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永輝
赤峰市松山區穆家營子鎮農業站
苦瓜是葫蘆科苦瓜屬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長期以來, 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苦瓜的栽培模式為一年一季,即以春季露地栽培為主。其生長周期長,可一直采收至秋后。
春植苦瓜一般采收期長。 應選用分枝力強,抗熱性好且適宜當地消費習慣的品種。
華北地區則在3 月下旬冷床育苗,苦瓜不同品種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一般情況下每畝250~300 g。 如果品種的發芽率較低,可適情況增加種子用量。
苦瓜皮較厚,不易吸水,發芽較難。 可先用55℃左右溫水燙種,待其自然冷卻后再浸種12 小時以上。
將配好的營養土放入苗床,土厚10 厘米左右,澆透水,將種子直播于營養土。 或者將配好的營養土放入營養缽,澆透水,再將種子放入。 播后蓋土2~3 厘米左右,25℃以上的溫度利于種子出苗。 當氣溫超過32℃以上時加蓋遮陽網。
出苗后適當降低溫度,苗床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15~18℃,適度澆水保持土壤濕度。 及時除草,通風保濕,適時噴藥殺菌防治病害發生。 幼苗有2~4 片真葉即可移栽定植。 定植前一周左右煉苗。
一般畦寬1.5~2 米包溝,每畦種2 行,株距50 厘米左右。 定植期一般在土壤溫度穩定在12℃以上時進行,但應盡量爭取適時早定植。 定植栽苗深度以幼苗子葉平露地面為宜。
苦瓜喜溫不耐蔭,緩苗成活后要控制澆水,及時施提苗肥,以促進根系發育。增強抗逆性,達到增加產量的目的。
及時中耕除草有利于根系的發育生長,提高根系周圍土壤的溫度和通透性。中耕要特別注意保苗不傷根,以后可根據情況多次中耕,同時還可配合施追肥進行。
一般在苦瓜抽蔓后搭架,支架的方式依各地習慣而異,常見有人字架、單行抽直排竹架、水平棚架等。
在定植后,植株爬蔓初期,可進行人工綁蔓1~2次,以引蔓上架。 從基部算起,50 厘米以下的側枝摘除,只留主蔓上架。 在架中央側蔓如生長過旺、過密時,也應該適當摘除一些弱蔓,使養分集中,以發揮主蔓結果優勢。 主蔓長至1 米時摘心,留2 條強壯的側蔓結果。 其他弱小枝均摘除。
苦瓜掛果量大,采收期長,因此需肥量也大。在掛果初期,一般用20%的稀糞水澆灌。 進入掛果盛期要及時追肥,以補充苦瓜生長需要。
苦瓜是一種病蟲害較少的蔬菜, 栽培上不宜連作,并應選用能灌能排的田地,加強田間管理,使植株生長健壯, 提高其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播種前可用55℃溫湯浸種15 分鐘。從苗期開始可噴藥防治病害。如用波爾多液噴霧預防病毒病、 枯萎病和炭疽病等,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 倍液等噴霧防治。苦瓜的蟲害主要有瓜蚜、瓜實蠅和瓜絹螟等,可用菊酯類農藥3000 倍液或銳勁特乳油2500 倍液3~5 天噴霧防治。
苦瓜作為蔬菜以采收嫩果為主, 采收標準為:果實已充分長成,果瘤迅速膨大并明顯突起,有光澤。采收宜在太陽出來之前用剪刀從基部剪下,中午或下午采收的苦瓜易轉黃,不耐貯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