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榮
陜西省榆陽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榆陽區旱地春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曹榮
陜西省榆陽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榆陽區南部山區耕地無灌溉條件,缺水是制約玉米生產的要害問題之一,通過采用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栽培技術及其相應配套技術后,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使玉米生產實現高產高效。
玉米 春玉米 旱地玉米 栽培技術
榆陽區位于陜西省北部,屬于典型的大陸性邊緣季風氣候,干濕各異,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65.7毫米,在榆陽區南部山區“缺水”是制約農業生產的要害問題之一。全膜雙壟溝播玉米栽培技術簡稱全膜玉米,是一項旱作農業豐產節水栽培技術。通過近年的試驗、示范得出該技術具有節水保墑、增產增效的優點。
全膜玉米就是在地表起大小雙壟后,用地膜全覆蓋,在溝內播種作物的種植技術,涉及起壟覆膜、施肥配比、品種選擇、密度確定,病蟲草害防治等諸方面,是集“覆蓋抑蒸、膜面集雨、壟溝種植”為一體的高效集成技術,采用該技術可使旱地玉米合理密植、減少雜草、縮短玉米生育期10~15天。
選擇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大排梯田、旱平原、旱壩地上,大排梯田最好(大排梯田通風透光好),土壤類型為黃綿土(黃綿土通透性好,有利于保水保肥)。
通過在榆陽區南部山區的多年、多點的試驗、示范種植獲得適宜榆陽區的南部山區種植的玉米品種為中晚熟、高產、穩產、抗旱品種榆單9號。
1.覆膜方法
在4月份遇雨后及時翻耕,進行全膜覆蓋,在地膜上每隔3~4米蓋一些土,防止大風把地膜吹離地面,并在地膜上戳開若干滲水孔,可接納播種前的降雨。帶型為1.2米,寬行0.8米,窄行0.4米。
2.配方施肥
在榆陽區南部山區的旱地上每畝底施農家肥2000千克、尿素20千克、磷酸二銨20千克、硫酸鉀8千克、鋅肥和硼肥各1千克,結合翻耕進行。并每畝施用1.2千克“地蟲克”,拌入腐熟的農家肥一同施入地中(因為地下害蟲有趨肥性,這樣有利于殺滅地下害蟲)。
3.適當晚播
在土壤墑情允許的情況下適當晚播,以避開伏旱,或根據天氣情況雨前干播。播種期從4月下旬推遲到5月上中旬,這樣既可以使玉米在天氣干旱時蹲好苗,又可以使玉米的水分臨界期正好進入雨季,使玉米的需水規律與當地的降水規律相統一,進而獲得玉米的高產。
4.播種方式
用穴播機播種,株距0.33米,播深3.5~5厘米,播后覆土壓孔或者撒土壓孔,防止水分蒸發和大風吹破膜,畝留苗3300~3500株。
1.苗期
(1)及時放苗、補苗。出苗時要及時放苗,以防燒苗。缺苗率如大于5%時應及時催芽補種,達到苗全、苗齊、苗壯;缺苗率如小于5%時應通過鄰株留雙苗的方法補苗。
(2)查田護苗。經常到田間檢查,發現地膜破損及時用土封住破處。
2.拔節期、穗期
(1)去除分蘗。6月中下旬玉米拔節后,植株陸續長出分蘗,為減少養分損失,應及時去除。
(2)及時追肥。根據玉米的生育時期和天氣狀況,及時在雨前追施拔節肥和穗肥,15千克/次/畝尿素。
(3)中耕除草。膜間有雜草應及時除草,盡可能的不要讓土把膜面覆蓋,從而影響地膜的透光性。
(4)防治害蟲。5月下旬發生地老虎危害時,每畝用2.5%敵殺死乳油10~20毫升對水30千克噴霧。7月中旬發生玉米螟危害時,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1~1.5千克灌心葉,防治一代玉米螟。
3.花粒期
看生長情況和天氣情況,巧施攻粒肥,對于葉片發黃有脫肥癥狀的田塊可在雨前追施10千克/畝尿素。
當玉米果穗苞葉變黃,籽粒變硬,乳線消失至2/3處時,可適時收獲。收獲后及時刨茬除膜,減少病蟲危害源和土壤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