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娟 黃建軍
1.貴州省玉屏縣科技局;2.貴州省玉屏縣植保植檢站
玉屏縣被譽為“中國油茶之鄉(xiāng)”有著百年種茶歷史, 而作為玉屏特產(chǎn)的茶油不飽和脂肪酸則高達85%~97%,為各種食用油之冠。 茶油中含有活性物質(zhì)茶多酚和山茶甙,能有效改善心腦血管疾病、降低膽固醇和空腹血糖、抑止甘油三脂的升高,對抑制癌細胞也有明顯的功效。同時,茶油的分子結(jié)構(gòu)比較細,所以食用后沒有副作用。為此,人們在豐衣足食后,逐漸想食用茶油來追求健康,近年茶油價格大漲,隨著需求增加,種植面積也逐年擴大,病蟲害問題逐步突出,為了無公害化解決病蟲問題,現(xiàn)將玉屏縣油茶常發(fā)病蟲害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供參考。
油茶炭疽病是油茶林非常普遍而且很嚴重的病害,病菌每年4~10 月出現(xiàn),其中7~9 月蔓延最迅速。油茶炭疽病會造成枯花蕾、蕾痕、病果、病果柄、病葉芽、病枝越冬等情況。癥狀是果皮、葉片上出現(xiàn)圓形褐斑,邊緣深中央淺,然后慢慢擴大。 在潮濕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xiàn)粉紅色孢子堆,導致油茶樹早落,直接影響產(chǎn)量和出油率。
防治措施: 用硫酸銅∶石灰∶水=1∶1∶200 的波爾多液在每年3~4 月噴施1~2 次, 或用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噴施。
油茶軟腐病陰雨連綿的天氣蔓延迅速。 發(fā)病之初,受害葉片的葉尖、葉緣或葉中部出現(xiàn)圓形或半圓形水漬狀斑點,陰濕天氣斑點擴大至落葉。 該病流行會造成油茶樹大幅度落葉落果,影響產(chǎn)量。
防治措施:在冬季清除病葉、病果,從根本上消滅病菌,對于過密的油茶樹要修枝,保證通風透光,同時做好林地的排水工作。 在病害初發(fā)期噴施24%農(nóng)用鏈霉素2000 倍液或25%絡(luò)氨銅水劑600 倍液。
油茶煤煙病顧名思義,就是油茶樹枝葉正反兩面產(chǎn)生黑色煤塵狀物,并逐漸擴展增厚,阻礙光合作用,導致油茶樹生長衰弱甚至枯死。因為本病受蚧殼蟲和蚜蟲等為害誘發(fā),因此防治該病,就要防治好蚧殼蟲和蚜蟲。
防治措施:加強樹木的通風透光,放養(yǎng)黑緣紅瓢蟲,套栽山蒼子。 嚴重時噴施95%機油乳劑200 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4000 倍液。
油茶毒蛾又叫茶毛蟲,低齡幼蟲取食嫩葉,老齡后取食老葉,嚴重時可將葉片吃光,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zhì)。老熟幼蟲入根部土中化蛹,一年發(fā)生三代,以卵在樹冠中下層萌芽枝條和葉片上越冬。
防治措施:6 月上旬第一代幼蟲化蛹時, 根部培土5~7 公分打?qū)崳雇林杏紵o法羽化,或在樹下噴50%辛硫磷乳油1500 倍液;幼蟲發(fā)生時用肥皂水200 倍液噴施;冬季剪除中下部產(chǎn)有越冬卵的萌芽枝。
藍翅天牛2~3 年發(fā)生一代, 以幼蟲取食樹干木質(zhì)部為害,造成孔洞,使上部樹枝干枯或折斷,以幼蟲在枝干內(nèi)越冬。
防治措施:發(fā)現(xiàn)有蟲糞的洞口時,可將蟲糞掏出,然后塞入帶藥的綿球,再用黃泥封口,殺死洞中幼蟲;冬季修剪時,將被害枝切除帶出林外燒毀。
油茶尺蠖又叫寸寸蟲、量步蟲,是油茶主要食葉害蟲,以幼蟲取食葉片成缺刻,卵塊產(chǎn)入樹下部陰凹面,1 年發(fā)生一代,以蛹在油茶樹周圍的土中越冬。
防治措施:冬前翻耕,將蟲蛹翻于土表面,讓鳥食之或凍死;春季成蟲產(chǎn)卵高峰期刮除卵塊;低齡幼蟲高峰期噴施1.8%阿維菌素乳油3000 倍液或白僵菌、蘇云金桿菌每毫升1~2 億孢子的菌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