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莉輝 石研
內蒙古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淺論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
傅莉輝 石研
內蒙古農業廣播電視學校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的重大戰略問題。2013年12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2014年自治區農村牧區工作會議提出了明確要求。通過富裕農民、提高農民、扶持農民,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提高農牧民就是造就新型職業農牧民。
2012年中央1號文件指出,以提高科技素質、職業技能、經營能力為核心,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新型職業農牧民是指以農牧業為職業、占有一定的資源、具有農牧業中等專業以上水平的科學文化素質、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有一定的資金投入能力、具備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收入主要來自農牧業生產經營或服務的從業者,分為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三種類型。
新型職業農牧民是家庭經營的基石、合作組織的骨干、社會化服務組織的中堅力量,是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是新型職業農牧業經營體系的基本細胞。只有通過系統培訓、政策扶持等措施,留住一批擁有較高素質的青壯年農牧民從事農牧業,吸引一批農(牧)民工返鄉創業,發展現代農牧業,才能發展壯大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不斷增強農牧業農村牧區發展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們自己的飯碗主要要裝自己生產的糧食。今后中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讓十幾億中國人吃飽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最根本的還得依靠農民,特別是要依靠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只有加快培養一代新型職業農民,提升農民隊伍的整體素質,糧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內蒙古自治區王軍書記提出的“8331”發展戰略中提出的把我區“建設成為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和加工輸出基地”,最終也得依靠一批高素質的職業農牧民來保證。
伴隨著農牧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我區農牧業發展已進入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的新軌道,由于農牧業勞動生產率偏低,導致資源利用率、土地生產率處于較低水平。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在全區農村牧區工作會議上講話指出:“發展現代農業、穩定糧食生產,說到底關鍵在人”。造就與之相適應的新型職業農牧民,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年輕人務農(務牧),支持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從事農牧業,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形成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農牧業生產經營者隊伍。只有這樣,現代農牧業才能從根本上得到發展。
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的過程,就是培養高素質現代農牧業和新農村新牧區建設者、激活農牧民自身活力和增強農牧業農村牧區發展活力的過程,就是培育“三農三牧”事業發展未來的過程。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是促進城鄉統籌、社會和諧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是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更是我區特色農牧民發展道路的現實選擇。
開展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要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以農牧業增產、農牧民增收、農村牧區發展為目標,堅持“政府主導、行業管理、產業導向、需求牽引”的原則。培養與現代農牧業發展和新農村新牧區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具有系統的現代農牧業知識和經營管理知識、先進的科學發展理念、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自我發展能力、較強的農牧業生產經營和農村社會服務能力的應用型、復合型新型職業農牧民。所以,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育是一個系統和復雜的工程,必須要教育先行、培訓常在,實現教育培訓工作的規范化、專業化、常態化。
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必須改變傳統的“遍地開花式”的廣譜性培訓方式,選擇骨干重點培養。首先是推進務農務牧農牧民的職業化進程,優先選擇從事農牧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種植養殖的專業大戶,農牧民合作社負責人、家庭農牧場主要成員,農牧業企業的負責人進行系統教育培訓,由“身份”農牧民轉為“職業”農牧民。其次,對農村牧區應屆初高中畢業生、青壯年農民工和退役軍人等有志青年特別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合作社帶頭人的“農二代”進行專業培訓,即新型職業農牧民的后繼者培育。第三,支持中高等農業職業院校定向培養農村有志青年,吸引中高等農業職業院校畢業生回鄉務農創業。
造就新型職業農牧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在全日制的課堂培養的,也不能代之以一般的普及性培訓或簡單的“一事一訓”。需要在農牧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第一線,在勞動過程中進行長期的系統的教育培訓。在教育培訓安排上,一定要尊重農民的學習特點和規律,以方便農民、實惠農民為出發點,堅持教育和培訓并重,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并重或者實踐技能培訓為主,采取“半農半讀”和“農學結合”的方式“就地就近、隨時隨地接受教育,形成緊貼實際的彈性教學計劃。教育管理上,研究制定出真正符合農民教育的教學規范標準和新型職業農牧民培訓規范。要大力推進空中課堂、固定課堂、流動課堂和田間課堂建設,建立農民教育培訓導師團等制度,努力提高農民教育培養的能力、質量和水平。
要積極宣傳各地的好做法好經驗,廣泛宣傳報道新型職業農民的先進事跡,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良好氛圍,推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在全國蓬勃開展。要培養造就一大批新型職業農牧民,樹立以農為業,以農創業,務農光榮,務農富裕,務農也能現代化的社會風尚。要充分尊重農牧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大力宣傳營造全社會支持農牧業和關心農牧民的社會氛圍,使廣大農民有尊嚴地工作,過上體面的生活,營造出新型職業農民成長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