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輝
鄒平縣農業局
鄒平縣位于山東省中北部,氣候、土壤均適宜糧食種植,是傳統的糧食種植大縣和商品糧種植區。縣內糧食種植面積穩定于165萬畝左右,2013年全縣小麥面積84萬畝,單產480斤,總產40.32萬噸;玉米面積82.7萬畝,單產402千克,總產33.24萬噸。
縣內人均耕地1.6畝左右,土地流轉處于不斷探索與完善的初級階段,糧食規模化經營尚處于起步階段,截止2013年底,全縣耕地承包、流轉及種糧農戶、家庭農場經營耕地規模情況如表:

表1 鄒平縣耕地承包及流轉情況

表2 鄒平縣種糧農戶經營耕地情況(萬戶)
由統計數字可以看出,全縣土地規模經營比重很低,以農業部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水平監測評價指標體系為標準,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值為40%,而鄒平縣2013年底目標值僅2.16%,糧食規模化經營比重則更低,距離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尚有很大距離。
鄒平縣作為傳統的糧棉大縣,糧食生產一直以來依靠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主要以精耕細作、加大生產資料投入來提升糧食產能。隨著經濟發展,一方面,通過良種普及、新技術應用及加大生產資料投入來提升糧食綜合產能的困難加大;另一方面,人力成本升高,經營機會成本增加,種植戶積極性下降;同時,分散經營不利于大型機械化作業。在此背景下,要想進一步提升糧食綜合產能,唯有進行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糧食生產效益,再次調動糧農生產積極性,進一步提升糧食綜合產能。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另一方面糧食直補、良種補貼等產業政策紅利逐步被快速增長的物價抵消,糧食產業比較效益低的特征愈發明顯,進而失去了分散經營、精耕細作的勞力基礎和主觀動力;在經過了由良種良法普及、機械化程度逐步提高所帶動的一輪增長之后,糧食生產已經出現了消極拐點,其特征就是糧食生產副業化、粗放化;在此背景下,順應市場經濟發展形勢,探索糧食生產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方式,成為擺在各級政府乃至整個社會面前的迫切任務。
現行的土地承包制度在土地流轉尚不規范的情況下,嚴重制約了糧食規模化經營。早在1984年中央就提出土地承包期15年不變,在1993年又提出再延長承包三十年,并提倡“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2003年3月啟動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也重申了“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但是實際調查中發現,真正實施土地承包30年不變的村幾乎沒有,縣內村集體均按照各村實際情況和村民意愿實施不同的承包期限,一般為3~5年一變動;在此體制下,糧食規模化經營勢必難以實施。
較低的比較效益使得糧食產業難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質勞動力,農村勞動力轉移已是不可逆的趨勢,文化水平高、思想意識先進或有一技之長的青壯勞力多選擇外出就業,留守勞動力多為文化水平較低的老弱婦幼;較低的文化水平和落后的思想意識,使得很多村民既沒有意識也沒有能力發展規模化經營;小農意識和土地流轉政策的不規范使很多村民寧愿使糧食種植成為副業也不愿將土地流轉給別人;同時,糧食規模化經營需耕地成方連片,以便管理和機械作業,思想工作做得不到位,往往出現因少數甚至一戶農戶不同意流轉而阻礙了大片耕地流轉。
糧食種植因其較低的比較效益,若無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與引導,很難吸引勞動力和資金。目前,一方面,如何落實土地使用權市場化沒有明確的政策和成熟的模式;另一方面,家庭農場的概念提出后,后續的認定、扶持等政策不明確;
糧食規模化種植依賴于機械化生產和科學管理;現期農戶自購大型農機具壓力大,從經濟性和利用率考慮也不合算,耕種收作業主要依賴與社會化服務組織。目前,鄒平縣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所提供服務,一方面,多采用小型農機具,綜合性大型農機偏少,在規模化經營中效率低;另一方面,主要以滿足糧食耕種收作業為主,生產中的管理如灌溉、病蟲草害防治及收獲后的烘干晾曬等作業涉及少。
針對鄒平縣目前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點著手,逐步改善糧食規模化經營環境,加快發展速度。
落實國家土地政策,規范土地流轉,保障土地使用權市場化后的農戶權益。農戶不愿流轉土地,主要害怕土地流轉后權益得不到保障,喪失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為此,一方面,要加大宣傳力度,對國家保障農民權益的政策深度解讀;另一方面,建立公開、公正、透明、規范的土地流轉程序,讓農戶從土地使用權市場化中切實得到紅利;同時,盡快出臺明確的家庭農場認定、扶持政策,引導、扶持農戶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糧食規模化經營,推動糧食生產由分散經營向適度規模的現代農場經營發展。
在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的同時,加大留守農戶的培訓力度,一方面是政策和發展趨勢的解讀與展望,采取走出去的方式,讓農戶了解先進地區的發展模式,反觀自身差距,引導農戶發展規模化經營;另一方面,針對規模化經營,大力開展科學種植及管理技術培訓,為規模化經營鑄造人才基礎。
引導和扶持社會力量發展社會化服務,鼓勵引進、使用綜合性大型先進農機具,強化對機械化病蟲草害統防統治、節水灌溉、糧食烘干等產中產后管理服務的扶持力度;目前,國家農機補貼、病蟲草害統防統治、糧食干燥機械化示范等項目均在實施,可通過爭取實施項目,通過實驗、示范、帶動,普及全程機械化、作業專業化的社會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