的蘆葦造紙原料缺口為14萬t外,外對蘆葦的需求量更大、價格更高。
(2)在大養蟹的基礎上,實現養大蟹。近年來,市場對河蟹的需求量逐步攀升,75克以下的河蟹每斤不足20元/千克,而125克以上的河蟹100~80元/千克。
據盤山縣河蟹水產研究所調查,一養殖戶放養兩種蟹種,天然蟹種產成蟹2.5~3兩,人工養殖的蟹種則不到2兩,因為天然蟹種第一個秋令到扣蟹時每斤50~60頭,而人工養殖的蟹種很多都在每斤100~150頭,人工養殖的很少投餌,肥滿度不夠,加上5個月的越冬期,蛋白質消耗殆盡,在養殖期需要很長時間恢復體質,他與天然蟹種少脫一次殼,因河蟹靠脫殼來增重,脫一次殼可增重50%到一倍,所以大蟹種和小蟹種,到性腺成熟時相差甚遠,所以投放大蟹種和天然蟹種是“養大蟹、養好蟹”非常重要的環節。
2.主要問題
(1)上水不排水,盤錦把它叫不換水,水質變壞、發臭,河蟹長不大,蘆葦沒重量。同時為狹葉香蒲等水生植物提供了繁衍、蔓延的條件。
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根據河蟹的生物學特性,河蟹生長需要活水,只有流動的水才能促進河蟹的脫殼次數,從而獲得較大的個體和較高的河蟹產量。長期積水會使水質變壞,產生硫化氫氣體,積水時間過長給狹葉香蒲和達氏香蒲促成生長環境,如不及時排水會造成雜草的衍生蔓延。
(2)蘆葦濕地沒有養殖環溝,即使有環溝的地塊,淤積嚴重,河蟹活動空間小,影響了河蟹的正常生長。葦田養蟹是一個獨特的養殖環境,環溝是給河蟹營造覓食、活動和抵御天敵的空間,沒有合理的養殖工程是不能進行河蟹養殖的,即使有環溝,必須保證寬5米,深1.3~1.5米,投苗前清除淤泥,進行藥劑消毒,為河蟹營造清新的生態環境。
(3)水源污染嚴重,小魚小蝦、浮游生物、漂浮植物數量明顯減少,對河蟹養殖產生不利影響。由于水質的污染和掠奪性經營,坑塘年年見底,塘內野生魚類明顯減少,特別注意上游農業排水及工業污水的監測,防止農藥和重金屬含量超標,為河蟹、小型魚、蝦,浮游生物漂浮植物及藻類植物的生長,提供標準水源,每次灌溉要嚴格監測。
1.選擇優良扣蟹種苗,合理投放扣蟹數量
優良的種苗是高產的基礎,選擇種苗要注意一下幾點:
⑴體質健壯無病害、無殘疾;⑵表面光滑肥滿度好;⑶規格整齊翻轉力強;⑷投放數量要科學。
目前盤錦市葦田養蟹在畝投放量上還沒有成型的模式,總體來講就是要因地制宜,合理投放。目前認為管理條件好的葦田投放80-100頭/斤,2-2.5斤/畝為宜。
2.選擇優質水源,科學合理上水,及時換水(排水),為蘆葦、河蟹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水源環境
(1)對綠色、紅色等含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不能灌入蘆葦濕地河蟹養殖區,對河蟹生長十分有害。
(2)河蟹養殖氯離子3‰~5‰,鹽度過高河蟹脫殼緩慢,性腺成熟加快。pH值要求在7.5~8.5之間,pH(酸堿度)是指水中氫離子〔H+〕濃度倒數的對數。pH過高或過低對河蟹養殖都有危害,最佳的方法-及時換水。PH低于7.0削弱河蟹血液載氧能力,造成河蟹生理缺氧癥。采用石灰定期潑灑,但避開脫殼期。PH高于9.0可能導致河蟹鰓部腐蝕,導致河蟹失去呼吸能力而死亡。降低水體PH,使用醋酸調節的方法,根據水的深淺程度確定醋酸數量,在水深一米左右的情況下,一般每畝施醋酸2斤。
(3)水中的溶解氧在5~8毫克/升適合河蟹生長,溶解氧高于8對河蟹生長有危害,最低4毫克/升。輕度缺氧時,河蟹不至于死亡,會出現呼吸加快,生長速度減慢;當水中溶解氧低于2.5毫克/升時開始浮頭上岸;當水中溶解氧低于1.5毫克/升時開始窒息死亡。在人工養殖河蟹過程中,必須掌握河蟹養殖水域中溶解氧的變化,如果發現缺氧時,最佳的方法及時換水,沒有條件的適時施用增氧劑。
(4)河蟹生長對ph、溶解氧的要求,也符合蘆葦的生物學特性,對蘆葦生長有利。科學育葦與河蟹養殖都需要優質水源,充分利用繞陽河的桃花水、雨水、汛期的洪水。在水的管理上要科學化合理化,即利于蘆葦生長又要滿足養殖需求,科學的安排好蘆葦生產、河蟹養殖灌、排水的關鍵時期。全生育期采取淺-深-干(春淺、夏深、秋干)的管理模式。
在這里盤錦只講早春灌溉和立秋排水,也就是淺和干兩個時期育葦與養殖的關系,因為這兩個時期是涉及蘆葦生產與河蟹養殖最關鍵時期,第一時期早春灌溉,3月中下旬,灌水深度5~10厘米,5天后排水至養殖溝一平,田面無積水,促進蘆葦芽齊芽壯。待水澄清后在投放蟹苗。第二個時期立秋排水,8月8日將塘內水排至養殖溝一平,一周內排完。一是促進蘆葦纖維素的形成,增加骨重提高產量,俗稱蘆葦發飄百分之九十與秋季排水有關,特殊年份是由于低溫寡照造成。二是促進秋芽萌動為下一年蘆葦生產打好基礎。
3.選擇溝蝦、漂浮植物等生物,增加河蟹食物鏈,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投放當地土著小雜魚、小草蝦、勾蝦(蝦狗子)、但是杜絕兇猛魚類混入。種植水草等生物,增加河蟹食物鏈。水中漂浮植物及水中苲草即是河蟹餌料又是河蟹脫殼躲避天敵的隱藏場所。水草又能凈化水質,為葦、蟹養殖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隨著盤錦市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遼河口生態經濟區的建立及葦場與時俱進不斷深化改革的不斷深入,盤錦葦田立體養殖,促進濕地經濟大發展的接續產業,鑄就了盤錦濕地經濟新的增長點,使濕地生態循環經濟向科學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盤錦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絢麗美好!
[1]張友民,王立軍,曲同寶,劉興土.蘆葦資源的生態管理與蘆葦的高產培育,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05,27(3):280-283.
[2]宋洪海.蘆葦濕地優化養殖與建立經濟模式研究,現代農業,2010,(4):92-93.
[3]張秀玲.遼河三角洲蘆葦濕地資源利用與保護對策,遼寧城鄉環境科技,2006,26(2):45-47.
[4]尹小康.黑龍江省濕地蘆葦資源的開發與管理,黑龍江水利科技,2010,38(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