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瓊 文宗碧 李貞
(川北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南充市中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四川 南充 637000)
院前急救對急危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預后的影響
袁旭瓊 文宗碧 李貞
(川北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南充市中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 四川 南充 637000)
目的 探討院前急救對急危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 納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76例,其中38例通過120出診并經院前急救接送住醫院,設立為觀察組,其余38例為自行到醫院或拒絕院前救治者,設立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從服毒到洗胃時間、阿托品化時阿托品用量、CHF活力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及發生中間綜合征、阿托品中毒、心臟損害、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患者從服毒到洗胃時間、阿托品化時阿托品用量、CHF活力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發生中間綜合征、阿托品中毒、心臟損害、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急危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實施院前急救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AOPP搶救的成功率。
有機磷農藥中毒; 急危重癥; 院前急救; 預后
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AOPP)是常見的急重癥,病情兇險,病死率較高[1]。院前急救是指傷病員從現場到醫院之前的就地搶救、監護、運送到醫院的過程,整個急救醫療服務系統(EMSS)中院前急救占最重要一環,因此,盡早展開高效、快捷的院前急救工作,對于提高有機磷農藥中毒搶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2]。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患者76例,為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住院的患者。其中38例通過120出診并經院前急救接回醫院,設立為觀察組,其余38例為自行到醫院或拒絕院前救治者,設立為對照組,2組患者的年齡、病史、臨床表現及中毒藥物種類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到醫院急診科后才進行急救,觀察組患者接到120院前急救電話后,迅速向求助地點派出急救小組,現場護士緊急建立靜脈通道,脫去被污染的衣物,同根據病情予以阿托品5~10mg推注,氯磷啶1~2g肌注,每隔5~10min推注阿托品5-10min[3],發現有呼吸異常或窒息者,現場予口腔明視下氣管內插管,抽吸口、鼻、咽、氣管分泌物及胃反流物,無自主呼吸及呼吸微弱者,有氧氣囊輔助呼吸。呼吸心跳停止者,暢通氣道的同時行胸外心臟按壓,120返回途中不間斷搶救。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從服毒到洗胃時間、阿托品化時阿托品用量、CHF活力恢復時間及住院時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間及發生中間綜合征、阿托品中毒、心臟損害、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計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應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觀察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從服毒到洗胃時間、阿托品化時阿托品用量、CHF活力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觀察指標比較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觀察組患者發生中間綜合征、阿托品中毒、心臟損害、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有機磷農藥中毒發展迅速,搶救必須爭分奪秒。院前急救是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改變了過去那種醫生在醫院或診所里等患者上門的傳統醫療模式,而是迅速地把急救醫療送到急、危、重患者身邊,最大限度地縮短了患者的無治療期[4]。救護車到達現場后,根據患者的病史、體征盡快做出初步診斷并進行搶救工作。接到急救電話后,簡單對家屬進行自救指導。立即出動急救車輛,攜帶相關急救器械和藥品,急救器械如洗胃機、吸引管等。在趕往現場途中對患者家屬進行急救措施指導,如囑咐患者家屬脫去被毒物污染的衣物、注意保管中毒的農藥瓶子、幫助患者催吐等[5]。到達現場后,對患者進行緊急評估,了解患者瞳孔、呼吸、循環情況,及時實施急救措施。及早應用阿托品,以減輕患者的呼吸道阻塞缺氧狀態。阿托品能阻滯有機磷農藥中毒的M樣癥狀,早期合理應用能消除或減少氣道分泌物,由于氯磷啶與阿托品有協同作用,兩者同時應用,能有效阻止有機磷所至的急性膽堿能危象的發生和發展。有昏迷、誤吸、呼吸困難、窒息可能者,注意保護氣道,增加氧供,必要時可實施緊急氣管插管,并加強氣道管理與支持,改善氧合,從而為院后醫師的搶救爭取時間[6]。在搶救中,我們發現有效而多次地洗胃、徹底清除毒物避免腸內毒素吸收是預防反跳,保證搶救成功的關鍵[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院前急救后,觀察組患者從服毒到洗胃時間、阿托品化時阿托品用量、CHF活力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與吳謀豪等[8]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且觀察組患者發生中間綜合征、阿托品中毒、心臟損害、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院前急救不僅縮短了AOPP患者的無治療期,通過脫離中毒現場、徹底洗胃、有效的氣道管理及正確的緊急救治措施能降低呼吸衰竭等并發癥的發生[9]。
對急危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實施院前急救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住院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AOPP搶救的成功率。
[1] 普麗芬,朱永福. 院前急救84例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的體會[J]. 中國社區醫師, 2010, 12(12):94-94.
[2] 馮賀德, 郭新生. 院前急救對急危重癥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預后的影響[J]. 中國醫藥科學, 2011, 1(5):79,71.
[3] 王春光,鄒美玲. 院前急救對中重度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的預后影響[J]. 醫學信息, 2010, 23(7):21-22.
[4] 秦慧,岑志遠. 院前急救對中重度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預后的研究[J]. 廣西中醫學院學報, 2012, 15(2):33-35.
[5] 廖文權. 院前急救對重度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的影響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 2011, 9(16):101-102.
[6] 凌暉. 院前急救對重度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預后的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 2011, 49(8):40-41.
[7] 高惠玲,王淑霞,李淑梅.有機磷農藥中毒反跳34例臨床護理分析[J].西部醫學,2013,25(4):632-636.
[8] 吳謀豪. 院前急救對重度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預后的研究[J]. 當代醫學, 2010, 16(15):77-78.
[9] 孫淑麗,張慧豪. 院前急救有機磷中毒的預見性護理[J]. 實用醫藥雜志, 2010, 28(1):48-49.
Pre-hospital care for acute and critical ill patients with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YUAN Xu-qiong, WEN Zong-bi, LI Zhen
(CenterofDisinfectionandSupply,NanchongCentralHospital,Nanchong637000,Sichua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re-hospital care on prognosis of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d 76 patients. 38 cases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after pre-hospital care. The other 38 cases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out pre-hospital care. The time of poison to gastric lavage, dosage of atropine, CHF recovery time, hospital stay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ime of poison to gastric lavage, CHF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 stud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intermediate syndrome, atropine poison, heart damage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re-hospital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shorten hospital time, reduce the complication rate and improve the successful rate of AOPP rescu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Intensive; Pre-hospital care; Prognosis
R 459.7
A
10.3969/j.issn.1672-3511.2015.02.049
2014-08-10; 編輯: 張文秀)