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婷
朝陽縣種子管理站
西葫蘆又名角瓜,葫蘆科南瓜屬,一年生栽培植物,果實營養豐富,主要采收嫩瓜供食,適應性強,結瓜早,是較早熟的蔬菜。其生長發育要求溫度低,并且管理簡單、產量高、效益好,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各省市普遍栽培。 近年來,朝陽市尤其是建平縣重點發展西葫蘆栽培,栽培規模逐漸擴大,成為朝陽市設施農業蔬菜栽培的又一亮點。
應選擇耐低溫的品種,即“法拉麗”和“冬玉”西葫蘆。
9 月中旬至10 月中旬。
營養缽育苗或營養土塊育苗。
選前茬沒有種過瓜類作物的菜園土和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市場上買的有機肥按5:1 的比例混合均勻后過篩, 每立方米營養土加入80~100 克的殺菌劑和60~80 克的殺蟲劑。
挖寬1.2 米,深15 厘米的育苗畦,地面要平,長度不限,一畝地需育苗畦10 平方米左右。
將配制好的營養土裝入10 厘米×10 厘米的營養缽中,營養土裝至缽沿1.5 厘米左右處為宜,并且自然狀態不摁壓,把裝好的營養缽平放在育苗畦中灌足底水待播。
將種子平放于滲好水的營養缽,蓋1.5~2 厘米的營養土,呈饅頭狀,覆土后蓋地膜,保濕提溫。
出苗前應保持較高的溫度, 一般掌握在28~30℃,待種子有60%出土時,將膜去掉,加蓋60 目網眼的防蟲網,防蚜蟲、白粉虱,班潛蠅等,出苗后將溫度控制在18~22℃,育苗期一般不澆水,若底水不足或苗土沙地嚴重出現干旱時,用噴壺噴水,切忌大水漫灌。
定植前一個月按每畝15~20 立方米的腐熟農家肥和100 千克的三元素復合肥,定植前7 天均勻撒入棚室內,深翻30 厘米以上,整平地面,灌大水淹地,待棚土稍干時再次旋耕,耙細,整平地面。
畦中帶壟,即先做180 厘米大畦子,畦面高25 厘米,畦中再做2 個80 厘米間距的小壟,也就是要求大行90~100 厘米,小行距80 厘米,壟背與壟溝必須南北水平,便于以后灌水。
按每畝1000~1100 株的密度定植。 要求60~70厘米的株距在壟背開穴,穴內施入毒土,并與穴內土壤攪勻(毒土的配方為:每畝1.5~2.5 千克地菌凈,多蘿靈或福美雙與30 千克干細土攪拌均勻)。將苗擺放于穴內。 蓋土要求深與苗坨齊平,蓋土時不要用手按壓苗坨,整棚室植完后,灌足定植水,灌水時大小行全澆,切忌明水淹到秧苗。
定植緩苗時溫度控制在20~25℃,緩苗后盡量將溫度控制在18~20℃低溫蹲苗,防止徒長。
在底水灌足的情況下, 根瓜采收前一般不要澆水,若干旱,在壟溝內膜下澆一小水。
從定植后到根瓜坐住前,在通風透光控水等物理方法控制不住時,發現徒長,可用激素進行調控,如雨林矮豐。
根據植株長勢去根瓜,若植株長勢旺盛,根瓜瓜條順直時,可留,且應適當早摘,若植株的長勢弱,根瓜要及時早摘掉,一般要求在10 片開始留瓜。
結瓜后溫度應保持在22~25℃。
第一批瓜采收完后,膜下灌水沖肥,每畝20 千克的腐酸,黃腐酸或生物肥料。
根據植株長勢確定留瓜的數量,長勢旺盛或環境良好的,可留3~4 條瓜,長勢弱或嚴冬時可留1~2 條瓜。
植株封壟時即可吊秧,可單繩吊秧,要預留半米長繩預留空間,吊秧后每3 天盤一次頭。
吊蔓西葫蘆適宜采400 克左右的瓜, 不宜留大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