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翠
鐵嶺縣果蠶站
展望未來,修剪技術將繼續朝著省工、簡化方向發展,過去幾年都掌握不好的修剪技術,現在1~2 天就可以掌握,再沒有神秘之處。 當前我們將修剪技術進一步簡化, 對現在的幾種基本剪法提出修正意見,形成新的簡化修剪模式,即:
1.基本不截(除骨干枝延長頭延伸階段);
2.基本不回縮(除過長、過弱外);
3.基本上采用疏枝法,但要有足夠的枝間距離;
4.基本上采用“長放法”(可連續放5~7 年);
5.基本上用角度調節生長勢(拉枝到位);
6.基本上不留背上的旺壯直立枝(防止樹上樹);
7.基本上不搞載戴帽修剪(避免縮短枝軸);
8.基本上不摘齊花剪(避免枝軸縮短,可增加預備枝比例)
在生產操作中,主要是拉枝、疏枝和長放不剪3種剪法,以枝組為單位進行修剪管理,也不搞枝枝必問,注意培養單軸、細長、斜生下垂型枝組。
廢除落后的清耕制而倡導有機物覆蓋制和生草制,改善蘋果園的生態環境。
結合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提倡增施有機肥,控制氮肥用量,追肥除地面施、樹上噴以外,又增加涂干和枝干注射兩途徑,改善樹體營養狀況。
改以前大水漫灌和溝灌技術發展為現在的滴灌和滲灌,達到科學供水,提倡肥水一體化,節省水資源。 另外還應覆蓋(有機物和薄膜)和穴貯肥水等技術,為旱地果園蘋果樹正常生長結果提供了條件。
通過控冠改形(如提干、改型、疏大枝等),強拉枝,減少大枝數量,全樹大枝少,小枝多,畝產枝量由10 余萬條降至4 萬~8 萬條,群體和個體光照大改善,促進果實著色,品質改善。
對沒有授粉樹的果園,采用異花花粉授粉,改善果型、果個及品質。
對有授粉樹的果園,可放蜜蜂授粉,效果不錯,每畝果園放蜂80~100 頭,就可以滿足授粉需要。
現在用的較多的是果樹促控劑PBO。 可促進成花,提高樹體抗寒性。 在提高果形指數方面,上世紀80 年代我們引進美國的普洛馬林 (現為保美靈),現在國內有高樁素、保豐靈等用于優質果生產。
采用套袋貼字技術,提高果實品質,增加商品價值,增加農民收入。
一般生產上雖進行適當疏除多余花果,但多不到位,大小現象嚴重。在實際操作時,普遍采用按間距疏果法,寒富蘋果間距為25 厘米,確保果個均勻、個大,當年成花好,優質、穩產、高效。
摘葉、轉果、樹下鋪反光膜及采后增色技術。
采用涂白、包扎、培土、灌封凍水、人工落葉、延遲修剪等技術,確保樹體安全越冬,正常生長結果。
利用三年生帶分枝的矮化中間砧大苗建園,大行距離小株距,1~2 米×3.5~4 米的株行距,畝植84~190株。栽后第二年結果,第四年豐產,畝產6000 斤。提前二年盛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