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華
巴林左旗碧流臺鎮動物防疫站
畜禽炎癥及治療
夏良華
巴林左旗碧流臺鎮動物防疫站
能引起炎癥的原因很多,綜合起來可分為四大類:①機械性損傷,如壓迫、摩擦、打擊、穿刺、火器傷及過度伸張、屈曲等。②物理性因素:如高溫、冷凍、電流及放射性的刺激。③化學因素:具有腐蝕、刺激或其他特異作用的化學物質,如強酸、強堿、砷、汞、毒氣等接觸了畜禽類。④生物因素:如細菌、病毒、立克次體、寄生蟲等病原微生物及動植物性毒物侵入機體。這些因素都可引起炎癥,但隨著它們刺激質量的變化以及機體反應狀態的不同,又常使炎癥呈現各種不同的程度和結局。我們如能做到及時除去病因和提高機體防御適應能力,就可使炎癥盡快消退。
炎癥發生后,局部的基本病理變化是變質、滲出和增生等復雜的綜合過程,局部癥狀是紅、腫、熱、痛機能障礙。
1.紅
常見于炎癥初期,由于這時發炎局部組織血流加速,充血,因而使組織表面呈現淺紅色。之后當炎癥繼續發展,血管擴張,血流遲緩、造成缺氧時,局部顏色又可變為深紅或紫色。如炎癥加重波及血管或淋巴管時,還表現出條紋狀。
2.腫
主要是由于受損部位血管擴張,血液增加,毛細血管通透性加大,使血漿及血細胞過多地滲出到組織中而致。
3.熱
炎癥局部溫度升高,是由發病部位血液循環量加大而造成。如全身體溫升高是傳染病或炎癥加劇的結果。
4.痛
是由于炎性產物刺激了神經末梢所致。疼痛的程度與炎癥發生的部位、程度及局部的神經末梢是否豐富有關。
5.機能障礙
是由于炎癥局部組織細胞發生了變質性的變化,因而使機能下降甚至消失。如結膜炎可引起失明,肌腱炎可引起跛行等。除上述局部變化外,有些炎癥可引起全身癥狀,如體溫升高,消化紊亂、食欲不振、便秘或腹瀉、呼吸脈搏頻數等。
炎癥的種類:根據炎癥發生的過程常分為三種:①急性炎癥:特點是發病迅速,病例較短。臨床癥狀明顯,治療及時的恢復較快。病變部位以滲出和變質的病理過程為主。②慢性炎癥:特點是病程較長,癥狀不明顯,常從急性炎癥轉變而來,病變以增生過程為主。③亞急性炎癥:癥狀變化和病程介于上述二者之間。
加強護理、除去病因、注意整體觀念。
1.物理療法
(1)冷卻療法。即用冷水和冰雪作用于局部,促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已達止血、減少滲出的目的。因此,多用于炎癥的早期、組織內溢血或術后出血等。每天1~3次,每次30分鐘左右??捎醚b有冷水、冰雪袋或管固定于患部。
(2)溫熱療法。主要是利用溫熱作用,使局部組織充血,加強循環、代謝、吸收,提高組織的抗損傷技能,降低神經的興奮性,從而減輕疼痛和肌肉痙攣。一般多用于急性炎癥的后期,方法為溫敷、溫腳浴、酒精熱敷法、石蠟療法、熱泥療法等等。
2.藥物療法
(1)局部上藥。主要用消炎藥和刺激性藥物,有消炎散,收斂減少滲出、鎮痛、抑菌等作用。如酒精、5%醋酸鋁溶液、布老氏液(明礬5克、醋酸鋁20克、常水200毫升)、安德利斯粉等。刺激性藥物以刺激神經末梢,使患部發生反射性充血,改善局部代謝,促使滲出物吸收,達到治療目的。因此,多用于急性炎癥的后期和亞急性、慢性炎癥。常用的輕刺激劑有碘酊、松節油、四三合劑,以及碘、樟腦醚合劑(碘片20克、95%酒精100毫升、醚60毫升、精制樟腦20克、蓖麻油25毫升)等。強刺激劑為5%~10%紅碘化高汞軟膏、斑螯貼膏等。
(2)全身療法。主要用磺胺類和抗菌素類藥物,以消除病原。另外,這類藥物也可制成一系列劑型用于局部。
3.生物學療法
如自家血療法,先在注射器內預先按1:9的比例放入5%構櫞酸鈉液,然后抽取病畜自身的靜脈血,立即注入病灶附近的皮下,一般每次50~150毫升(馬),隔2~3天一次,連用3~4次為一療程。也可用逐次增量的辦法,每次遞增25毫升。本法主要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加強自愈的能力,常用于化膿性炎癥、眼病、風濕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